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雯,方肇勤,颜 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 201203)
《难经》[1]以《内经》为旨,设为问答阐发己见,约其词而博其义。虽其论述以脉理为主,然不乏藏象理论的释义,主要集中于三十二难至四十七难、五十三难至五十六难、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研究脏腑的结构、功能、病证虚实、治疗方法等。鉴此,为展现《内经》有关藏象学说的传承面貌,故以《难经》为本,从肝的角度切入,目别汇分,作一归整。从中可知,《难经》中涉及肝脏论述散见于28个“难”节(以肝部出现次数为标),就肝脏的生理功能、生理联系、五行属性等多沿袭《内经》,亦有对其有所补充及继承发挥者,故列举之以探其义。
1.1.1 形态 举其大者为两叶;举其详者为七叶,左三叶、右四叶。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四十二难曰:“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1.1.2 重量 四十二难曰:“肝重四斤四两。”其重量根据北京博物馆的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衡重器具东汉度量衡换算:1斤=250 g,1两=15.625 g,则四斤四两为1062.5 g,与现代肝脏解剖重量接近。
1.1.3 临近腑脏胆的位置 四十二难曰:“胆在肝之短叶间。”
《难经》就《内经》所未言的肝脏解剖内容予以补充,且与现代肝脏解剖关于肝的两叶、肝的重量及肝胆位置的描述基本一致,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的解剖概况,亦是较早有关人体解剖学的文献资料。通过肝脏构造外表的宏观认识,从形态学着手,竭力分析肝脏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规律,把它们置于因果关系当中,从而为肝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如肝与胆之间的表里关系,经脉互为络属,病理上相互传变,治疗上相辅相成的脏腑表里理论的建立皆是基于两者的解剖关系。然古人对于解剖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肝独有两叶”的解释中可见一斑,其完全脱离形态的范畴,而是秉承《内经》所论,与非解剖领域的自然现象相结合阐释。可见,单从形态的角度研究复杂的生命现象,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有如以羽扣钟,故应用哲学的原则和理论解释医学现象自然水到渠成。
三十三难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者,何也?故知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夏、商、西周时期,各种工具与机械的制造使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物理经验,因此运用物理经验解释人体功能顺理成章。古人通过实践观察认识到,生肝与熟肝于水中具有两种不同的物理属性一沉一浮,与《内经》肝属木、木之属性为浮不甚相符,故仍援引《内经》古代哲学理论以阐述。如[2]木属阳而有阴阳,阴木之中含有阳金克制之气,故肝居膈下阴位而属少阳,其性升散。虽以天干五行推演、阴阳夫妇比喻论理来说明肝的“沉浮”之性似属荒诞,但其探索精神可圈可点。且其从物理的角度探究生命现象的方式,较之17世纪欧洲物理医学派的产生早了千年。
《内经》阐述呼吸的功能多与肺相关,后世医家较少论述肝与呼吸运动的直接关系,多从疏泄角度看待肝调畅气机的功能。《难经》从脉跳角度切入,论证呼吸亦与肝的关系密切。如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十一难曰:“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且此观点被官修著作《太平圣惠方》收入,可见肝与呼吸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现代医学疾病中,亦有关于呼吸疾病与肝脏疾病存在关联的研究文献。诸多研究表明[3-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4.1 脉分轻重浮沉 《难经》于《内经》中未提及诊脉力度的描述以补充,五难曰:“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十二菽”“九菽”“六菽”“三菽”者,对于指力轻重的描绘生动形象,然不易区别,故后世医家明其意者多、而用其法者少也。又于四难之“肾肝俱沉”之义予以进一步说明,旨在辨识病位指导治疗,亦是“浮沉定位法”及“寸关尺分主脏腑”理论提出的先导之一。
1.4.2 脉证合参 脉证合参以诊病: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癃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肝之证“面青、善怒”及病症表现描述与《内经》同,“善洁”“脐左有动气”言《内经》所未言。“善洁”字面之义应与清洁相关,与现代肝脏排毒之义异曲同工,可知古人临床观察的前瞻性。以脐周动气诊查疾病的方法于《难经》中首见,“动气”的解释历来很多,可视为气的平衡失常,其产生的结果是“痛”;“脐左有动气”“肺脉……脐右有动气”,其病理反应合乎《内经》“肝左肺右”理论,《内经》理论得到了《难经》临床实践的论证,亦得到了后世医家的认可,如《圣济总录》、《伤寒明理论》、《丹溪手镜》、《医学正传》等皆有相关记载,足见其理论的实用价值。另根据“内证”“外证”“其病”所属内容可推其分类大致为“可视异常”,“可触异常”及“自觉异常”,较之《内经》未分类的症状描述方式更具条理性,便于初学者临床观察学习。
脉证合参判断预后:十七难曰:“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沿袭《内经》以脉诊察的原则,提出脉证相符为顺,脉证不相符为逆,并以五行相克理论阐发其机理。
要之,《内经》关于肝脉病证的论述主要集中于《素问》卷18及19,《难经》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汇总,精炼了对症状的阐述,使肝脉病证的描述更为清晰,为诊断疾病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临床资料。
四十九难曰:“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是正经之自病也”。
《内经》无“正经自病”之说,而有“正经”一词,其义与经络相关,而与病因无关。《难经》承袭《内经》情志病因理论,结合“气逆”之病机解释加以运用发挥,以病因病机相结合的方式阐释致病原理。《内经》有关于邪侵五脏较侵六腑重,亦有侵六腑比五脏重者的记载,两者矛盾,若以《难经》“正经自病”予以解释,似可解惑。盖因“正经自病”之“正经”之义秉承《内经》经络之义,所指病位应为与五脏紧密相关的经脉、经别等,其自病之五脏非特指五脏病位,而是指五脏功能。
《内经》关于筋者有两者论述,一者是以经脉循行而言,一者是从筋骨肌肉组织而言。二十四难承袭《内经》关于经脉循行的观点,如“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肝主筋”理论的保留,一者可能与当时重视经络理论相关,二者可能是通过临床观察所得,肝病有“转筋”的症状。然“肝藏血”等重要生理功能却未提及,仅提及“心主血”或血与经脉有关的论述。“肝藏血”理论的缺失与“肝主筋”理论的承袭,展现了《难经》论述藏象多以临床观察为主,也体现了当时医学观察的局限性。
“肝主色”若疾病发生则可见相应颜色的变化。如四十九难曰:“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内经》言“肝色青”“色主春”,《难经》在此基础上有所阐发,其理论的提出与临床表现相关。
2.3.1 治疗原则:肝病实脾 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此难“治未病”之义一者属治疗原则的范畴,即《内经》“治未病”含义之一既病防变,并以肝病传脾为例,对《内经》“治未病”思想作了进一步阐释,其对于《内经》治未病理论的临床实践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又是对《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论述的延展。目前临床上治疗肝郁气滞的方剂多配以健脾和胃之品,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其临床运用皆基于此。一者属判断医术高低标准的范畴,以“上工”“下工”别之,展现了当时医生等级的分类体系;且《难经》有2处通过治肝失当借以说明“损不足而益有余”的危害,分别见于十二难及八十一难中,《内经》亦有1处提及,可见当时对于医者医术的重视。
2.3.2 治疗方法:“泻南补北” 肝证治则之“泻南补北”以五行论理,亦是对《内经》“木得金而伐”及“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论述的延展,描述较之清晰具体,更是成为中医经典法则,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于中药处方配伍及针灸配穴均有重要指导作用。如木火刑金的咳嗽,采用[6]温灸肾俞、命门以疏通经络,凉泻膈俞、厥阴俞、心俞以清心泻火;肺金受火制而出现“肺热叶焦”的痿证,朱丹溪拟方虎潜丸(虎骨、龟板、锁阳、熟地黄、白芍、知母、黄柏、陈皮、干姜)泻心肺之热而补肝肾之阴以治之。但临床疾病复杂多样,决定其预后转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3.3 针刺法则——因时针刺 七十难曰:“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何谓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根据季节,并结合阴阳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定立针刺原则,侧面反映藏象理论于临床治疗的实践运用,且是对《内经》“春夏养阳”法则的进一步发挥。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何谓也?春刺井者,邪在肝。”《内经》云:“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两经相较观点不一致。《内经》以四时“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腧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而言。《难经》是以解答“经言春刺井”而言,后世医家多认同此“经”为《内经》,纵观《内经》有关因时刺宜的论述,包涵多种不同的表述观,此处是否为沿袭缺误有待考证;又有医家以“井属木”推究其义,然《内经》有“井木”与“井金”的描述,故单以“井属木”论理似有牵强。
2.3.4 肝病预后 《内经》刻画疾病传变以生克乘侮结合论述,其言语较晦涩,于初学中医者不易理解。《难经》以“一脏不再伤”及“竟而复始,如环无端”者,进一步说明疾病预后的机制,其描述更易贯通,如五十三难曰:“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脏者,传其子也……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间脏者,传其所生也。”以肝为例,肝本已有病,长期不愈,经过传变又遭受了所不胜肺金之脏带有杀灭之气的病气攻击,故预后不良;肝母为病,传于心子,母子相生,虽有邪气,正气环复,故预后良好。
中医基础理论有其理论性及实用性,如何紧密联系两者是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学研究所一直探讨的问题。又因其与心理学、哲学的密切关系,如何深入探讨这些思辨又不被牵引着偏离文化史的视角,值得商榷。《难经》承袭《内经》的探索道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现象的观察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尝试从解剖角度、物理角度等多方面寻找新的方式去解答医学现象,其有关运气学说、鬼神相关假说等均大幅缩减,可见其实用思辨的前瞻性。虽其诸多的尝试因历史社会条件的局限性未得到充分发展,但其所载的脏腑解剖学知识及功能的解读,对于了解中医藏象学说形成的过程,乃至把握中医学理论学术继承与发展的规律皆有启迪作用。
回顾医学的历史,认识到医学的诸般理论往往是其同时代人生观或世界观的产物,就《难经》所论亦是如此。就肝病病因的论述,多涉及伤寒、情志、饮食劳倦、湿邪等,侧面展现了东汉时期致病因素的常见种类。
就肝病病证的论述较《内经》简化诸多。有病名者仅见“肥气”(疟母)一证,且其刻画较之《内经》更为具体,如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其疾病的描述类似于现今肝脾肿大一类病证,并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疟疾的流行及观察疾病的细致性。
就肝脉、肝病、针刺治疗等论述,涉及自然四时变化,体现了其对《内经》“天人合一”观点的承继,亦反映出当时对自然哲学的重视。
《难经》中所引用经文皆会标明出处,如《十变》(已佚)、“经言”等具有一定的文献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