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9-01-08 03:18江玲玲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课外阅读习惯

【摘要】本文基于低年段学生尚未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实际,提出打造浸润式环境,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开展班级共读,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关注学生体验,巩固课外阅读的教学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段 课外阅读 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05-02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我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不仅关乎语文学科,更关乎多方面的智能发展。然而,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与学习课内文章并驾齐驱,不可偏废。

小学低年段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愿意表达,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课外阅读方面,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阅读书籍的选择受到环境制约;阅读方式随意,过程粗略;阅读行为时断时续,难以持久。因此,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需要扬长避短,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

一、打造浸润式环境,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班级图书角建设

低年段学生的学习行为,离不开群体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营造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至关重要。

班级图书角的存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图书角的书籍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学生自己提供,二是班级统一购书。我们建议每个学生提供几本家中闲置的书籍,充实图书角,每月更换一次,这样所有人都能读到源源不断的“新书”。与此同时,班级有选择地统一购置新书,亦能掀起一股阅读的热潮。例如,结合我校“职业日”统整课程,班里添置了一套职业绘本丛书,与统整课程的学习互补,学生的阅读兴致非常高。可见,建设班级图书角,是营造班级阅读氛围的基础。

(二)书香家庭建设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只有书香氛围浓郁的家庭,才能熏陶出爱读书的孩子。因此,在每一次家长会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向家长阐述阅读的重要性。平时,要鼓励“亲子阅读”,让家长每天陪同孩子一起阅读,营造家庭书香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三)利用社会资源

作为教师,除了关注班级、学校、家庭的阅读环境,还应当积极利用社区、社会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校外阅读活动。例如,“国际安徒生奖·世界插画大展”曾在深圳举办,其展览内容涵盖众多知名绘本插图,能够引起学生共鸣,适合观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社会资源,组织学生集体观展,以便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书籍的魅力。

二、开展班级共读,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一)设计阅读课堂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阅读的趣味性,以及领会阅读的方法。每一周,笔者都会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与学生共读课外书籍。例如,学习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后,笔者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拥有神奇的尾巴?借着这样的契机,在阅读课上,师生一起欣赏了绘本《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奇妙的尾巴》。

在阅读课上,根据课外书籍内容的不同,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既可以丰富阅读时的趣味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阅读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时,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大猩猩最后交到朋友了吗?你能帮它设计一张《征友启事》吗?最后,学生用故事续编、绘画、做手工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绘本变得鲜活起来,不仅仅是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更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土壤。

利用阅读课堂,发挥其延伸作用,可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在与学生品读了绘本《小绿狼》之后,笔者在班里开展了一个“狼”主题的绘本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分享更多以“狼”为主题的绘本。短短一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读了《一只有教养的狼》《狼狼》《狼大叔的红焖鸡》等精彩绘本,然后兴致勃勃地和同伴分享交流。

(二)线上阅读打卡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班级阅读打卡机制,也能在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方面发挥有效作用。现在有很多软件平台,都具备阅读打卡的功能。比如,微信小程序中有“小打卡”,教师可以创建班级阅读群,让学生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阅读打卡。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点评,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这样的交互方式,使学生的阅读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讨论、互相鼓励的。通过这种手段,整班的阅读行为便可以打破时间、地点的局限,有助于增强班级的阅读氛围。

比如,前段时间我们班级参加了“全国百班千人共读活动”,学生共读《星星小时候》这本书。除了在阅读课堂上进行导读,“线上打卡”成为了一个有效的共读手段。围绕这本书,学生每天在打卡群分享自己阅读的进度、感受,即便回到了学校,讨论的话题也是书本的内容。

教师和同伴的正面评价,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增强班级的“书香气”,树立榜样很重要。根据打卡情况,每周我们都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表扬热爱阅读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评选仪式,对整个班级的阅读行为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在崇尚阅读的书香风气里,学生见贤思齐,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关注学生体验,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一)班级好书推荐

即便班级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果没有落实到学生个体,那也只是“表面繁荣”。所以,教師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珍视他们的理解和感受。而好书推荐和读书笔记,是了解学生阅读动态的有效方法。

班级好书推荐的机会很难得,因此,每个学生都期待把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介绍给大家。学生上台讲述的时间并不长,但讲述的内容都经过了认真的准备。从学生的推荐中,教师能感受到他们的阅读偏好和层次。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科学类书籍,有的学生对动物故事情有独钟,有的学生能看完纯文字的“大部头”,有的学生还停留在对图画书的阅读。这样的个体差异,通过好书推荐清晰地反映出来,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特点。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才能有的放矢,制订相应的阅读习惯培养方案。

在一年级初始,班里有个男生介绍了一本《一年级的小蜜瓜》。他站在台上讲得很投入,可是大家都听得糊涂。为什么呢?原来是他的发音不准,语句逻辑不清,还有声音偏小。了解到这些后,笔者及时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让该生把每天课外阅读的内容,用录语音的方式发给教师。这样,笔者得以实时引导、纠正该生的阅读表达,抓住机会鼓励他。久而久之,该生已能够做到“大声读”“说清楚”。

(二)阅读储蓄卡片

除了口头上的好书推荐,读书笔记也是了解学生阅读状态的重要途径。低年段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来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阅读卡”。阅读卡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记录只言片语,可以通过画画表达思想,可以画思维导图。不管用怎样的方式呈现,都能显示出学生目前的课外阅读情况。比如,学生在阅读什么书?对书中的主人公有何看法?他希望故事怎样发展?在了解这些之后,笔者会在阅读卡上进行反馈,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对话关系。

除以上两种常规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能够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管运用何种方法,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并及时作出评价、反馈、指导,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环境的支撑,离不开集体的共读,更离不开个人体验的表达。并且,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当弱化功利性,不过分强求知识的习得,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最终反哺到学科学习中。

作者简介:江玲玲(1991— ),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小学一级,研究方向:阅读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课外阅读习惯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