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新,提高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析

2019-01-10 02:16朱伟
当代旅游 2019年8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讲授形势

摘要:“00后”大学生已经悄然成为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对象的主体。为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深入分析“00后”大学生学情,结合院校和专业的特色探索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效果;实践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各高校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不断创新设计教学方式,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却仍然存在着针对性不强,亲和力不够,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当“00后”大学生已经悄然成为各高校授课对象的主体,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有必要在深入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院校和专业特色探索教研教改,优化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

一、正确分析学情,找准教改突破口

《意见》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具有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特点。其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他们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首先就要正确分析“00后”大学生的学情。

(一)学习风格大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相对于“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的学习风格更倾向于碎片化、理论实践相结合、文本音视频图像相综合的学习和参与课堂互动的学习,突出地表现为对借助互联网平台全过程、多平台、特色突出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需求在日益增长。

(二)爱国情结很深厚。相对于80后、90后学生,“00后”大学生更以自我为中心,更强调个性化发展,更加“佛系”。但是,他们的爱国情结却空前深厚,讲到祖国强大、行业发展时慷慨激昂,听到诋毁中国贬低行业时义愤填膺,想到家国危难时忧心忡忡,有时还不够理性,甚至还能与别人起冲突。

(三)学习兴趣普遍高。因“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为一体的学科跨度大、内容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时效性更强的课程,“00后”大学生相对于“80后”、“90后”大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普遍更高。如老师能在授课时做到常新常讲、常讲常新,学生则会更加喜爱这门课程。

(四)课程认识仍模糊。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因“形势与政策”课学分低学时少,学生对其的课程性质和地位仍认识不到位;再加上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的影响,学生过分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仍采取敷衍、忽视态度。

“00后”大学生的学情特点,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二、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

《意见》要求各高校要不断创新设计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目前,课堂仍然是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阵地,讲授式教学法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另外,还有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等方法手段的运用。讲授式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突出的不足是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再加上课时少、周期短、学生专业多、内容涵盖广以及“00后”新学情等情况,故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创新。

“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融入互联网元素。“00后”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利用互联网、手机进行个性化、选择性、碎片化的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学情,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形势与政策课+互联网”、形势与政策课“互联网+”教学,以适应学生学习新习惯,占领网络、手机这一新阵地。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参考“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职教云或蓝墨云、超星等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并合理使用弹幕、手机投票、微课堂、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技术方法和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手机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融入院校和专业的特色。院校和专业的特色可以直接嵌入、间接转化或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铁路类院校,在讲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时,可给学生讲述我国之所以能集中各种力量用10多年时间从无到有把高铁发展到今天的三万多公里,最根本原因的就是制度优势。在讲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作为与担当”专题时,就可以在讲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时用我们学院教师团队赴肯尼亚开展蒙内铁路员工培训、我们学院为泰国、马来西亚培养铁路专业留学生等内容,用鲜活的案例代替枯燥的理论阐述,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

“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注入情感元素。特别是在对党代会及人大政协会精神的宣传、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分析、重大决策和改革举措宣讲和涉港澳台事务等内容上,要抓住“00后”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结,聚集他们最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学过程实施中着重分析与之相关的有关青年学生发展的政策,通过理性分析和感性渲染,达到理与情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事业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把自己的干事创业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相统一,真正实现入耳入心,进而做到入知入行。

“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可大量运用比较教学法,通过求同、求异的,横向、纵向的比较,帮助学生明辨事物,进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如在讲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作为和担当”专题时,可从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领导人的数量和与会人数的规模的比较中看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作为和中国的责任担当。在讲授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时,通过对中美两国高铁建设、中英德机场建设、中日两国地震救援与灾区重建的速度的比较中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讲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时,从历次国庆大阅兵、海上大阅兵中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的速度和比例来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有必要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法,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着力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政治建设:党的根本性建设”时引导学生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讲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时引导学生解答“中国为什么行?”、“从容应对美国的全球剿杀,华为的底气在哪里?”等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这类问题,帮助“00后”大学生进一步树立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坚定政治信仰、增强社会责任。

三、教研教改反思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实践来看,信息化教学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但可能出现入眼易入脑入心难;融入院校和专业特色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但有时选用的素材与教学内容的贴合性欠佳;情感式教学法能实现理与情的有机结合,但可能不利于课堂气氛把控;比较教学化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但可能导致教学内容重形势轻政策;启发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有时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这些问题,大部分仍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再创新,教学方法的再改良来解决。因此,必须持续进行优化创新,在这种认识、实践、反思、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R],2018(04).

[2]王淑荣,王英洁. 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性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130-132.

[3]宋小紅,马英芹. 关于高校思政课“案例”比较教学法的应用[J],贵州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版),2019(04)98-101.

作者简介:

朱伟,男,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讲授形势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