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姗华
摘 要: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广泛,其中微课模式也被引用在课堂中辅助老师进行教学。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中把教材中的知识与微课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微课助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研究,并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微课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其中微课模式是被教育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跟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一、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课程中开设美术学科,是为了全方面地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一些学校并不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所以导致部分小学美术老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课堂中,美术老师会按照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遇到一些教材中教学任务,还会让小学生进行一些绘画,但是小学生会对这样的美术课堂感到无趣。所以小学美术老师要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就要积极地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在教学《绕绕涂涂》这一课时,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放松自己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我就在备课时制作了一个关于涂抹颜色的微课视频,让学生看到国外小孩子是怎么展开天性进行色彩游戏的,给他们一个放飞自己的想象力的“助推器”。在课堂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一下色彩以及应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进行色彩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落实于实际。然后我把微课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让他们去看其他同龄的孩子们是如何运用色彩进行涂鸦的,让学生感受一下美术课程的趣味,真正放松自己的状态,发挥出小学生特有的想象力。看完微课视频之后,学生都开始兴高采烈地进行涂画,大胆地进行想象,比我用语言直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更有效果。
二、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把美术知识形象化
美术属于一门艺术类的学科,所以在小学的课程中设置美术学科,就是为了运用美术艺术的知识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模式还没有稳定地形成,所以对于外在的事物还是依靠形象思维和视觉模式进行了解和学习。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美术知识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问题,让小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明白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喜爱并掌握美术这门课程。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前备课时,要深入地研究教材的内容,然后结合微课的教学模式进行资源整合,把教材的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降低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趣的拓印》这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明白什么是拓印,我在课前制作微课视频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在网络中搜集了一些关于拓印的资料视频,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通过视频,清晰、直观地明白拓印的来历和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拓印,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素养。上课过程中,我跟学生讲解拓印是怎么产生并运用的,学生听得很认真,但是没有什么跟我互动的情绪,所以我就把微课的视频给学生播放出来,让他们通过直观地视觉去了解拓印。然后我又让学生模仿视频中的样子,找一些有纹理的东西,比如硬币、树叶等东西,用彩笔涂色进行拓印,并告诉学生最后评比看谁拓印得最好。学生都津津有味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拓印,并且很享受这个动手的过程,这就是微课教学模式运用在课堂的效果。
三、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
美术是艺术类学科,所以美术的教学内容不是死板的,而是生活、活泼、可变的,所以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中就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美术艺术的乐趣,提高美术学科的素养。在教学《我的太阳》绘画创作课时,我不希望学生知识画一个圆圈然后涂上红色告诉我这是太阳,我希望他们能够展开他们想象,勾画出自己脑海中那个与众不同的太阳。于是我就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太阳的照片、作品,也有一些抽象派的作品,目的就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想象空间。小学生看过我给他们播放的微课视频之后,领略了不同画家、不同画法的太阳,都觉得特别的新奇,他们以为太阳就是天上那个样子的,但是在美术的艺术世界中,太阳可以是各种样色甚至是各种形状的,这就是艺术的创造力。通过对不同太阳的了解,小学生绘画出来的太阳都很有创意,色彩斑斓,非常好看。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美术课程中运用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不仅调动起了小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还有效地提高的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培养小学生美术学科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发玉.见微知著 小中见大: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影响及作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张枫.设计“新”、制作“精”、运用“实”:刍议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9-220.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