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空观念为统领 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2019-01-10 23:40山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2期
关键词:史实时期阶段

山东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历史学科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以时空观念为统领,总结历史阶段特征,能使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历史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性与多样性,并能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以下以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为例,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一、如何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社会关系等领域呈现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它犹如一个坐标轴,纵坐标体现了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涵盖了原因与结果、继承与发展、联系与区别的范畴,横坐标体现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深厚的时代烙印。总结历史阶段特征有以下方法:

(一)要全面归纳和梳理史实

确定历史阶段后,归纳和梳理史实需要跳出模块界限,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去考虑。例如西周时期的重要史实,主要有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工商食官、青铜文明、礼乐制、贵族垄断文化与教育等内容。

(二)将史实归类,进行纵向分析

主要分析这些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内容、特点、影响,从而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重要变化。例如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二者结合,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逐级分封后形成森严等级序列;嫡长子继承制的分配原则,使权力与财产继承规范有序,避免了内部的纷争,政治与血缘结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特征。世卿世禄制度使得贵族世代垄断了权力,形成贵族政治,但尚未形成集权,周王与各级贵族共治天下,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各种交流。

(三)史实之间进行横向联系,揭示特征

分析不同史实的内在联系,概括不同史实的共同本质,揭示本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或发展趋势、规律。例如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形成了家国一体,社会等级森严的政治秩序;周王与贵族共治天下,形成贵族政治,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土地、工商业、文化和教育;还有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二、古代中国主要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

(一)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属于高考的高频考点。

指导学生构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首先要根据教材必修一、二、三,梳理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整理阶段特征。

政治上: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社会动荡;各国相继变法,争霸战争不断;中央集权趋势渐现,各国对地方统治日趋加强;士人阶层崛起,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小农经济模式确立并发展;地主阶级崛起,推动各国变法运动;“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出现并发展,城市发展繁荣;出于富国强兵需要,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社会大变革,思想和文化空前活跃繁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综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揭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由铁犁和牛耕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传统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并迅速发展,小农经济产生,地主阶级崛起并要求社会变革,贵族政治走向衰落;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各国重视人才,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中央集权趋势加强,出现了统一的历史趋势;面对社会剧烈变革,士人阶层崛起,提出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基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时期,近几年高考考查汉朝较多,主要通过新材料新情景形式考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如2016年、2017年全国卷Ⅰ的25题,2017年、2018年全国卷Ⅱ的25题,2016年、2017年全国卷Ⅲ的25题等(仅统计全国卷选择题)。

由于教材关于汉朝的史实较少,因此在梳理这一时期史实及构建阶段特征时需要帮助学生补充一些历史知识。

政治上:国家统一,在全国范围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以皇权独尊为特色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上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曾郡国并行,东汉末年出现地方割据局面;汉代重视外戚,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现象;由军功爵制到察举制,选官制度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和发展。

经济上:牛耕和铁器大范围推广,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发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和联系加强;东汉末年出现豪强地主大规模占据田庄。

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以维护统治;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社会生活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长期与北方匈奴进行战争并取得胜利,南方、西南的民族融入汉文化圈,民族进一步融合。

根据上述历史知识,秦汉时期呈现出以下阶段特征: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并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都出现大一统局面;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思想文化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丝绸之路对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上承两汉、下启隋唐,适当补充国家分裂,出现南北朝对峙局面,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中原人口大举南迁;豪强地主发展,地主田庄具有自给自足特点,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发展到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促进了士族的形成等特征。

(三)唐宋时期阶段特征

隋朝与秦朝有许多相似之处,是政治制度创立的关键时期,但是统治时期短暂,因此高考考查较少,高考中主要考查它们的后继王朝(汉朝和唐朝)。唐宋时期是高考命题专家偏爱的考查热点,近几年频繁考查,如全国卷Ⅰ中2016年的26题、2017年的26题、2018年的25题和26题,全国卷Ⅱ中2016年的26题、2017年的26题、2018年的26题,全国卷Ⅲ中2017年的26题和27题、2018年的25题等。唐朝与汉朝相似,在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小,需要补充部分史实,这有助于学生总结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国家重新统一,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出现大规模创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和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成熟;唐朝中期设置藩镇,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赋税由租庸调到两税法;手工业出现雇募制,商业出现坊柜、飞钱、草市等,唐末坊市制开始被打破;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思想文化上:文化开放、多元、繁荣,各个领域都出现杰出代表;古文运动兴起,儒学出现复兴倾向。

民族关系:对周边民族具有巨大辐射力,各民族交往频繁。

唐代总体来看,国家重新统一,中央官制、选官和监察制度等政治制度日趋成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昌盛,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不断发展和巩固,封建社会呈现繁荣局面。中华文明高度发展,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东亚文明圈。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政治上:通过分割相权来强化皇权,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宋代政治机构重叠,带来“三冗”局面,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经济上:宽松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市民阶层兴起;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对外贸易发达。

思想文化上:三大发明成熟并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出现高峰;三教合一,理学兴起,儒学世俗化,影响政治、道德观念、社会生活等领域;文学艺术出现高峰,同时出现世俗化趋势。

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流频繁;各民族“中国”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对于宋代知识,教师不仅需要拓展教材以外的知识,更需要进行知识整合,构建宏观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宋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握宋代的阶段特征: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呈现全面繁荣;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继续发展;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海外贸易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和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理学兴起,重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使民族性格趋向内敛;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世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四)明清时期(至1840年前)

明清时期,是中国的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方文明同时出现一些新的因素,然而中西方文明却沿着不同方向演进。明清时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全国卷Ⅰ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27题,全国卷Ⅱ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27题,全国卷Ⅲ中2016年的27题、2018年的27题等。

必修一至必修三的教材关于明清时期的知识点较多,因此总结这一时期阶段特征的方法是先指导学生梳理史实,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性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趋势。

政治上:明初废除丞相、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清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地方实行督抚制。

经济上: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出现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发展缓慢,没有对自然经济形成有力突破;明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及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海禁”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上:加强与少数民族交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对外关系上: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亚非拉国家产生一定影响,之后对外政策趋向闭关政策,明清时期,中国逐渐失去对外交往主动权。

在总结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其双重性,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特征。明清思想文化时代特征的二重性表现在:儒学新发展,具有反专制的民主启蒙和发展工商业的时代特色,但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但是科技发展停滞,未形成近代科学;文学艺术繁盛,具有反专制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教育考试、文化政策都体现出专制色彩。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文学艺术中出现反专制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些都表明明清时期处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前夜,但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使得明清时期中国没有实现社会转型。

关于对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认识,可以借鉴岳麓版必修二第6课的标题《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基本趋势表现为发展与迟滞:纵向上表现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达到封建社会顶峰;横向上表现为迟滞,与西方相比,君主专制强化,固守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未实现变革,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停滞,观念僵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中西方关系逆转。

猜你喜欢
史实时期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档案的源、流及相关史实辨析——以清末民初东蒙史事为例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