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如何原创一道题目?一套优质的试题是怎样进行“研磨”的?自2018年2月以来,笔者很荣幸参与了《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的“优师计划”,先后三次承担了原创项目的命题和审题工作。现笔者结合参与教研过程这一原创之“旅”,谈谈命题之“道”与备考之“术”,旨在抛砖引玉,请同行指正。
命制和打磨试题考点双向细目表;根据细目表分工命题;定意图、找载体;定材料、设问题。
审题需在试题命制后进行,具体审查“四度四性”。具体审查:试题的难度、试题的区分度、考查知识的深度、考查知识的广度;专业知识的科学性、语言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原创题目的有效性。
线上教研在经审核修改后进行,即线上集体语音在线打磨试题。团队成员采用接力的形式,对所命制的题目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出试题的修改建议和依据,经反复研讨,形成集体的智慧结晶。
为确保试题的质量和科学性,杂志社另请教师进行试做,既以教师的眼光去洞悉解题的视角,又以学生的身份来换位思考,最后根据试做老师反馈的意见再进行打磨和完善。经过多位老师和编辑的努力,一套倾尽了杂志社编辑、命题老师、审题老师等教研人员心血,体现核心素养和考纲精神要求的,严密、规范的原创试题最终打磨成型。
原创之“旅”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孤单。团队的成员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教师,资历丰富却不自恃清高,态度认真、负责。经过多次交流和碰撞,笔者无论是在命题技能上还是在知识、见识上等都有很大的提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对试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胡军哲老师在《教师阅读与考试命题》一文中提出:“命好题,编制出一些原创性、高质量的试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得以实现。”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是当前高考试题的显著特点。历年各地高考试题、模拟试题的材料或观点,大多都取材于经典的历史著作,比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等,此外,杨宁一教授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也值得一线教师研读。历史教师应该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命题能力。
蕴含重要信息的历史材料或文字叙述构成了试卷的主体。“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彰显了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特色。因此,教师在平时命题时,选材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可尝试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材料的选取内容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超越”。即使试题材料与教材没有多大联系,甚至有的观点与教材已有的结论相差较大,试题答案也应遵循“论从史出”,而这一步的实现,也是教师提高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目标之一。
一份看似寻常的试卷,命制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劳动,更是艺术性的精雕细琢。试题要经得起推敲,必须经过多次智慧头脑的碰撞,才能在争论中研磨出更新颖的、更贴近高考的命题角度和思路,更有助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训练试题。笔者以2018年7月参加“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试题第10小题的研磨过程为例,加以说明。
例1.(初始题目)近代史书记载:“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C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发展实业,解决民贫
C.实业救国的主张
D.军事强国,商业富民
审题中发现本题存在的问题:①题干材料“近代史书记载”这段材料来自哪个文献呢?出处不明显;②本题正确答案是C,但C项中“……的主张”与题干设问“……主要观点”语言逻辑无法搭配;③选项B与D出现分句,不符合高考形式。
纵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不难发现:选择题的题干由材料和设问组成,设问通常为半句话,与选项进行相连可构成一句完整的话。试题选项的表述具有较强的历史专业性,语句表达凝练,四个选项通常为字数相近、结构相似的短语或词组,这样才能起到干扰选项的目的。因此,结合全国卷的试题特点和能力要求,从题干材料的选取、选项设置及整体的严谨度方面进行审核。笔者对该题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1)题干材料:试题材料一定要精选,并且需要对文字进行加工打磨。引用材料时标明出处,更能体现试题材料来源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否则有“人造史料”之嫌,因此,建议添加上试题材料引用出处。
(2)选项设置:建议将C项表述为“兴实业以救中国”,以与A项字数对应;建议把B选项修改为“发展实业以解决民贫”,D选项修改为“军事强国以商业富民”。
综合以上分析,通过研发团队“在线教研”过程中对试题的精心打磨,修改完善后的试题如下:
例1.(打磨后的题目)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记载:“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材料中张謇主张 ( C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发展实业以解决民贫
C.兴实业以救中国
D.军事强国以抵御外侮
经过打磨后的试题,信度可靠、效度明显、难易适度、布局合理,更接近学生的思维。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的考试命题也面临着新挑战。如高中教学方式等严重滞后于高考命题改革。当前,全国卷历史高考命题大力加强了对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呈现出“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特征,教学中所惯常采用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复习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一份好的试题,不能仅以知识的深度来难倒学生,而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重大贡献之一,就在于帮助人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式,这就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平时命题过程中应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以达到帮助学生复习备考的目的。
运用历史材料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树立“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能用丰富的多元的“史料”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用宽广的历史视野、正确的历史观驾驭课堂,这样学生所得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材料和史实,而是对历史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我的“命题”理念,实现“命题”与教学的融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学的精准度。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材料式教学呢?下面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这一话题探讨为例。
问题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如何体现?
【证据1】1915年袁世凯复辟与1917年张勋复辟均告失败。
【证据2】1914年袁世凯炮制出台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行刊,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结论】袁世凯既然要专制复辟,为什么还要在宪法中中规定民权?这恰恰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深得人心,无论如何倒行逆施,也要在形式上满足人民的民主诉求。
问题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是否真正深入人心?
例2.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C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例3.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B )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结论】由于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辛亥革命在中国的影响有限,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历史认知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等于主观随意性。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确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民主思潮,教材的表述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生也习惯接受这个观点。但“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特别是“是否深入了农民之心”,却是一个值得再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复习备考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读通内在逻辑,形成知识结构;读出新角度,重新整合知识,实现“命题”与教学的有机整合。
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就是和命题专家对话。那么,如何研究高考真题呢?
(1)还原高考命题的“双向细目表”。将每套试卷涉及的知识考点和能力考点逐题提取出来,还原成试卷的“双向细目表”,分析解读每年高考命题考点变化的轨迹和规律。
(2)重视对全国卷试题设计特征的分析。选择题的“材料结构、设问指向、选项用词、表达程度”,分别是如何布局设陷的,这是更有用的深分析。非选择题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基本脉络”分别如何着力,“设问与答案”有着如何巧妙的关系,这也是相当有用的深分析。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把握古今中外纵向横向的对比。
(3)借助高考命题思路和学术思维尝试命题。在日常教学中,以教材主干知识点为基点,选取典型史料拓展教材边界,以问题探究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要具备阅读理解材料能力,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据统计,考生平均约45%的失分是阅读速度慢和理解能力不足导致的,这跟试题远离教材的程度以及考生知识面狭窄密切相关。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并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把握题目的命题范围和方向;标注设问中的“中心词”,明确所要回答的内容;分清设问中的“时间段”,明确所要回答的范围;找好回答的依据,找准回答的视角。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巩固训练,把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学会对材料的正确阅读理解。
总之,有模拟考试而没有模拟命题的高中教学是不完整的。命题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等来提高自身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打通“教”“学”“考”,来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封君封臣
其关系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内容。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为缔结这种关系,就有了较之以前更为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一为“效忠”,二为“帮助”,三为“劝告”。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的地位等,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
封君封臣关系与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双方关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的破裂,酿成武装冲突。在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体系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封臣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但封君在向封臣赐地并赋予其一定的义务的同时,也将土地上的统治权一并下放给了封臣,它使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浑然一体,构成西欧社会的领主权。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构成了“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