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历史发展主体 补复习备考短板
——唯物史观引领下“人”的因素的挖掘

2019-01-10 18:05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1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产力科技

四川

历史是时间长河中人类活动的记录,历史学是探寻人类各种活动规律的学科。换言之,历史学是关乎“人”的学问。但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多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深挖、历史线索的归纳等,而忽视了“人”自身在历史中的存在、价值、作用以及受到的各种影响等,最终造成复杂的历史简单化,鲜活的历史机械化,整体的历史碎片化。本文结合近年来全国卷高考历史部分典型题目,从唯物史观角度对高三备考中常见的、易被疏忽的、关于“人”的因素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能抛砖引玉,为高三备考提供参考。

一、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既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重要论点。学生对此可谓是耳熟能详,并能将其作为分析历史现象的思维工具加以运用。遇到相关题目时,学生都会条件反射式地避开错误表述,如:

【典型试题1】(2016·全国卷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C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基于上述理论,能轻而易举地排除A选项,理由是个人不能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但部分师生可能会忽略另一个与此有关的观点:精英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后一论点使用频率相对偏低,加之教师惯常强调的是人民史观与群众路线,思维固化下的熟悉遮掩了陌生,导致考试中出现过失性的失分。如:

【典型试题2】(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部分学生面对正确选项A会避而远之,加以否定,因为该选项不符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论断,且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显然,这种认识是教师在备考中反复强化唯物史观理论并片面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复习备考中不能将人民与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简单地进行对立,避免出现“非此即彼”的错误理解。用好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同作用,既要从根本上强调人民对历史的创造性,也不能抹杀精英人物的突出贡献,以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认识。因为任何单一的历史发展观和线性思维都不利于学生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自然也不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凸显了科技进步对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丰富人类物质生活、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与社会历史性,其时代性表明,它始终处于不断创新,向更高层级的发展中。由于时间滞后性,已有科技无法解决自身现时的负面效应,须创造更新的科技去弥补。另外,科学理性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文问题。然而,教学中通常侧重强调科技的积极作用,忽略了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忽视了科技发展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命题者也正是利用这一知识与思维漏洞设下迷局,如:

【典型试题3】(2016·全国卷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很显然,本题旨在考查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城市的环境问题。高三备考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工业革命对生产力、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方面带来的突破性影响,往往容易忽视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一题提醒教师要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角度,结合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呈现科技发展下时代变化的全貌。例如,在复习三次工业革命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从科技的客观性层面入手

立足科技的时代性,既强调科技进步造福人类、改变生活,也关注科技本身的不足给人类造成的生理与心理伤害。科技的这种负面效应事例颇多,远有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工业化中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中有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近有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

2.从科技应用的主观性层面切入

关注科技成果的不同使用途径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即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同后果,如生化(如细菌)研究与成果应用在和平与战争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案例。此外,还可以借助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加深学生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理性认识。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人”的作用

唯物史观从理论高度呈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唯物史观还指出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工具革新可推动生产力发展。对此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往往重视生产力诸要素中关于“物”的作用,却忽略了劳动者要素,即“人”的因素。

1.技术是人创造的

人类革新技术,无论是为追逐利润,还是为减轻劳动负担,或是为使生活更加便捷,归根到底都是为人类自身服务。例如,工业革命期间连续性、大规模的改进技术是市场需求的产物,但终归是为“人”服务,如此一方面可以满足资本家日益膨胀的欲望,另一方面也符合民众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主要体现在“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影响生产力发展,诸如所有制的变革、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等都是着力于“人”——为激发“人”的潜能,显示“人”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影响生产力。这类考查角度与题目在近年高考中屡见不鲜。如:

【典型试题4】(2016·全国卷Ⅲ·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又如:

【典型试题5】(2017·全国卷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上述两个题目分别从生产组织方式变化与分配制度改革两个角度切入,共同指向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由此不难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推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建议教师在复习中分门别类地整理出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系列史实。如人民版教材中体现生产关系变革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中国史核心主干知识大致包括: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均田制、明清“计日受值”、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三次“土改”(或土地革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吃大锅饭”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自负盈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四、微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常在复习备考中,师生都比较关注这一理论,但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会宏观环境,而忽略个体或社会小群体周遭的微观环境。之所以强调微观环境,源于以下几方面:①微观环境体现的历史的变量,由此引起历史过程性的变化,且尚未引起教师的普遍重视;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尤其注重历史现象的特定时空性,即历史情境与特殊语境;③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接近历史真相。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是关于“百家争鸣”的教学与复习。常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局中探寻“百家争鸣”的背景,但较少关注生活在同一时代环境下的思想家们为何思想主张千差万别、迥然不同。显然,后者更具体,是需要借助身边小环境分析的。例如孔子自幼生活在鲁国,鲁人好礼的习俗对他造成了影响,故他非常重视周礼。孔子虽世系高贵,但幼年丧父,跟随母亲生活,家境贫困的经历使他与平民的实际处境相差无几,因此要求改革周礼,主张打破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对所有人要齐之以礼。

【变式练习】朱熹曾说,他青少年时代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均有涉猎。朱熹的读书经历 ( B )

A.导致主流意识的混乱

B.为理学发展完备做知识铺垫

C.反映了儒学走向衰落

D.践行了孔子全面发展的主张

【分析与解读】题干中描述的朱熹早年求学经历,说明他阅读的博杂,恰好符合理学发展融合儒、佛、道的需要,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体现了历史人物所处的微观环境与历史发展的间接、微妙关系。

据上例可知,微观环境主要是历史人物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成长经历,譬如家庭环境、社交群体因素、职业选择、人生起伏等。它从整体与局部、普遍与特殊的角度强调了差异性空间对“人”的塑造,进而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影响。一定程度上,相较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从细微处浸润人的心理、性格、品格、思想等,并间接影响历史发展走向。

本文所举是高考中常见的,也是高三备考中教师容易忽略的唯物史观中与“人”相关的问题。因此,高考复习除必要的史实梳理、概念强化、知识贯通、能力提升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补齐短板——增加对“人”的关注,挖掘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活动中的人的要素。毕竟“人”才是历史舞台的主角,才是历史活动的真正参与者。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生产力科技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