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霞 (江苏南通市八一小学)
在小学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但是,现实中的小学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满足,并获得全面发展。构建幸福课堂旨在为小学师生提供学习上的幸福感,使学生在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后在学习上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和全面进步,打破旧有的教学观念束缚,倾听学生诉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教师要打破模式化的教学,树立个性化的教学观。传统的小学教学形成了模式化的教学观念,虽然这种观念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上有显著作用,能够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但是它在阻碍学生全面发展、抹杀学生创新思维、抑制教师自身发展方面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打破模式化的教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树立个性化的教师教学观。如在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开展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第一组的学生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教师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示范后,学生就可以有效地开展朗读并取得实效,但是存在朗读中过分夸张或者开心等情况,此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正确理解课文,进而更加有效地朗读。第二组的学生由于比较害羞,在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在指导时可以结合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在进行朗读时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在板书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多媒体结合粉笔板书、制作可粘贴于黑板的简笔画帮助提高板书效果等方式。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获得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乐学是构建“幸福课堂”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为学生营造乐学课堂氛围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状态会让师生之间缺少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幸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开展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运用先进教学辅助技术手段等加以改善和利用,为学生创造乐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幸福课堂”的目标。
学习氛围作为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要让学生从传统课堂僵化、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学习,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检验手段,也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判断依据,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学生课堂表现、学生发展潜力等长远因素,对学生的长远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同时也对学生学习成就感的提升造成了影响。
在幸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突出评价的多元性、激励性,以及发展性和及时性。通过科学的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评价方式上,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考试成绩,还要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评价范围,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拓展评价主体,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有生生评价、家长评价,同时突出评价的激励性、发展性、及时性,让评价成为发现学生优点,发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成就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在幸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加以改革,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构建幸福课堂是突破现有教学瓶颈,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幸福课堂”构建的路径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