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教育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2019-01-08 03:16陈义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政课生活化

陈义

摘 要: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是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论依据。价值观教育需要“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是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现实需要。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加深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践行价值准则,这是价值观培育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三条重要路径。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政课;生活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央文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如何利用好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不少学者和一线教师为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但总体而言,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和育人效果离党和政府的期待还有一些距离。本文围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这一基本目标,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以期能为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种路径

选择。

一、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内涵释义

教育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却又影响并改变着人的实践活动。教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活观的经典论述夯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底:“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列宁也曾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3]。所以,教育的职责之一在于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出对社会生活的深度省思、历史诘问以及批判性改造。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无疑是对教育“生活化”的一种视角诠释。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生活即教育”。不管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亦或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它们对于思政课教学生活化都具有借鉴意义。

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生活化取向不仅符合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规律,也是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指教育者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将生活范式引入课程教学教育体系中,把对抽象、深奥理论知识的阐述与表达寓于社会生活内涵之中,使知识与观念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获得知识,实现情感认同和价值提升,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之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核心要旨。一方面,生活化应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涵盖课堂授课、课程载体、课外实践教学等环节,通过教学体系中各要素与各环节的有效组合,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教学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生活化并不是將教学等同于生活过程,而是使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相互融通的过程。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将基本的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大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与体验中,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与生活智慧,提升自身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思政课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也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首先,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客观上削弱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以及教学内容的空疏化。不少教师过于依赖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据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并结合新的社会形势、运用教育技术与教育载体进行调整,“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很常见,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与积极性。同时,教学内容疏离生活实践,没有关照到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需要。教学中往往以一种围绕教育目标建构的“应然”理想世界取代受教育者“实然”的现实社会环境,没有将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学生的内在诉求与现实期盼,进而让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一种“空洞说教”之感甚至逆反抵触心理。所谓“课堂小社会,生活大课堂”,现实生活包罗万象、纷纭复杂,内含诸多丰富、鲜明的道德智慧与价值操守。思政课教学只有“回归”真实生活,引导大学生将课堂教学所产生的价值认知或价值困惑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鼓励他们主动地融入生活去体验、揣摩,才能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明晰自我的价值取向,升华自我的价值认同,进而加深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与感召力。

其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目标与基本价值指南。但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思想文化领域的交融交锋日益激烈频繁,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侵蚀大学生思想。这些社会思潮“往往针对师生普遍关心的个人发展、生活、就业、维权等问题发表意见,在表达方式上通俗易懂,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共鸣”[4]。诸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并且已经“俘获”了一些青年学子的思想。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少社会问题和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由此产生的一些社会负面现象正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例如,贫富差距扩大、高房价、医疗社会保障不健全、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群众,贪污腐败、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往往会歪曲和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思政课教学如果没有联系实际生活,关注大学生在多元价值选择中的矛盾和困惑,单纯就理论讲理论,就概念讲概念,那么就缺乏说服力。教师必须从当下的校园与社会生活领域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拓宽教育载体,使思想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融通,消弭大学生内心的价值迷惘与道德困惑,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三、价值观教育视阈下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现实路径

1.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加深大学生的价值认知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围绕生活实践,将抽象理论化的课本内容知识“还原”于生活,使其转换为可感可知的“存在”,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不管是过往的历史事件,还是深邃的哲理分析,亦或是众人皆知的社会现象,这些教学内容都有其诞生或演绎的生活场景,都能以一种具象化的生活形态来呈现。例如,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对其中近代历史变迁相关知识内容的梳理,教师可以在遵循“以古鉴今”的原则上为其建立合理的生活链接。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为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將其与现代政治生活实践相链接,能突出近代各阶层奋斗与探索的重要价值,进而展现它们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与伟大复兴进程中特殊的历史位置以及重要贡献[5]。这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漫长而曲折的理解,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观;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加深大学生对当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价值理念的认知。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关联与“转化”,往往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

思政课程中除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内容则较易与现实环境和日常生活发生联系。教师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应避免一味地照本宣科,防止“对着教材讲教材”,要主动保持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的关注和引入,这样能使思政课教学显得生动鲜活而不过于刻板。随着网络媒体被广泛使用,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信息的获取也更加便捷,所以它能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但青年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稳定,他们有关注社会现象的热情却时常会缺乏理性分析,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容易停留在表层,加上一些虚假信息、非主流意识的诱导,容易迷惑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确立。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避思政课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不足,弥补课堂教学 “满堂灌”的弊端,提高课堂活力与教育效果。

思政课教师应提前对社会热点进行收集整理,尽量择取大学生耳闻目睹甚至亲身经历的富有道德意义的事件,有针对性地与课程教学内容串联起来。通过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事例的关注与分析,引导大学生积极讨论、思考,进而生发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遵循。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例,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热点问题都可以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通过精心打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让思政课程教学从遥不可及的“天边”回归到可感可知的“周边”,发挥生活元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儒化作用,加深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这是思政课教学入耳、入脑、入心的重要理路。

2.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教学情境是由教师预设、师生共同生成并与教学内容呈现及教学组织相关联的情境[6]。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政课教学的生活化客观上呼唤教学情境要“贴近”生活世界。这需要教师用心把握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着手,处理好知识符号呈现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

一是教学语言要向“生活话语”转化。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晦涩艰深的语言以及深奥抽象的知识往往是一些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魅力,教师应努力在教学语言上花心思,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与知识结构,尽量以一种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来解读理论知识,把抽象的范畴、概念、原理等具象化,通过一种鲜活的生活语言来展现深邃的理论智慧,达到言之有味、言之有据的效果,让学生能更直观地领会课堂知识。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学术语言、教材语言到生活语言的转化,同时结合对大学生学情的基本了解,学会使用生活化的话语体系来表达知识。例如一些正能量的“网络语系”“校园流行语”等都可以使思政课堂添情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当然,需要明确的是,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应是基于教学内容或教学主题层面上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言语提炼与另类诠释,其本意是为更好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服务。

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情境生活化增添“亮点”。信息技术是提升课堂效果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网络世界、虚拟空间的关注与日俱增,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生活体验与现实关怀的教学情境,能够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植入视频、音乐、动漫等网络媒介技术,能营造出特定的教学情境,并将学生引入其中。它可以突破课堂中学生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创设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沟通与踊跃互动的良好氛围。借助信息媒介技术,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与教学案例展示,把课堂上难以实现的场景呈现给学生,提升思政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大学生领悟思政课并认识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总之,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介,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的生动性、直观性,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技术媒介与人生活化社会活动关系的理解与认识[7]。

三是要适当创设贴近生活的虚拟情境教学。思政课教学现场情境可以分成实在情境和虚拟情境两种,前者主要是借助于教学媒介来完成设计,后者可以有形象模拟和角色扮演等,借助于这些来虚拟出较为真实的环境[8]。通过“仿真”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把日常生活中各领域的现实场景“还原”于课堂之上,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课堂体验中准确把握学习内容,获取知识,增强价值认同。教师可以认真挑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组织情景模拟教学,在各环节、场景设计上既要与价值观教育的主题相融合,又要考虑理论性、趣味性、简洁性,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这需要教师对整个情景模拟教学的内容设计、角色安排、流程衔接等做出精心周密的部署,也要求学生课前对各自扮演的角色与职责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才能保证情境模拟的顺利进行。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根据情境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嘉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在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践行价值准则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方式,是以思政课理论知识为依据,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相关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它具有天然的价值引导和道德涵养功能。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共同统一于思政课完整的教学体系之中。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但不可否认,当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设计安排上针对性不够,没有与教学内容或教育主题相互对接、联系,存在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情况。一些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人力财力有限,客观上也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不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组织体系还未健全,由于思政课往往采取合班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的开展易受到活动时间、场地等因素制约,加之一些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认识不够,导致参与度难以保证,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因此,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一是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以及社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色文化,它承载着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道德品质与理想信念,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内涵。红色文化所彰显的价值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高度融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思想引领与感染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嵌入红色文化专题模块,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展开教育。同时要善于利用各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体验。教师既要注意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保证活动的开展效果,也要注意活动后的评价考核与归纳引导,可通过布置观后感、撰写实践活动总结、调研报告等课业形式,深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是要重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教育根本在育人,育人核心在育徳[9]。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诸多挥之不去、历久弥新的生活元素,并因其独特的民族特性、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价值根柢成为涵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素材。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9]教师应善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的载体中。以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为例,衔接相关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先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知识普及,然后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地参观探访一些“家风主题教育馆”“名人家训馆”“爱国名人故居”等教育基地,挖掘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例,使大学生得以熏陶。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教师要改变“符号化”的教学思路,努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实践教学体系的生活化转向,让学生在对现实生活以及情境的关切、理解、体验、感悟中,提升价值认知与价值认同,促进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37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

[3] 列宁选集(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4] 单刚.当前高校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及引领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14-17.

[5] 杨红星,梁燕.生活化·生态化·叙事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的三个维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86-90.

[6] 张广斌. 教学情境的结构与类型研究——结构功能主义视角[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5):57-60.

[7] 王建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生活化维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1-154.

[8] 史洋.情境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74-75.

[9] 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學,2017(10):4-7.

[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164.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9年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优秀传统家训涵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号:19JDSZ3004]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政课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