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民隐语行话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2019-01-05 04:42吕胜男
中国食用菌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三县隐语谚语

吕胜男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和种植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最早提到“紫芝”可似豆类在地里栽培。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明确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菌菇栽培法。南宋庆元人吴三公通过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人工培植香菇的“砍花法”和“惊蕈法”,成为香菇种植始祖。唐宋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从选材、截材、打穴、植种、排场、出菇、采摘的一整套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菇蕈文化。其中古代菇民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行业性隐语“菇民蓬话”,仅徐起佳在《龙泉县蛟垟村菇民信仰》[1]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历代学者偶有措意,但亦为从民俗学角度进行研究,今试从文化语言学角度为之解读。

1 古代菇民蓬话的属性特点

1.1 秘密性

菇民将种植香菇作为独有的谋生技能,为保传统技艺不外传,菇民集体创造了针对菇场交流的极具秘密性的隐语行话,秘密性是菇民隐语行话的创造初衷,也是其根本属性。其一,该隐语仅用于三县香菇栽培行业,一般不在公开场合使用,除本行业以外的人无从知晓;其二,隐语使用了特殊的构词方式[2],即便外人听见,也无法通晓其意。

1.2 口头性

三县菇民所用的隐语行话与三地的语音、语法大致相同,主要差别是在词汇的表达上。菇场上使用的隐语皆为父子之间代际相传,并有“传媳不传女”的规定,且约定俗成只可口口相传,不得书写记录,以免外流,借以保守菇术的秘密和人身财产安全。

1.3 封闭性

菇民隐语不似通用语,没有固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3]。因其具有特有的使用主体——菇民,故而以当地方言作为隐语原型,通过改变方言词汇构词法等方式产生特定隐语词汇,并掺杂在正常方言话语体系中,使外行业人难辨其意。因隐语只是在菇民这一规定人群中传达特定信息,故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1.4 地域性

菇民隐语行话主要在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之间使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土语, 如老虎称“蒲篓”、鹿麋类动物称“四足”等; 二是地方地貌,因三县多山,隐语中有大量体现其地形地貌的特殊用语; 三是地方民俗,菇民戏的戏文皆使用方言土语,菇民隐语多掺杂其间。

2 古代菇民蓬话的主要内容

2.1 生产用语

2.1.1 栽培技术专业用语

食用菌栽培是古代菇民唯一的谋生技艺,菇民之间使用特殊的隐语行话——“山寮白”来传递种植技术、教授技艺内容,以期生产经验能在同姓族人内得以传承。因而,技术专业用语是菇民隐语中的主要内容,如香蕈称“香佬”、采菇称“言香”、小菇称“香丁”、砍树称“粘树”、砍花称“蟹花”、枫树称“秋叶红”等。

2.1.2 天气用语

浙西南部多山地,三县山地则更为高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这种地理环境和气候最适于香菇等菌类生长。但由于砍花法栽培香菇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甚高,也为了保护香菇发源地的生态平衡,三县菇民仍需长期在中国南部各省份的深山密林中穿梭,天气情况直接影响食用菌栽培的数量和质量,天气用语自然成为了菇民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太阳称“日脑”、天晴称“有呐佬”、天雨称“沙屯姜”、下雪称“拉白”、开霜称“暗凉”等。

2.2 生活用语

虽自古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但三县菇民在生产、生活、信仰、习俗、语言等方面都是一致的。菇民虽分布广泛,且分散性强,但菇民隐语行话在菇民间却是互通互晓,特别在生活语言上保持一致,更让菇民产生一种同宗同族的文化认同感。菇民隐语中的生活用语主要包含了一些人称、物称和日常用语。

2.3 动物称谓

菇民终日作业于深山密林之中,鸟兽毒虫的侵袭成为他们开展生产活动的一大挑战。因对野兽存有畏惧之心,担心对野兽直呼其名会产生召唤效应,文化程度不高的菇民们选择避其名号以求心理安慰。如老鼠、松鼠类动物对菇业生产的危害最大,菇民避其名讳,将老鼠称“落爽”、松鼠称“长久冲”;鸟类危害其次,被称为“生莺”;猛兽对菇民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威胁,菇民称老虎为“蒲篓”、野猪为“野乌背”、熊为“偏脚老”等。

2.4 其他避讳用语

中国古代落后的农业经济生产者大多信奉“天命论”,认为人类世界被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所主宰,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人们总是希望通过祈福获得庇佑以远离灾祸。古代菇民长期奔波于各地深山密林中,生产环境封闭,生活条件艰辛,为免于灾祸,祈得菇业丰收、人安途顺,他们创造了大量避讳用语。一类是因畏惧或抗拒而避讳,如:鬼称“祟”、血称“赤汁”、棺材称“四角”、生病称“生疳”、受伤称“挂彩”、杀称“宽拢”、贼称“捧銃”、被偷窃称“刷去”等;一类是因敬畏或崇拜而避讳,如:菇神称“高登爷”、神仙称“白胡须”、皇帝称“王头”等。

3 古代菇民蓬话在其他语言形式中的体现

菇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利用菇民蓬话创作山歌,是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并通过谚语的形式对食用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加以总结。因此,山歌、谚语等形式成为菇民之间交流信息、“邻里关系和宗族关系”密切,增强凝聚力的重要群体符号[4]。

3.1 隐语行话在菇民山歌中的体现

由龙泉人叶耀庭编写的《菰业备要全书》 ,其中第二章“朽木产菰笙歌”全面系统地收录了古代菇民山歌[5]。菇民将独特的方言土语和巧妙的隐语行话相结合来创作山歌唱词,以独特的歌谣形式口传心授香菇栽植的生产技艺,传递传承质朴淳良的精神风尚,抒写歌咏深沉隽永的生活状态。

譬如在菇民山歌中有如是唱词:“第一踏樯去菰山……第二踏樯出了门……第三踏樯到衢州……”“第三判樯要己山……第四判樯要青山……第五判樯山要高……”“十二做樯要剁匀,或轻或重自探成”“第二守菰要克勤,操衣开樯自小心”等。唱词中的“樯”即是菇民隐语,指可用来栽培香菇的树木。其中“踏樯”意为出门寻找栽培香菇的山场,“判樯”意为根据地形地貌和地方气候判定香菇栽培山场的优劣,“做樯”意为修建菇寮和烘焙香菇的焙间等重要技术,“开樯”是守菇过程的关键环节。

3.2 隐语行话在菇民谚语中的体现

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已有800年的种菇历史,菇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着选树、砍花、惊蕈等栽培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并将这些生产经验、技艺总结用简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口口相传的谚语,这同样是我国古代食用菌在民间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3.2.1 时令气候类谚语

“上寮不过冬至,下寮不过清明。”反映菇民的生产活动规律,“寮”就是菇民确定香菇栽培山场之后,搭建的菇寮住所,又称寮棚。谚语通过菇寮的搭建时间透露了栽培香菇和出菇的最佳时节。

3.2.2 山场选判类谚语

“山场阳,香菇花又重;山场阴,香菇薄又轻。山地光又实,香菇多又密;山地蓬松松,十樯九是空。”该谚语指山地潮湿阴凉,枯叶败草易腐烂成泥,滋养香菇香菇生长;如土地干燥,木叶不易腐烂,地面松蓬,则不利于香菇生长。

3.2.3 树种选择类谚语

“若要高山香菇多,米楮、红栲、檀香、乌枫来当家。若要低山香菇多,杜英、乌楮、楮柴、锥栗来当家。”通过谚语明确了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场适合用来栽培香菇的树种。

3.2.4 “做樯”要求类谚语

“十樯百菇快,百樯千菇难。”是指做樯在质而不在量,强调了对香菇烘焙间的质量管理要求。

3.2.5 砍花技艺类谚语

“一花戴帽十花空,一针戴帽七针无用。”砍花有所谓“忍针”,即斧砍下后斧口两边的树皮随斧陷入木质中或稍微带向其下,这是最理想的砍口。“戴帽”指斧砍后树皮松动或向上翘,这是最坏的砍口,旱天燥裂,雨日过湿,附近砍口的发菌保水都将受到影响。

3.2.6 遮衣要求类谚语

“压樯无一寸,晒樯有一半。”是指过厚的枝叶遮荫,称为“压樯”;遮阴物不足,称为“晒樯”。压樯有碍空气流通,湿度过大,对发菌不利,且易使地表腐变霉烂,直接导致菇木的迅速霉变,香菇全无收成。晒樯很难出菇,但两侧近地表处仍能出菇,收成减半。

3.2.7 “惊樯”把握类谚语

“黄云层叠不见草,求师惊蕈莫怨天。”“黄云”指菇木后期出现的黄色菌丝。香菇栽培经常遇到菌丝发育良好但不出菇的现象,菇民即用斧头和木槌在菇木两侧怕打,催发香菇生长,谓之“惊蕈”。

3.2.8 焙菇技法类谚语

“火面加草灰,香菇好色水;火面不加灰,香菇黑面虎。”是指烘焙菌菇时,炭火表面要撒一层灰,降低火温,以文火烘焙最适宜。

4 结论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折射出时代的文化印记。古代菇民隐语行话承载了菇民群体的生产技艺、民风民貌、信仰崇拜、传统民俗、方言遗存等多维度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群体特定时段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菇民戏也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菇民隐语行话进行研究和开发,有助于保护这一即将被人类文明遗忘的历史文化,在保护其语言资源的同时,增强三县现代菇民的地域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为古代食用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县隐语谚语
西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协作问题研究——以S省三县“童伴计划”为切人点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淳于髡:我的“隐语”你懂吗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隐语
遵义:四大区域发展呈现新亮点
回响在乌蒙大地的深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为昭通市“三县”地震灾区军民巡诊纪实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隐语识歹人
三县联谊 携手推进老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