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王 晶
本期送计名师档案:
王晶,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石家庄市首届“十大名班主任”获得者。2016年河北省班主任素质大赛特等奖第一名。代表河北省初中班主任在2016年“京津冀中小学班主任共同体第二届交流年会”上做主题发言,并获得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石家庄市德育先进工作者,长安区优秀教师和先进德育工作者。多次获得区嘉奖,两次荣获三等功。撰写的德育论文《禅意人生》一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征文评选国家级二等奖,并成功结题。2017年,所带班级被评为石家庄市先进班集体,成功入围石家庄市最美公益班级的评选。
孜孜老师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许多初中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子曰: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个问题往大处说属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往小处说属于同性同伴关系处理的问题。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可以产生榜样、催发和强化作用,从而推动我们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观点和态度。研究表明,在学校里,同伴构成的环境对学生有最大、最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同伴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孜孜老师提出的问题。初中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同伴关系不良则可能导致个体在学业、自我发展、情绪健康以及未来适应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或障碍。
孜孜老师信中的小航就面临着同伴关系的困扰,他选择的是逃避,即申请转到另一个班去。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治标不治本。推想一下:转了班,小渊再去新的班级找小航将如何,小航在新班级再遇到类似小渊这样的同学,又将如何。孜孜老师希望学生能做到“无痕”分手,我支持。
下面,我针对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比如新学期开学,召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创建和睦班集体的主题班会,营造班级舆论氛围。被同伴关系困扰,这是共性问题。召开班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和睦相处。每一个人的参与是班级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班级成员之间有亲疏远近很正常,但是不能够将自己的情绪完全投放在某个固定的人上面——这会给对方带来压力,让对方无所适从。利用班会让学生在认知上统一,今后的工作就好做了。
其次,针对小航、小渊以及类似的情况,班主任要进行干预。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在上课和学生活动中,利用随机分组或不固定分组等方式,将存在亲密关系的学生拆散,需要固定分组时,将平时关系过密的同学刻意编排在不同的小组。总之,让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适当增大。起初,他们可能有一些不适应,但久而久之,跟自己组内的学友接触多了,之前小范围内的亲密关系自然就会有所“降温”。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建立在慢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在这个问题当中,小航是问题的关键。班主任要与小航进行交流,告诫小航遇到问题时应该勇敢面对,而不是一味逃避。鼓励小航对小渊大胆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询问一下小渊胆小怕事的原因和不懂装懂的根源。小航和小渊之前做了那么久的好朋友,不应该因为一些小事,就中断友谊,而应该找到问题的症结,看看还能不能做回原来的好朋友。
第四,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的心理辅导。比如“衔纸杯传水”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亲近感,考验同学们的配合和协作能力。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小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学生集体意识增强,那种较强烈的个体意识就会逐渐被淡化。
总之,初中生随着年龄增长,会增加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这样就导致了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一般情况下,初中生最要好的朋友是一至两个。这就让他们容易“陷”于亲密的同伴关系中,产生心理困扰。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心态,开放心胸,更能承受压力,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当他们承受力增强,能够勇敢面对问题、积极作为时,就会发现“无痕”分手并不难。
希望上述建议可以对孜孜老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