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大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2019-01-06 13:31:50谭光国陆云阳汤海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32期
关键词:军医大学中药学卫勤

谭光国 宋 凡 冯 甜 陆云阳 李 骅 汤海峰

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中药与天然药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人才的有效途经[1-2]。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是军队卫勤保障的需要,是中药学人才培养从学术型为主到以应用型为主的一次战略调整,是提高部队卫勤保障水平的有效举措。随着军队组织形态的变革和军队院校的调整,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3-4]。如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迫切需要基于军队任职岗位需求,对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审视,积极推进院校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军医大学办学育人水平和层次,为实现强军梦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5]。

1 创新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 军队卫勤保障力量建设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军卫生工作方针是“面向部队,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军参与,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6]。它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军队卫勤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军中医药工作会议指出,搞好军队中药工作是提高我军卫生后勤保障水平的有效举措,是体现人民军队宗旨和性质的重要窗口[7]。然而,军队医疗机构从事中药学专业人才数量有限,无法承担更多卫勤保障任务和中药研究。当前,站在军队卫勤保障改革的新起点上,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军医大学应创新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积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军队中药人才队伍,筑牢中药事业的人才基础。

1.2 专业学位是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010 年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决定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实现中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为主到以应用型为主的一次战略转变。军队三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意见》指出,扩大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数量,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是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新趋势[8]。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增加其专业型研究生的比重,创新其贴近实战的培养模式,可促使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更好地满足军队卫勤保障的需求。

1.3 军队卫生人才结构调整改革的现实要求

军队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岗位主要接收军医大学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将来还将从地方招聘用大量文职人员。在此大形势下,绝大多数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都要面向基层部队分配。因此,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主要面向部队实际岗位任职,而非学术研究岗位。通过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我军基层部队中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才,切实发挥中药在我军卫勤保障中的作用,既是我军人才结构调整改革的现实要求,又是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举措。

2 当前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剖析

2.1 对专业学位教育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研究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研究生方面主要体现在重视学历文凭本身对将来职务晋升的作用,而不注重自身专业岗位任职能力培养,这种思想偏差导致研究生培养缺乏岗位导向,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要,降低了军队用人单位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度[9]。此外,一些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未能切实从岗位任职需求出发,科学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路径,将中药学专业学术学位培养和教育模式稍加调整后用于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现象还存在,教育举措在不同程度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不够[10]。

2.2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特点体现不够

目前,国内多数单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都是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参考,尚未创新建立全国普遍适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11]。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样是参考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更未能切实从军队中药学相关岗位任职需求出发,科学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和课程体系,体现军医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不够。

2.3 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军事特色不够鲜明

军队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地方高校同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其共性,例如某军医大学开设了一批具有实践意义的中药学专业学位课程——新药研究与注册、中药学研究进展、中药临床研用、中药药理学专论等。但是,现阶段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军事特色显著不足,在构建具有军队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中,如何面向部队,突出军事特色,贴近军事应用,把中药学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教学转化为战斗力,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献身军队中药事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必备的核心知识。

2.4 专业学位专业实践环节有待强化提高

专业实践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环节[12]。高质量、充分、贴近卫勤保障任务的中药学专业实践,是军医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军医大学虽然实行了“双导师制”,但是校外军队实践基地培育相对滞后,现阶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基地和少数几家地方医药企业实施实践教学。对于校内实践基地,由于导师都是校内教员,多数缺少军队单位中药行业一线实践工作经历,实践内容多数仍为科研实验,与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相去甚远;而地方医药企业实践基地,更无法符合军事卫勤保障需求的实践目的。

2.5 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体系有待健全

军医大学与大部分地方高校一样,对中药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研究生采取同样的考核体系和标准,局限于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以及项目参与情况。由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培养方式和目标上有所不同,因此,两者的考核指标应该有本质区别。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较学术学位研究生有一年的专业实践环节,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可在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时,实践考核结果的权重却较低,很难让实践考核结果落到实处,核心标准仍然是科研论文发表和项目参与情况。

3 创新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措施

3.1 联合顶层设计,建立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快速响应机制

军医大学应在军委训练管理部统一指导下,在军种教育管理部门和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共同参与下,在明确军队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需求下,以岗位任职实际需要为导向,对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多方深入研讨,厘清梳理岗位需求导向下,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多深”,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新模式,对任职岗位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达成共识,总结形成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文件。同时,建立岗位任职需求变化快速响应机制,根据任职需求,不断完善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由军种所属教育管理部门、军医大学、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每年度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估,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同步更新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并将形成的教育成果用于下一轮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在军队编制体制重大改革、军队卫勤保障使命任务变化和重大战略调整期,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任职发生变革时,军医大学应该在军委训练管理部统一指导下,建立周期更短、响应更快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急反应机制,使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与岗位任职需求变化相适应。

3.2 创新培养模式,形成科学规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在正确、理性认识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面向行业内的军队医疗机构、军队特需药品生产基地、军队药品检验部门等单位开展人才需求调研。针对调研报告,展开论证和分析,迅速组织一批军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教学方法、论文标准以及考核办法的构建工作,明确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和权重指数,形成侧重于应用性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论文标准,提出适应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为指导,开展军事本草研究与开发、以及中药野战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等直接服务保障部队的研究工作,确保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卫勤保障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军队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校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3 完善教学资源,打造军事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完善优质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军医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特点不仅需要反映新知识、新科技、新成果,突出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更需要突出军事特色,服务于部队[13]。因此,应注重基础理论与军队卫勤保障实际应用课程的有机结合,在现有专业必修课新药研究与注册、中药学研究进展、中药临床研用、中药药理学专论等的基础上,针对军队中药学专业学硕士研究生,以军队卫勤保障实际应用为导向,融入军事药学教育特色,增设军事本草概论、军队药材供应保障学、野战救生本草等课程。通过军事本草概论课程强化野战救生本草相关内容的教学[14-15],突出中草药的军事用途和实际应用。通过军队药材供应保障学课程主要完成战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药材保障的计划、筹措、储备、供应、管理等教学内容[16],训练军队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紧急状况下实施精确、高效的中药材保障技能。通过野战救生本草课程使研究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尤其是野战及特殊军事作业环境下,能够及时准确地回避有毒植物,就地采集身边中草药进行自救、互救,提高部队官兵的野外生存能力,减少非战斗性减员[17]。

3.4 创新导师制度,打造业务过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力量

寻求军队医疗机构、军队特需药品生产基地、军队药检部门支持,大力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培养落到实处[18]。中药学专业学位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中药生产、检验、供应、管理等实践经验。首先,军医大学要建立健全导师考评和遴选制度机制,坚持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评聘原则,形成“按需设岗、择优遴选、定期考评、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导师的能力素质[19]。其次,要不断加强军医大学在校导师的实践培训,使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在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谋求新的创新。最后,军医大学应主动与军队中的中药行业相关单位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从实际用人单位聘任一批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的兼职导师。通过这种“校内实践培训-校外兼职招聘”举措[20],形成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的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切实走开军医大学与部队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路子,促进中药学专业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5 改进考核体系,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培育

科学合理地改进具有创新性的、富有活力的考核体系,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军队卫勤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1]。根据军医大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特点,本着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军事卫勤保障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单独设置研究生综合全过程评估考核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实践轮训、实践技能考核评价,该考核体系既突破现有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唯论文、唯课题”评价体系的束缚,又突出实践教育“应用性”“实务性”的特点,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有针对性地培育、挖掘、提升核心能力。

猜你喜欢
军医大学中药学卫勤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我是小小迷彩兵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18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9-28 07:01:04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44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