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9-01-05 20:57张亚微王海泉罗萌萌王娜娜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皮质激素

张亚微,王海泉,2*,尚 颖,程 宽,罗萌萌,王 伟,王娜娜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由许多内分泌腺组成,主要的内分泌腺由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和性腺等。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淋巴液作用于组织器官,发挥其生理功能,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性成熟以及物质代谢等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三大分支系统,分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现针对艾灸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如下总结。

1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甲状腺激素主要由甲状腺产生,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

李文元等[1]通过对肾虚衰老患者分别进行隔药灸脐和隔淀粉灸脐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的影响,发现隔药灸脐法可以改善部分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且优于隔淀粉灸脐法。胡国胜等[2]观察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103例,分为艾灸1组35例,艾灸2组36例,对照组32例。艾灸组采用隔附子饼灸分别用温阳中药粉末、益气温阳和活血化瘀中药粉末,对照组以西药甲状腺片常规治疗。结果:发现艾灸可以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显著降低,且艾灸治疗能够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两组艾灸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张晓瑚等[3]通过艾灸足三里穴并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现艾灸足三里能够降低雄性大鼠的T4水平,适应于甲亢患者。

2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2.1 雌激素

孟晴等[4]通过实验研究保健温和灸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发现保健温和灸和雌激素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均有一定疗效,且艾灸组优于雌激素组。另艾灸作为一种天然疗法,可以从多方面改善骨质疏松症,建议临床可将保健温和灸作为雌激素的替代疗法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王辉等[5]通过关节腔注射联合艾灸疗法治疗绝经后膝骨性关节炎,并观察患者雌激素及骨代谢指标,发现患者雌激素、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雌激素可以增加甲状腺C细胞对钙的敏感性,促进降钙素合成分泌,控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江瑜等[6]将通过临床观察艾灸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平均阴道出血时间、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影响。发现艾灸关元、神阙穴可缩短中期妊娠引产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E2、降低P含量来增加子宫有效收缩,促进胎盘绒毛及蜕膜组织的排出,从而加快子宫内膜修复。张中朝等[7]通过艾灸神阙和双侧足三里的老年人,并检测血浆睾酮、雌二醇含量,发现艾灸升高雌二醇的作用较为明显,而对睾酮水平有影响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周登芳[8]对大鼠进行逆灸发现其子宫E2含量有升高趋势,从而提示艾灸可以提高E2含量。兰晓玉等[9]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艾灸治疗女性绝经后骨量减少30例,取肝俞、脾俞、肾俞温和灸,治疗后雌激素水平、骨密度提高,骨代谢情况明显改善。

2.2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主要是对月经周期的调节,维持女性生理功能。艾灸对该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等相关疾病。

2.2.1 对围绝经期激素水平的调节

何璐等[10]用艾条温和灸双侧三阴交和关元穴,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FSH、LH显著降低,说明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徐天舒等[11]采用针刺补肾益精法,取穴太冲、合谷、气海、关元、太溪、命门、肾俞;肾阳虚证加命门、肾俞温针灸,结果可降低FSH、LH水平、上升E2水平,进一步调节脂代谢异常。赵胤等[12]研究发现,更年期保健灸组E2含量显著升高(P<0.01),LH、FSH含量降低(P<0.01,P<0.05),提示保健灸法能够提高E2含量,降低FSH和LH含量,调节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延缓衰老。徐天舒等[13]以围绝经期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麦粒灸、针刺、雌激素分组治疗,发现麦粒灸同样可以升高大鼠血清E2水平,同时可降低LH、FSH含量,与围绝经期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启荣[14]等对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进行温和灸,发现患者FSH水平、E2含量提高;均说明艾灸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性激素水平。沈洁[15]发现艾灸干预后绝经期前后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明显提高(均P<0.01),艾灸干预后血清AMH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发现艾灸可以有效提高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的生存质量,调节其性激素及血清AMH水平,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延缓卵巢衰老。

2.2.2 对卵巢组织的调节

张彩荣等[16]对雷公藤多苷片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悬灸“关元”及双侧“三阴交”10 min,每日1次,治疗3周并检测相关指标如血清中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激素水平、卵巢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含量及磷酸化水平等,发现模型组卵巢早衰现象改善,血清中E2显著降低(P<0.01),LH、FSH、IL-6、IL-1β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卵巢组织中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艾灸组卵巢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艾灸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LH(P<0.05)、FSH(P<0.01)、IL-6(P<0.01)、IL-1β(P<0.01)含量,增加E2含量(P<0.05),降低卵巢组织磷酸化PI3K、Akt、mTOR的表达水平(P<0.01)。刘伟婷[17]将60例肾阴阳两虚的卵巢早衰患者艾灸神阙穴并分别予补养安坤方、佳蓉片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发现两组患者尿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相对治疗前下降显著,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分析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谢静[18]灸药结合治疗痰湿内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观察疗效,发现治疗后LH,LH/FSH比值,血清T均明显提高。

2.2.3 其 他

张晓星[19]通过隔药灸脐法观察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患者的相关指标,发现隔药灸脐能改善黄体功能不全不孕患者基础体温情况,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促进排卵。林文建[20]天灸对肾阳虚证阳痿模型小鼠可提升其交配率及血清中睾酮含量,使该组小鼠整体表现趋近于正常空白组,且天灸于改善小鼠耐寒及附壁游泳能力结果亦显示天灸疗法的治疗效果;于性激素检测上,天灸可提升腺嘌呤所致肾阳虚小鼠血清睾酮、T3、T4、ACTH,降低雌二醇(E2)的效用,说明天灸确有其温阳益肾的治疗作用。

2.3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李重等[21]通过艾灸关元、合谷、中极等穴位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即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并观察其激素水平、精浆生化指标影响。发现艾灸对ⅢB型前列腺炎有显著调节内分泌功能和改善血流动力等功能,并能减少精子生长发育周期中的凋亡率,对提高精子、精浆质量和妊娠率起重要的作用。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章海凤等[22]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发现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善GR表达,恢复对HPA轴的负反馈作用,从而达到治疗IBS的目的。刘旭光等[23]观察了艾灸疗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多次艾灸治疗后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提高血清中皮质醇(CORT或CS)的含量。赵丽等[24]采用力竭游泳和剥夺睡眠的方法复制慢性疲劳大鼠模型,艾灸足三里、肾俞穴治疗结束后检测对比各组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水平。血浆ACTH、CORT、CRH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艾灸能够调节慢性疲劳大鼠的血浆ACTH、CORT、CRH水平,纠正HPA轴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目的。雷菲等[25]通过采用温和灸大鼠双侧肾俞穴,并观察艾灸对亚急性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皮质酮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发现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P<0.01);胸腺GR表达下降(P<0.05)。提示艾灸能够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的学习能力,提高皮质酮含量,使胸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下降。周海燕等[26]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模型,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检测大鼠足容积,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GC)含量。发现艾灸不仅有抗炎作用,还可以调节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提高血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王凌燕[27]通过隔药饼灸观察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及海马MR、GR表达的影响,发现隔药饼灸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胃肠动力,提高其胃排空率,同时明显上调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GR的表达。

4 讨 论

艾灸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很可能是一个双向良性调节作用。通过上文的文献检索,不难发现,艾灸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双向性的,不仅升高甲状腺素(T4)含量,适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素降低的疾病,还可以降低雄性大鼠的T4水平,适应于甲亢患者,且艾灸治疗能够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也是如此,不仅卵巢早衰可以应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亦可应用。所以,推断艾灸的调节作用很可能是一种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从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中发现,艾灸对激素调节的报道以临床报道为主,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对机制的研究较少,只是停留在疗效的总结。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应当加强对于实验的研究,并且加大对其机制的研究,让艾灸能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艾灸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是整体调节,非单一性、针对性的调节。其中不仅对各种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有效,而且对于人体的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也是疗效确切的。中医自古就讲上医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为此艾灸是否能作为治未病的一种调理方式。笔者认为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艾灸不但有疗效,而且绿色健康,对人体副作用小,应该在临床中积极采用。

综上所述,艾灸多联合中药、西药及其他方式共同治疗疾病,为此我们对艾灸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应夸大其作用,也不可对其忽视,应当加以恰当地运用。

猜你喜欢
下丘脑垂体皮质激素
垂体MRI诊断小儿矮小症的价值观察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糖皮质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兴奋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对结节乳头体核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