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如今,人类最新、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已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青少年学生不仅是当下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创建未来生态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关系到当下,牵扯到未来。当前,学校教育要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德育内容,更需要从整个价值重塑的角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通过课程教材教学层面的落实,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尊重、呵护、顺应自然规律,激发他们的生态道德意愿,培育他们对生态问题的道德判断,使其主动自觉地对自然承担道德责任。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态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我国绵延千年的道德教育的宝贵经验很多来源于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教育在目标上要吸收“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人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的道德判断。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本源同一、相互依存,是和谐同生的统一体。生态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生命价值观。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尊重每个生命的内在价值,尊重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传统的生命平等观。生态道德教育在方法上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情景交融”。真实的世界是最佳的道德教育场所。
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引导生活的建构。当下的生态道德教育,要提供接触自然、体验自然的机会,从而建构尊重、爱惜自然的道德品格,践行生态行为,过一种生态的生活。人的道德价值观作为高级的心理素质一直很难评价,生态道德教育同样如此。将真实的大自然场景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激发生态实践能力,从而通过外显的、可观察的生态行为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来作出评价和判断。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3日 刘霞 郝志军/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对于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阐述,可谓切中了时下学生素质养成中的重要短板,其对于今后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变了,教育内容和方式无疑也应该与时俱进,但不能变的一点是:我们的教育是以培养健康成长意义上的、自立自强的合格公民和接班人为目的,其中在未来走进社会的学生中,人数最广大的还是从事各类普通职业的劳动者。因而,培养包括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内的教育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不但有益于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储备质量,同样有益于个人将来走进社会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诸如动手能力、勤俭习惯、吃苦耐劳品格等等,益处显而易见。
此时不妨回顾一下,现在的孩子身上“娇、骄”二气每每被人们提及,其实和近些年来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校及家庭对劳动教育的轻视乃至缺失也不无关系。打开媒体,我们会不难找到诸如父母或祖父母辈到学校替孩子打扫卫生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乃至已经“成人”的大学生雇人打扫卫生的消息传至耳畔。面对周围众多已不习惯“劳动”的学生来说,尤其是不少古人言及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未成年人,其劳动意识与习惯的不足到底会对国家未来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提高产生多大影响,的确到了足以让公众尤其是教育者和家长警醒的地步了。
而在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的措施中,有几点尤为值得重视。譬如一者,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飞速进步,对于劳动教育的贯彻已不可能照搬以前的办法、方式及劳动量了,而是应根据当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种让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来灵活实施,如在班级中用讨论、榜样引领、表彰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生发劳动意识,并适时地组织必要的劳动实践,以及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等,让未来一代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爱劳动的习惯和爱惜劳动成果的风气。二者,及时转变部分家长头脑中那种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通过家校的携手促进未成年人“劳动光荣”观念的形成,而这一点可以称之为是让劳动教育之路通畅的“最后一公里”。
不论是从个人计和从家庭计,还是从社会计与从国家计,像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重视那样,弘扬劳动精神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补上“劳动教育”一课也已是刻不容缓。
(原载《教师报》2018年12月26日 孟祥杰/文)
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野外生存技能,树立良好的自信人格,很多国家都开设了野外生存课。在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素质教育为主的国家,野外训练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中小学和大学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在美国,野外生存课是许多中学的传统课程。美国教育部门要求,10年级学生的野外训练课程时间约为十天左右。根据学校教学具体要求,课程活动地点会安排在偏僻山村、荒野山谷或原始森林等地。授课教师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整个课程活动期间同吃同住,成为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会特意将彼此不熟悉的同学搭配在一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与人相处。学生会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等社会交往技能。
而澳大利亚一些学校开设野外生存课,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体验新挑战的需要”,提高安全技能。依据相关课程标准,5~6年级的学生要通过生存课学会基本的安全技能,并学会为自己或他人制订户外活动安全计划。7~8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如何在海滩、山谷、丛林等不同环境中预防危险,懂得如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学会在户外活动中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作用。而对于9~10年级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攀登、冲浪、划船等,而搭建野外生活营地帐篷及在地形复杂的海湾中航行也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
英国的野外生存课则相对轻松一些,没有太多教学内容的规定,只要求学生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最基本的个人任务是背包负重徒步行走,同时每位学生也要承担团队任务,如负担管理帐篷、厨具、食物和饮用水等团队“共同财产”。学生们分工明确,有队长、领航员、厨师、书记员……职务也要每日轮换,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位的训练。
(原载《现代教育报》2018年10月23日 周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