文摘荟萃

2019-01-11 14:08
少先队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劳动道德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怎样的道德教育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如今,人类最新、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已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青少年学生不仅是当下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创建未来生态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关系到当下,牵扯到未来。当前,学校教育要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德育内容,更需要从整个价值重塑的角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通过课程教材教学层面的落实,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尊重、呵护、顺应自然规律,激发他们的生态道德意愿,培育他们对生态问题的道德判断,使其主动自觉地对自然承担道德责任。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态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我国绵延千年的道德教育的宝贵经验很多来源于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教育在目标上要吸收“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人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的道德判断。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本源同一、相互依存,是和谐同生的统一体。生态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生命价值观。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尊重每个生命的内在价值,尊重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传统的生命平等观。生态道德教育在方法上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情景交融”。真实的世界是最佳的道德教育场所。

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引导生活的建构。当下的生态道德教育,要提供接触自然、体验自然的机会,从而建构尊重、爱惜自然的道德品格,践行生态行为,过一种生态的生活。人的道德价值观作为高级的心理素质一直很难评价,生态道德教育同样如此。将真实的大自然场景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激发生态实践能力,从而通过外显的、可观察的生态行为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来作出评价和判断。

(《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3日 刘霞 郝志军/文)

当代少年,“兼济天下”胸怀你有吗?

《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报告(2017)》是全国首次对七大区77953个儿童样本道德综合发展的调查报告,提供中国10~18岁少年儿童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思维、道德行为、愿意接受的德育方式、成长困扰六个指标的整体状况,以及其年龄、性别、区域、家庭养育方式和民族因素的相关情况,为全面了解新时期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整体情况、趋势特点与影响因素,提供全面权威的报告与详细的分项分析。此调查的核心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儿童道德发展的整体状况及其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了解影响儿童道德成长的关键因素。

当代中国儿童的道德发展状况如何?他们喜欢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什么?《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报告2017》给出的答案是,85.78%的儿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91.07%的儿童对困难群众表现出恻隐之心;儿童最喜欢的德育方式依次分别是主题实践活动、讲故事和各种形式的榜样示范等,占比分别为33.34%、24.80%和22.98%。

报告显示,中国儿童整体上呈现出有传统、尚正义、守规则、重勤奋的道德风貌,绝大多数中国儿童有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情感,中国儿童在道德行为上普遍表现良好,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性特征值得关注。

报告显示,家庭生活方式、生活的满意度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生活满意度高的儿童在诚信行为、家庭知恩回报行为、指出同伴错误行为、遵守公共规则行为,以及出面制止欺负并必要时求助他人的道德行为中,普遍高于生活满意度低的儿童。其中,差别最大的是诚信行为,高出30个百分点。

此项调查研究团队领衔专家、本书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孙彩平表示,从报告反映的情况来看,中国儿童的道德成长整体上是很好的,但其中反映出一些差异性特征,如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程度会对儿童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这提醒我们,加强父母的陪伴,降低家庭的学业压力,增强学校课题的趣味性,让儿童快乐地生活,是道德发展的关键点,需要予以关注”。

孙彩平教授指出,高中生在道德行为与道德理性中表现出较强的法律和规则意识,道德情感上表现得相对稳重,表现出更为理性的品质,特别重视自省的个人修养,但在肯定性道德判断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在公共责任担当中有“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为此,她建议,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要特别注意以高中生乐于接受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开拓高中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更广泛的社会与公共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广阔胸怀,正确理解公共善与个体功利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公共善作为首要关切,培育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兼济天下”的高远志向,使他们成为守规则、有胸怀、能担当的一代青年。

(《福建日报》2018年11月19日 林升文/文;《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报告(2017)》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 孙彩平/文)

劳动教育,已到了认真对待的时候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对于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阐述,可谓切中了时下学生素质养成中的重要短板,其对于今后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变了,教育内容和方式无疑也应该与时俱进,但不能变的一点是:我们的教育是以培养健康成长意义上的、自立自强的合格公民和接班人为目的,其中在未来走进社会的学生中,人数最广大的还是从事各类普通职业的劳动者。因而,培养包括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内的教育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不但有益于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储备质量,同样有益于个人将来走进社会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诸如动手能力、勤俭习惯、吃苦耐劳品格等等,益处显而易见。

此时不妨回顾一下,现在的孩子身上“娇、骄”二气每每被人们提及,其实和近些年来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校及家庭对劳动教育的轻视乃至缺失也不无关系。打开媒体,我们会不难找到诸如父母或祖父母辈到学校替孩子打扫卫生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乃至已经“成人”的大学生雇人打扫卫生的消息传至耳畔。面对周围众多已不习惯“劳动”的学生来说,尤其是不少古人言及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未成年人,其劳动意识与习惯的不足到底会对国家未来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提高产生多大影响,的确到了足以让公众尤其是教育者和家长警醒的地步了。

而在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的措施中,有几点尤为值得重视。譬如一者,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飞速进步,对于劳动教育的贯彻已不可能照搬以前的办法、方式及劳动量了,而是应根据当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种让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来灵活实施,如在班级中用讨论、榜样引领、表彰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生发劳动意识,并适时地组织必要的劳动实践,以及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等,让未来一代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爱劳动的习惯和爱惜劳动成果的风气。二者,及时转变部分家长头脑中那种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通过家校的携手促进未成年人“劳动光荣”观念的形成,而这一点可以称之为是让劳动教育之路通畅的“最后一公里”。

不论是从个人计和从家庭计,还是从社会计与从国家计,像习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重视那样,弘扬劳动精神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补上“劳动教育”一课也已是刻不容缓。

(《教师报》2018年12月26日 孟祥杰/文)

关于家庭教育的八个理念

1.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教育职责。

2.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是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3.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4.把童年还给孩子。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5.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

6.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7.让读书成为孩子生活方式。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成长而言,主要任务是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8.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是好习惯。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综和深化思考;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子女倾诉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

(《天津教育报》2018年12月14日 朱永新/文)

各国科学教育 重视能力有创新

美国:重视自然科学 解决问题是关键

美国的公立小学一般从三年级以后,就有了科学课。美国为中小学生所开设的科学课主要侧重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其中,地理和地质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方式上,这些知识由学科教师用文字和图示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通过绘图、填空、记忆、考试等方式,学会并完全掌握。而美国教师,也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实证科学思维方式。美国小学生会在科学课堂上,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方法的四个步骤: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做实验和数据记录、回答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参与到简单的实验活动中。

同时,美国科学教育不仅希望学生能够认识自然、了解科学,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更以解决问题为教学目标。在美国小学的中高年级,学校会在学生了解基本地质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和自我保护。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还具有“本土化”教学这一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关注社会,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的根本。

英国:四次修订课标 不断更新渐完善

英国是最早以科技走上发展之路的国家,因此他们一向注重科学教育的发展。1905年,英国公立小学中曾出现一门观察与自然研究课程,这是英国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使科学教育更具体系、更完善,英国曾于1985、1988、1989和2000年4次修订科学教育政策和课程要求,使其能够跟上科技的更新和发展速度。1985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在颁发的《5~16岁科学教育的政策性报告》中指出:政府要求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逐年全面地接受科学教育。1988年,英国颁布的新法令《全国学校课程》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必须开设十门课程,将科学和英语、数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法令中还要求,所有5~16岁儿童都必须接受科学教育。1989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应该承担的六项任务,即使学生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科学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科学教育对个人发展的贡献、理解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而到了2000年,英国又再次颁布了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和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能力。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2018年11月22日 苏珊/整理)

国外学生的野外生存课

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野外生存技能,树立良好的自信人格,很多国家都开设了野外生存课。在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素质教育为主的国家,野外训练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中小学和大学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在美国,野外生存课是许多中学的传统课程。美国教育部门要求,10年级学生的野外训练课程时间约为十天左右。根据学校教学具体要求,课程活动地点会安排在偏僻山村、荒野山谷或原始森林等地。授课教师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整个课程活动期间同吃同住,成为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会特意将彼此不熟悉的同学搭配在一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与人相处。学生会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等社会交往技能。

而澳大利亚一些学校开设野外生存课,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体验新挑战的需要”,提高安全技能。依据相关课程标准,5~6年级的学生要通过生存课学会基本的安全技能,并学会为自己或他人制订户外活动安全计划。7~8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如何在海滩、山谷、丛林等不同环境中预防危险,懂得如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学会在户外活动中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作用。而对于9~10年级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攀登、冲浪、划船等,而搭建野外生活营地帐篷及在地形复杂的海湾中航行也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

英国的野外生存课则相对轻松一些,没有太多教学内容的规定。只要求学生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最基本的个人任务是背包负重徒步行走,同时每位学生也要承担团队任务,如负担管理帐篷、厨具、食物和饮用水等团队“共同财产”。学生们分工明确,有队长、领航员、厨师、书记员……职务也要每日轮换,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位的训练。

(《现代教育报》2018年10月23日 周军/文)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劳动道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