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教授“大气下陷”论治肺动脉高压经验浅析

2019-01-05 01:1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气短肺动脉活血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进而出现右心室肥厚扩张的恶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导致难治性右心力衰竭[1]。西医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对全因死亡率无明显改善[2],中医药在肺动脉高压治疗方面显示有一定疗效。目前本病主要从泻肺化瘀[3]、补肺活血[4-5]、补肾活血祛痰[6]等方面进行中医治疗。徐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活动后气短,其次为疲劳、乏力、运动耐量减少、晕厥等,其基本病机为大气下陷,提出在病证结合基础上选用升陷汤加味治疗肺动脉高压,较单纯从肺、心论治疗效更佳。

1 大气功能及病理变化

大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7]提出:“谷始入于胃,……,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后世医家多有发挥,明代医家孙一奎认为大气即宗气:“人与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气之流行尔,是气也,居于身中名曰宗气,又曰大气。”[8]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发展大气理论,但其所言大气并非宗气。民国名医张锡纯深考《内经》认为大气即宗气,是“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9]的一种推动心肺功能的原动力,不仅具有“撑持全身,振作精神及心思脑力、官骸动作”作用,且能贯心脉以行气血,走息道以司呼吸,为全身诸气及周身血脉之纲领。近代学者总结宗气的生理功能为7个方面[10]。笔者认为大气即宗气,宗心肺而主燮理,是心与肺、气与血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关键环节。

大气为病有虚有实[11],反映在肺动脉高压主要为因虚而致的心肺功能不全,根据程度分为“宗气不足证”和“大气下陷证”,除一般气虚、气陷症状外,临床可见上焦心肺主呼吸、行气血功能失常。在肺可见动则气喘,外内之气不相接续等症状;在心主要表现为血脉运行不畅,《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云“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出现胸痛、心悸、失眠、发绀等症状,且易因虚致实,产生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2 大气下陷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肺动脉高压既是一个独立疾病,也可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疾病。肺动脉高压本身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活动后气短、乏力,其他症状有胸痛、咯血、眩晕或晕厥、干咳[12],临床表现与张锡纯记载“大气下陷证”之“胸中气短”“有似乎喘”“紫绀”“昏厥”等颇为相似。杨燕等[13]对宗气不足及宗气下陷医案进行分析,结果示宗气为病,主要症状为气短,动则加重、甚则气喘,常见并发症为心肺气血运行不畅诸症。房玉涛等[14]总结《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26则大气下陷证医案,认为其发病年龄偏年轻、病情较重、易误治、死亡率偏高等特点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预后亦极为相似。房玉涛等[15]分析52例肺动脉高压病人中医证型,结果示出现比例最高的为大气下陷证(96.2%)。

人出生之后,脐下元气渐充,息息上达,依赖后天水谷之气和自然界轻清之气滋养,胸中大气充实,“撑持全身,振作精神”,贯心脉以行气血,走息道以司呼吸。大气虚极不能坚守其位而下陷于中下焦,发为“大气下陷证”,大气下陷而失其位,心思脑力失充,外内之气不相接续,故见乏力、动则气喘、精神昏聩。张锡纯描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病程日久或病势较重,“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剧者可见晕厥或危及生命。

3 益气升陷法治疗肺动脉高压

徐浩教授认为肺动脉高压的基本病机为大气下陷,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瘀血、水饮、阳虚、阴虚等兼夹证候。治疗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徐浩教授在病证结合辨证指导下,常以升陷汤加味,益气升陷、活血化瘀治疗肺动脉高压。升陷汤为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证主方,重用黄芪为君药,气虚得此可补,气陷得此可升,张锡纯谓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为肺叶闟辟之原动力)下陷”;并佐滋阴清热知母,制黄芪之温燥;柴胡、升麻、桔梗皆为升药,大气居于胸中,陷于下焦,柴胡禀少阳生发之气引大气自左上升,升麻入阳明引大气自右上升,桔梗载诸药上达胸中,3药同用,助其升发之机,举其下陷之阳,使气复归于正位。原方黄芪与知母比例为2∶1,张锡纯谓“(知母)与黄芪等分并用,即分毫不觉凉热”,根据病人阴阳虚实情况调整比例,徐浩教授遣用黄芪初始剂量一般为30 g,知母10~20 g。若气分虚极可加人参以滋大气之源,山萸肉以敛大气之耗散;少腹下坠作痛、活动后气短较重者加强升提力度,加重升麻用量。张锡纯将宗气理论指导临床推上高峰,但其对宗气论述偏于“司呼吸之枢机”方面,对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论述和应用较少。肺动脉高压大气下陷证常合并血瘀证,证素研究提示血瘀证在本病中普遍存在[16],徐浩教授每于升陷汤中视血瘀程度酌情加活血药物。陈可冀[17]将35种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按作用强度分为破血、活血及和血三类,血瘀重者加三棱、莪术、桃仁等破血类药物破血消瘀;其次可用益母草、三七等活血类药物活血行血,益母草活血利水,尤适用于肺动脉高压伴水肿;血瘀不甚者可用丹参养血和血。病情发展至后期常合并心力衰竭,可见活动后气短加重,动则汗出,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此时应酌加山萸肉收敛固脱,防止元气涣散,张锡纯谓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敛之中兼具条畅之性……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若脾阳不足,湿气内生,可加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水肿者加利水之品如益母草、桑白皮,或合防己茯苓汤、五皮饮。水肿病人水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不归其位,且病人常长期服用利尿药,阴液受损,若见口干、盗汗等阴虚症状,合生脉饮益气养阴。

4 验案举隅

病人,女,78岁,2018年3月20日因“活动后胸闷气短5年,加重伴乏力1月余”入院。病人5年前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1月前因气候变化出现乏力,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23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右心增大,右心室(RV)39 mm,右心房(RA)74×72 mm,左心房(LA)47 mm,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9 mmHg(1 mmHg=0.133 kPa),B型钠尿肽(BNP)1 168 pg/mL。刻下症见:精神倦怠、乏力,平地行走10 m即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压榨感,休息10~30 min可缓解,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畏寒喜暖,动则汗出,纳可,眠差,二便调。脉滑,舌淡暗苔白微黄。治以张锡纯升陷汤加味:生黄芪30 g,知母10 g,升麻10 g,柴胡10 g,桔梗10 g,益母草30 g,三棱10 g,莪术10 g,大腹皮15 g,防己10 g,茯苓30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3月29日(出院前),病人精神好转,活动耐力较前增加,咳嗽,舌脉大致同前,复查超声心动图,RV 36 mm,RA 66×76 mm,LA 45 mm,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2 mmHg,BNP 631.9 pg/mL。上方加黄芩10 g、桑白皮15 g,泻肺利水。14剂,水煎服。三诊(2018-04-16):病人精神佳,胸闷短气好转,可步行20 m,仍自汗、盗汗,脉滑,舌淡暗。上方加党参2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益气养阴。14剂,水煎服。四诊(2018-05-02):病人自觉胸闷乏力明显好转,汗出好转,纳眠可,二便调,脉滑,舌淡暗苔薄白。上方去莪术、黄芩,加肉桂5 g(后下)、山萸肉30 g,补益肾阳,兼收浮火。14剂,水煎服。2018年5月30日随访,病人诉体力可,日常活动基本不受限,活动量大可见胸闷乏力,余无明显不适,复查超声心动图,RV 31mm,RA 62×77 mm,LA 40 mm,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45 mmHg。

按:该病人大气下陷,大气司呼吸功能失调,故动则气喘、乏力、咳嗽;行气血功能失常,故胸闷、心前区压榨感。气血不行,瘀血内生,水液内停,可见脉滑促,舌淡暗苔白微黄。四诊合参,为大气下陷,血瘀水停证。予以升陷汤加味,以达益气升陷、活血利水之功。通过服用此方,病人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症状得以控制,肺动脉收缩压和心力衰竭指标皆有好转,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5 小 结

宗气理论用于心肺疾病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升陷汤用于多种慢性虚衰性疾病[18],但宗气辨证应用尚不普遍,究其原因,宗气是一个较抽象概念,其实质难以明确,且宗气不足、大气下陷与现代中医内科辨证体系相比,较难形成整套治法方药体系。片面追求现代医学模式和方法验证中医理论,易阻碍中医理论实践于临床,淡化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采用病证结合辨证方法,不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清晰认识,对宗气理论应用更加可行。从大气下陷论治肺动脉高压尚属经验总结阶段,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气短肺动脉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