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纵观二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想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无非要从班级环境的布置及学生精神的创建入手。
一、制定班级公约,促使自我管理
正如治水一样,“疏导”胜于“堵拦”。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在班级的问题来制定具体可操作且更贴近于学生自己的班训、班规。学生认可它,进而以自律的姿态去践行,而不是被动地遵守。
首先,让班规深入人心。班训、班规出台后,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利用班会认真学习,学生自觉读背,做到心中有数。每天早自习学生要集体齐呼班训班规,达到自我提示、鼓舞士气的目的。其次,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根据班规内容,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表现状况,让其有针对性地参与管理之中。我把班级中的每个同学合理安排在每星期的某日某时,让每个孩子时时明白自己的职责,并且为了杜绝情况汇报中的不真实性,让孩子们自觉进入自我约束管理之中。最后,让班规成为课桌文化。班规是针对班级整体情况制定的,但执行起来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班规内容,每个人从中至少筛选3条以上的班规来为自己“对症下药”。为了随时可见,要求把自己筛选出的内容进行“包装”粘贴于自己课桌右上方,成为“课桌文化”,以便时时提醒自己。
二、布置教室文化,创设特色氛围
教室是一切教学教育的主阵地,营造一个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我首先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孩子们小的时候,教室的文化墙、黑板报主要是以我的操作为中心,我确定主题、分割板块、想好内容、设计框架,当我把这些呈现于墙面时,剩下的插图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看到他们争先恐后而又小心翼翼地在涂画时,我感到了欣慰,看到他们因不满自己的作品反复涂改时,我感受到了负责,看到他们因完成作品而笑靥如花时,我感到了分享。孩子们到了五六年级,我将此任务进行了交接,充分让他们参与其中,彼此进行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商榷、决策的定论,这一系列的过程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班干部充分发动大家“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同学们有的忙着打字,有的忙着打印照片,笔迹工整的在认真书写,美术功底好的在绘画剪贴,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有时候到最后工程快要“竣工”时,他们会要求我审查润色,此时我会义无反顾地接受,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期待与信任。
三、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目标设置
一盘散沙并不是沙子个体的一厢情愿,一个差班也不是学生个人的一意孤行。怎样将不同的个体转化成具有共性群体,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了二十余年班主任,接手的班级都呈现“男多女少、男差女优”的状况,本来男孩子天生就贪玩调皮,难以束缚,而男女比例又如此悬殊,所以,教育的进程是缓慢的。怎么办呢?对于这些孩子,你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长远,所以,我将“不比智力比努力”定为我班班风,给每一个孩子创造努力进步的机会。在平时的各个大小竞赛活动中,我都参与其中,为他们加油。成功时给予喝彩肯定,失败时给予安慰鼓励,时刻让他们谨记:风景在路上,重在参与,享受过程。渐渐地,孩子们有了凝聚力与向师性,输了的篮球比赛中,他们会总结方法,反思改进;赢了的足球赛,他们会在侥幸中重新衡量,继续成长;接力赛的三连冠中他們会分享稳操胜券的喜悦……每一个精彩、遗憾、喜悦、不快的场面我都会用心拍摄记录,并分享于班级群中,来见证他们的成长。智力有限,努力无边,丰硕的果实离不开汗水的滋养,当一个个荣誉扑面而来时,一声声竭力呐喊、一次次欢呼雀跃是最好的自我嘉奖。
四、利用图书一角,汲取精神食粮
米粮用以果腹,书籍却能养性。书籍是精神食粮,一切的学习都以阅读为中心。班级中除了张贴的名人名言外,我发动学生每人至少带一本书放在教室专用的一角,并制定爱书规则,确定专门的管理员负责每天的借阅登记,并时刻向大家渗透:你有一本书,只要懂得与他人交换分享,你就会获得花一本书的钱,读N本书的资源共享原则。“利润”的诱惑是巨大的,一本本书籍在孩子们手中传阅,在心中开花,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氛围如果一直这样浓郁,每个人将会获得多么大的一笔“利息”啊!
五、师生共种绿植,构建温馨环境
一抹绿植给人以希冀,更让人在乏困之余神清气爽。每学期开学伊始,我都会让孩子们搜集不同的花种,然后带领他们一起种植,并分组轮流照顾,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班级的美化尽一己之力。有的孩子还会从家里带来一些花卉。在照顾花儿的过程中,有花开时的惊喜,也有花折时的悲伤……他们和花儿一起成长,一起怒放,这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到了花开时节,窗台上、柜角边、讲桌上摆满了品种不一、颜色各异的花卉,教室里立刻浸满了春意。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而沉甸甸的情感。班主任只有用“智慧”来管理班级,才会孕育出一颗颗真、善、美的心灵,培养出一批批好学生,带出一个个好班级。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