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云 谢会娟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江西 高安 33080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患者的用药、治疗及供给营养等途径,在临床上对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由于患儿好动与恐惧,导致穿刺难度增加,进针角度和护理人员的经验决定了留置针穿刺的成功与否[1]。传统的小儿静脉穿刺容易发生漏渗、穿刺难度较大、需反复穿刺及可对周围血管造成损伤,小儿静脉留置针可减少由于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并降低局部漏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保护患儿血管,提升输液效率[2]。但在穿刺过程中,进针角度是决定能否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即分析小儿前臂静脉留置针两种进针角度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7月11~31日于我院住院输液的100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个月~13岁;研究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本研究经所有患儿家属同意。
1.2 方法:研究组患儿采用创新角度40°~45°,在前臂穿刺点上方10 cm处止血带,选择合适前臂静脉(避开关节、静脉瓣),对患儿皮肤消毒后固定皮肤和静脉,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40°~45°进针,直刺入静脉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10°进针少许,左手固定患儿皮肤,右手退针芯少许再全部送入静脉最后将针芯全部退出,使用透明敷贴高举平台法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15°~30°进针,方法与研究组相同,两组患儿穿刺针均选用24G留置针。两组患儿穿刺过程中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3 评价指标:本研究需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对照组患儿5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41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2%,研究组患儿5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4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比较结果为(χ2=10.010,P=0.002),研究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
静脉穿刺适用于需长期输液治疗、行肠外全静脉营养、采血以及中心静脉压的测定等患者,静脉留置针是指由针芯、软外套管和塑料针座组成的一种输液工具,操作简单,可对患者的血管起保护作用,减轻由于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避免多次间断输液、减少穿刺次数、避免药物之间不良反应、降低头皮针穿刺导致液体渗出的治疗成本[3]。
小儿输液普遍具有时间较长、输液速度较慢等特点,且通常每天约有大于两组的输液量,这使静脉输液的渗漏现象较易出现,小儿在啼哭、烦躁时,渗漏现象可能加重,同时在小儿的输液中应尽可能减少穿刺次数,以减少穿刺过多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并供长期输液,减少感染风险,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
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由于进针角度的不同,也会对进行效果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小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中。进针角度与患者的皮下组织厚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组织厚度较薄时,需合适角度穿刺进针,若穿刺角度过大或过小均可穿破血管壁,损伤血管,且进针时各组织的进针速度和力度也不相同,由于小儿皮下组织较薄,且患儿好动,配合度低,容易引起穿刺失败或送管失败,采用40°~45°进针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而15°~30°进针则效果欠佳。在临床上对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帮助家属做好患儿思想工作,嘱患儿不可过度紧张和焦虑,认真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操作,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穿刺交流,以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2%,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研究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由此可见,40°~45°进针角度更适用于小儿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可明显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在小儿前臂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中,采用创新40°~45°进针角度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