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属于“足疗”范畴,认为“足为精气之根”,对足部进行刺激可治疗身体疾病。如《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隋唐佛教著作《摩诃止观》中载“意守足”之养生法:“常止心于足埏,能治一切病”。20世纪后,足部反射区域治疗作用及中药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进一步阐明体外治疗机制,使足部疗法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近年来,中药足浴疗法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获得专家学者认可,文献报道疗效颇丰。然而中药足浴在广泛应用面临一系列规范化的技术标准问题,需要在临床应用方面加以注意。现归纳整理目前有关中药足浴的文献报道,为今后研究中药足浴疗法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及研究思路。
1.1 辨证选方 《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故现行的足浴用方多在内服用方基础上加减配伍。王芳等[1]报道使用天麻钩藤饮原方[组方:天麻20 g,栀子15 g,黄芩15 g,杜仲15 g,益母草15 g,桑寄生15 g,夜交藤15 g,朱茯神15 g,川牛膝25 g,钩藤(后下)25 g,石决明(先煎)15 g],在卡托普利应用基础上辅助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为77.78%。亦有根据个人经验自拟方沿用,颜春棠[2]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基础上使用桑珍(桑枝15 g,桑叶、红花各10 g,生牡蛎、珍珠母各30 g,川牛膝12 g)足浴辅助治疗50例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病人,与62例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病人比较,总有效率更显著(80.0%与64.5%)。万斌[3]使用自拟足浴方(天麻10 g,钩藤15 g,怀牛膝30 g,杜仲15 g,夏枯草20 g,王不留行20 g)在常规西医药物基础上治疗60例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人,疗效较单纯西药降压显著(总有效率95.0%与81.7%)。在气虚痰瘀及痰湿壅盛证上,邓铁涛足浴方临床研究更客观[4],该方组成:怀牛膝、川芍各30 g,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英、肉桂各10 g,临床治疗120例高血压病病人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其中气虚痰瘀及痰湿壅盛型病人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治疗后2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后续研究报道发现其对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疗效显著[5]。马春[6]报道自拟中药足浴方(生龙骨15 g,莱菔子20 g,枸杞子15 g,夏枯草15 g,川芎10 g,益母草10 g,泽泻10 g)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疗效显著。邱萍[7]使用熄风通络汤辅助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痰瘀阻络证有明显疗效,但缺乏后续报道深入研究。尽管用方报道较多,现行中医诊疗指南中未具体对高血压进行足浴辨证选方及应用指导。
1.2 临床应用进展
1.2.1 单方应用 有学者分析,中药足浴疗法集中药熏蒸和经络效应、中药透皮吸收、足底反射于一体,通过神经反射及体液调节机制,增加大脑皮质抑制过程,从而达到调节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的目的,降低外周小动脉张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8]。现有文献报道称足浴疗法的临床可靠性及实用性,亦有“降压足浴方”(桑枝30 g,桑叶50 g,茺蔚子30 g,胡麻子50 g,明矾20 g)临床应用报道[9]具有降压效果,然而缺乏可靠的药效评价标准。单纯使用足浴干预高血压的研究鲜有报道。
1.2.2 西药基础上辅助应用 西药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辅助降压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文献报道,在常规降压药治疗基础上纳入中药足浴用于血压干预,如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降压方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12 h 1次;氢氯噻嗪每次12.5 mg,每日1次)基础上应用足浴降压方(磁石60 g,夏枯草15 g,桑枝15 g,桑叶15 g,川牛膝30 g,钩藤30 g,茺蔚子15 g)[1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医院足浴方[磁石60 g,天麻、红花、夏枯草、桑叶、吴茱萸、肉桂各10 g,怀牛膝、川芎、钩藤(后下)各30 g][11]等报道,综合中药足浴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降压治疗。
1.2.3 中药内外组合 有研究报道,使用天麻钩藤饮内服加足浴可有效改善偏头痛症状[12],但研究未报道该方案是否存在血压干预功效。相关研究报道,在中药内服基础上应用熏蒸足浴方(川芎100 g,川牛膝100 g,红花100 g,鸡血藤100 g,丹参100 g,独活60 g,桑寄生100 g,桃仁30 g,僵蚕50 g)可显著改善下肢动脉血管病人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ABI)[13],但该研究未涉及血压干预性报道。有研究报道,对45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使用加味生脉饮联合足浴方(川芎30 g,怀牛膝30 g,钩藤10 g,夏枯草15 g,菊花10 g,桑枝15 g,罗布麻叶15 g,天麻10 g,肉桂10 g,茺蔚子15 g,吴茱萸10 g,桑叶15 g),治疗2周后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降低,优于常规降压治疗组[14],以上疗法仍以西医治疗作为基础治疗。
1.2.4 中医外治组合 多种外治法联合应用有文献报道。有研究对轻、中、重度高血压病人使用足浴与足底按摩疗法进行疗效观察,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单纯降压对照组(P<0.05)[15]。另有研究报道,使用穴位(涌泉、曲池穴)贴敷联合足浴方较单一穴位贴敷治疗有效率显著[16];耳穴(三焦穴、肝穴、神门穴、肾穴及心穴)压贴联合中药足浴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降低血压和心率[17];韩小雪等[18]发现穴位(涌泉穴)贴敷联合足浴方(桂枝、艾叶、独活)较单独应用足浴或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失眠病人的睡眠质量。在降压基础上综合应用针刺、足浴、耳穴、药枕辅助降压治疗报道[19],但有违中医外治“简、便、廉、验”之本意,不做推崇。
2.1 治疗时间 足浴的治疗时间可影响血管扩张程度及降压效应。目前,文献报道大致有3种浴足时间:10~15 min[20]、20~30 min、30 min。有研究报道,对足浴前后及足浴过程中的血压变化进行安全性分析,通过时间划线观察发现,足浴时间以20~30 min为宜,足浴降低收缩压效果优于舒张压,病人体质对治疗耐受有一定影响,对阴虚阳亢体质者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或适当缩短治疗时间[21]。胡立芹等[22]报道,收缩压与舒张压在足浴后15 min开始下降,45 min下降明显,且收缩压下降更显著;30 min后心率明显增快,但45 min后呈下降趋势,因此治疗时间控制在30~40 min为宜。对肝火亢盛证高血压病人,邹涛等[23]认为,11:00~13:00属心经流注之时,此时沐足,正顺应子午流注规律,可泻心火以泻肝。对存在血压晨峰效应病人,于涛等[24]推荐于18:00~20:00使用中药〗足浴,晨峰效应降幅(6.4±4.0)/(4.8±2.5)mmHg(1 mmHg=0.133 kPa),优于常规降压治疗(P<0.05)。
2.2 泡足温度 水温可影响足部反射及神经调节反馈,从而影响血管弹性、周围体液及神经内分泌等机制改变,反馈性引起血压改变。常规足浴推荐温度40~45 ℃,邓铁涛足浴方[4]提倡季节性选择足浴温度:夏季38~41 ℃,冬季41~43 ℃。胡燕等[25]推荐治疗方案为:足浴宜在19:00~21:00进行,足浴温度根据病人病情选择36 ℃、38 ℃、40 ℃,足浴液深度应达足踝上20 cm,浸泡时间30 min。
2.3 煎煮方法 药物煎煮对足浴配方药效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文献报道较少关注如何规范煎煮,包括加水/煎取水量、煎煮时间等问题。龚超奇等[11]足浴方药物210 g,经凉水浸泡30 min后,煎汁500 mL,滤渣后加水再煎30 min取500 mL后一同使用。万斌[3]将110 g药物煮30 min,取3 000 mL。李敏等[26]将150 g药物加水4 000 mL煎煮,煮沸后再煎30 min,未述煎取水量。许多文献未具体指出煎煮方法。由于汤剂在煎煮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中药汤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汤剂质量与化学反应类型和结果关系密切[27]。因此,足浴方药的煎煮环节是权衡有效成分及药效关键点。
2.4 护理要点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降压同时,围“足浴”及“降压”期护理对改善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习惯、情志因素及降压预后起到重要作用。治疗期,重视营造舒适的治疗环节,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等情绪;做好血压、心率、日常情况及心理辅导;指导病人进行生活方式、习惯、情绪调整;加强高血压的中医宣教及运动指导[28]。针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急躁易怒特点,医护人员应设法解除病人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依从性。在足浴治疗基础上,通过日常接触及沟通,了解病人焦虑、烦躁原因或感受,利用语言或行为对病人进行暗示,将病人注意力从疾病中转移到其他方面,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焦虑及抑郁[26],改善睡眠质量外部因素等[20]。对不同体质的高血压病人,将中医体质辨识的理论和方法,“治未病”理念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有利于控制血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29]。对病人出院后的血压控制及干预,开展延续性中医护理及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连续随访、互动、指导、病情监控、远程教学及互动等措施,与药物治疗进行有效结合,从源头控制高血压病人的发病因素,提高病人的知晓率、控制率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30-31]。
中药足浴疗法常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对血压的控制及预后有显著的辅助功效。现有文献报道在足浴方药的辨证用药、临床应用方案、规范化操作及综合护理方面均有报道,取得了显著疗效。中药足浴通过足部反射疗法及药物透皮等机制发挥疾病干预疗效,同时具有“简便廉验”特点,临床应用前景可观。中药足浴在规范化选方、煎煮及治疗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未解决,现存文献循证依据不充分,须后续报道提供有力的临床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