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进校园”的想和做

2019-01-10 11:37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名著社团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名著作为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其作用更是不容小觑。《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规定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但目前的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应考型假阅读”将名著阅读等同于内容考试,于是名著阅读变成了各种训练题,死记硬背作家作品、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即可,这是与读名著初衷相违背的;其次“随意型浅阅读”让名著阅读变得无序随意,语文学科日常教学课时有限,教师有时将名著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有些学生的阅读就停留在“应付”“糊弄”“可有可无”的状态,出现了随意、无序的情况;当然有的学校也会安排每星期一次的读书课,购买学生必读名著,但是读书也仅仅是高效的四十五分钟而已,课下阅读名著情况不容乐观;最后一点原因是教师对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缺少思考和实践,一方面教师自己不读或者少读名著,另一方面给学生布置任务后指导、检测、评价缺少方法。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校名著阅读活动的质量,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结合区域学校特色,以提升师生名著阅读质量为目标,实践研究“名著进课堂”的具体策略,通过阶梯式、样板式的连续性活动,打开了农村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的崭新局面。

一、立足“小课堂”激趣、导法——乐读才能与书为伴

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高质量阅读名著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而对于老师来说,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就是我们能把控的最重要的阵地。

(一)课堂激趣,让学生读起来

1.教材中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要讲得精彩生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利用学生对百草园的喜爱,对美女蛇的好奇,顺势推荐鲁迅的《朝花夕拾》。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时,利用学生对老北京生活的好奇,对英子人物的喜爱,顺势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名著之中,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兴趣、有亲近感。

2.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活动要组织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热情。如班级组织开展“名著推荐活动”“名著朗诵活动”“名著演讲活动”“名著读书

笔记评比活动”“名著作品研讨活动”等等,这些在课堂上进行的师生交流名著阅读经验、展示名著阅读成果的多彩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功感,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读书的正能量结果,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和能力。

(二)方法指导,让读书快起来

文学名著,是经历过时代检验之后依然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主题都是值得借鉴的标本。阅读名著不同于浏览浅显易懂的通俗作品,要想真正读出效果,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名著的时候,学生应该主要以略读为主,精读为次。除了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顺序,如先初读,感知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二、抓住“大课堂”收放结合——多读才能厚积薄发

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活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读书活动都要在四十五分钟之外的“大课堂”中完成。组织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名著阅读活动高水平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学生社团与名著同行,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学生语文社团是学生学习语文、实践语文的第二课堂,为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实践天地,也可以大大激发初中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我们巧妙地将初中语文社团作为阵地,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指导,搭建学生名著阅读成果的展示平台,这样的整合既让在有限课时中被“边缘化”的名著阅读活动有处落脚、提升阅读质量,也可以让初中学生的语文社团“有米下锅”,提升社团质量。可谓“双赢”。

例如现在学校成立的语文学科学生社团“读书社团”“朗诵社团”“课本剧排演社团”“文学社团”等,正逐渐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名著阅读活动的重要支撑。

(二)课余时间与名著为伴,让读书自然起来

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名著,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样一本名著,不同的学生阅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即使是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阅读也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我们在课外阅读时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自由,扩大名著阅读的广度。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倡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发现。

课外阅读的书目我们根据考试要求分别设计了“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旨在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例如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名人传》《童年》《左宗棠》等作品;喜欢探究动物的学生,可以读《昆虫记》《自然史》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读《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等作品。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辅助作用,切莫越殂代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名著阅读的“主人”。

三、借助“双课堂”展示交流——读写结合才能深入浅出

所谓“双课堂”,就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的“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这两个“课堂”互相配合,构成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双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单一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提供广阔平台,促进深度互动,可以让我们期待中的参与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共享式教学变成现实。

教师利用“双课堂”组织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教师将现实课堂上推荐的书目或布置的任务,通过线上的虚拟课堂发布;学生在课下阅读名著,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阅读感受在线上的虚拟课堂上通过写作的方式上传至平台进行分享;线上课堂中老师和参与学生可以互相点评、点赞,对于学生产生的集中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现实课堂组织谈论,统一指导。实践中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宽了学生名著阅读表达渠道,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某学校一名初二学生利用“双课堂”进行名著阅读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他留言到:“刚开始,老师让我们读名著的时候我有点硬着头皮去读的感觉,就是觉得每天都要完成任务。后来我们有了虚拟课堂,看着同学们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鲁宾逊漂流记》,我也挺好奇的,也想加入讨论,于是我自己主动拿起书读了起来。渐渐的,我读的名著越来越多,也有了很多收获。”

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共同构成的“双课堂”在学生名著阅读实践活动中优势互补、融为一体。学生群体之间、师生之间展示、交流的增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名著阅读真正落地生根。

四、依托“炫课堂”登上舞台——读、演、说、唱展读书风采

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关于“初中每学年阅读三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的要求,也为响应当地教委创建多彩课程和智慧生态课堂的号召,我们连续三年分别在农村初中学校和城区初中学校举办“初中语文名著进课堂现场会”活动。

“名著进课堂”活动中,首先通过一节精心准备的现场研究课共同探讨教师指导下的名著阅读活动如何开展,然后是主办学校语文学科负责人交流该校是如何推进学生名著阅读的经验教训,最后是由学生社团组织推荐的以“名著阅读”为内容的学生名著阅读成果展演。

我们通过这样连续性、阶梯型、展示性、研讨性的区级“名著进课堂”现场会活动,推出了一些具有示范引路性的研究课,推广一些优秀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出一批在“炫课堂”上栩栩如生再现名著精粹的优秀节目。学生们在舞台上读、演、说、唱;精彩演绎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英雄好汉的侠肝义胆,演出了《孔乙己》中“封建读书人”的迂腐又不失善良,表演了《红岩》中英雄儿女的坚贞不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诵、快板、相声、课本剧表演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他们的阅读成果、对“名著”的理解准确呈现。记得活动后一位老师无限感慨:“学生真是潜力无限呀!看来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好名著,我的学生也能走上这样的舞台!”是呀,这样的“炫课堂”怎能不让学生爱生名著阅读。截至目前,“初中语文名著进课堂现场会”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我们会将你本项活动打造成初中语文学科的品牌活动,继续开展实践研究,以带动更多的学校、教师、学生参与其中,将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扎实推进。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毛主席也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屈原、李白、杜甫、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鲁迅、老舍……一个个如雷贯耳的文学大师,他们创作的一部部写进人类文学史的不朽著作……如果今天新时代的青少年能够与他们、它们为伴,那一定是一件幸事、乐事。当学生在经典名著的海洋中自由游弋,当他们在先人的精神宝库中前行探索,当名著成为他们的好伙伴、好朋友,我们完全可以无限自豪地说: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希望。

与名著同行,我们在路上……

猜你喜欢
名著社团课外阅读
缤纷社团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国内外名刊名著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