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黄褐斑验案三则

2019-01-07 12:18:12陈桂英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阴血色斑桃红

陈桂英

黄褐斑多见于>25岁女性,表现为颧颊部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多呈对称性分布,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可加重。其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与基因遗传、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屏障功能被破坏及局部炎症反应等相关[1]。此症虽多无其他主观症状和全身不适,但因影响容貌,常使患者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进而出现烦躁、失眠、月经紊乱等症。西医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中每获良效,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笔者用中药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案1

王某,女,28岁,小学教师,2017年3月初诊。诉两年前怀孕后出现面部褐斑,并随孕期增加逐渐加深,产后曾有所减轻,后因带小孩等琐事与家人产生矛盾,心情欠佳,且小孩夜间哭闹影响睡眠,色斑再次加重。曾用过各种面膜敷帖,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等,均无明显效果。来诊时面颊及眼眶周围可见大片黄褐色斑块,月经常后错,有时超过一周,有轻度痛经,睡眠差,性情烦躁易怒。患者体形偏瘦,舌质暗红、苔少。辨证为肝郁血瘀,治以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柴胡、桃仁、红花、益母草各9 g,香附、白术各10 g,当归、川芎、赤芍、茯苓各12 g,丹参15 g,1剂/d水煎分3次温服,5剂后色斑较前淡化,继服5剂,斑块明显缩小,颜色变浅,月经按时来潮,以上方减去桃红,改赤芍为白芍12 g,加鸡血藤15 g,再服10剂后色班完全消退,心情舒畅,月经按时来潮,失眠、痛经症状也明显减轻。

《外科正宗》云:“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本例患者孕期发病,为阴血下聚养胎,不能上荣于面,肌肤气血失和而致。产后阴血须化生乳汁,加之忧思抑郁,劳倦伤神,失于调养,使得阴血不足,肝气郁结失于调达,气血运行不畅,血滞不华,瘀结于上,故黑斑加重。治疗时先以血府逐瘀汤合用香附、丹参、益母草活血祛瘀、疏肝理气,使气血通畅,瘀滞渐除,后期减去桃红、赤芍,加用鸡血藤、白芍,以滋阴养血调肝,使瘀去新生,阴血得以荣养面络,故黑斑渐消。方药正中病机,方取得痊愈之功。

2 病案2

孙某某,女,35岁,农民,2015年7月初诊。五年前,面部出现褐斑,外出涂防晒霜、每天使用面膜坚持多年亦无减轻,曾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多项检查均无异常。近一年,褐斑明显加重,来诊时面颊、眼眶周围及唇周均可见暗黑色斑块。平时月经正常,经前略有乳房胀痛,经行即消失。患者体态偏胖,活动后易出汗,舌淡红、苔薄白。辨证为肝郁脾虚,以逍遥散加味疏肝健脾,方用蝉蜕3 g,柴胡、陈皮、山楂、白芷、荆芥各9 g,白术、当归、白芍各12 g,茯苓15 g,1剂/d水煎服,连用6剂后色斑减退,遂用此方坚持服用一月余,褐斑逐消退,仅颊部略有浅褐色斑点。

《诸病源候论·面黑皯候》云:“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皯”。此患者平时有经前乳胀,乃肝气不舒、气机失畅。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痰饮内生故体态虚胖,伤及脾阳故气虚易汗。患者常于田间劳作,汗出当风,风邪客于营卫,肌肤气血失和,脉络失养而致面部色斑。治疗时以逍遥散加减,方中当归、白芍、柴胡疏肝养血,调和营卫;白术、茯苓、陈皮、山楂健脾除湿,合白芷、荆芥、蝉蜕祛风透疹,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养血、祛风和营透疹之功,使肝气舒解,脾气得升,气机调和,血荣于面,阴翳自除。

3 病案3

卢某,女,43岁,农民,2018年9月初诊。近两年,面部出现褐斑并逐渐加重,来诊时面颊两侧及鼻根处皮肤见深褐色斑片,状如蝴蝶,面容削瘦,其他无明显不适。23岁生育第一胎,其后流产3次,最近一次流产为五年前,孕40余天药流后出血不净再行清宫术,之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3 d即净,经前常有心烦失眠、乳房胀痛,经行后减轻,周期尚正常。一直用避孕套避孕。半年前开始在美容院做面膜等治疗,店主给过患者多张中药处方在药店自购煎服,之后色斑略有淡化,但患者自觉效果不佳,遂来就诊。笔者查看药方,均为桃红四物之类滋阴活血方剂。综合各项征侯及生育史后,辨证为肝郁兼肾虚,以逍遥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方用柴胡、白术各9 g,紫河车、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药、山茱萸、鸡血藤、丹参各15 g,枸杞子30 g,1剂/d水煎分3次服用。3剂后色斑即较之前变浅,因患者要外出打工,遂将以上药方带走在外自行购药,后电话随访告知服药20 d后褐斑基本消除,月经量也较以前增多。

《素问·六节脏象论》有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出也”,肾藏精、主生殖,肝藏血、主疏泄,肝之疏泄与藏血依赖肾阴的滋助。房劳多产,耗伤气血,损伤肝肾,使精亏血少,气血不调,面部失荣而生黑斑。本例患者即因多次流产耗损精血,伤及肝肾所致,肾水不足,肝木失养,疏泄失职,遂有经量减少,经前乳胀及心烦失眠等症侯。治疗以当归、熟地、山药、山茱萸、紫河车、枸杞养血滋肾填精,柴胡、白芍、鸡血藤、丹参养血调肝,白术、茯苓健脾以滋肾源,全方养血调肝、滋补肾精,使得精血充沛,肝气调达,经络疏浚,血荣于面,色斑渐除。方中紫河车一味,现有报道认为其具有抑制黑色素水平,调节激素分泌之功,但笔者认为临床应用时还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不宜滥用。

4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起因与情志不调、房室不节、多产多育有关,内在病理不外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现代中医皮肤病学将其病机归纳为脏腑失调、气血失和、经络失疏、六淫侵肤。临床中中药治疗多采用活血袪瘀、滋阴养血、疏肝补肾等方法,现代医学有研究表明此类方药可通过改善雌激素水平[3]、抑制细胞内黑色素刺激素水平等起到袪斑作用[4-5]。近年有学者总结了中外期刊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报道,从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本病与中医肝脏密切相关[6],从肝论治黄褐斑在各类医学期刊也多有报道[7-8]。

笔者在临床中也观察到,此症患者多有肝气郁结征候,因女性重视容貌,即使平日乐观开朗之人,患病后也会产生自卑心理。而肝主情志,又藏血、主疏泄,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致气血失和,肌肤失于濡养。故临症多以肝失调达,气血瘀滞,阴血失养为主要病变。

文中三例患者年龄、职业、病因各不相同,但都可察肝郁气滞征侯,治疗时均以疏肝养血为重,依症分别合用袪瘀、健脾、补肾之剂,均取得显著的疗效。中医治病重在辨证施治,病案3中患者卢某,来诊前曾服用桃红四物汤多日,无明显效果,系因该患者有明显肾精不足征侯,而此方虽有滋阴养血之功,但药量不够,且桃红之类本易伤及阴血,故方药未生填精补血之功而收效不佳。即使桃红四物为本病常用方剂,也屡有治验报道,但若药症不符,验方也不能生效,故临床用药必须重视辨证论治。因本病患者多无其他明显症状,辨证时须细心观察,体形面色舌象均应仔细审察,耐心询问病史以得到患者忽略的有效信息,综合辨治。

综上所述,只有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方能切中病机而消除病症。

猜你喜欢
阴血色斑桃红
从“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探析卵巢早衰的中医病机治法
江苏中医药(2022年2期)2022-11-26 12:15:24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gon thermal plasma jet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0
等一树桃红
女性护血养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松桃红石林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32
巧手饰色斑
爱你(2017年11期)2017-11-15 02:27:05
我家秘方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7
图像法快速测量色斑直径和雨滴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