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01-05 01:1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脉象脉压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血管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血流减少,出现供血障碍;血管硬化导致血管失去弹性,易于破裂;血管内表皮不稳定易破裂,导致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每年全世界约1 500万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我国每年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300多万人。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尚无有效的特异性药物治疗[1]。有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已有关于CRP、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报道[2]。目前常用表征动脉硬化指标包括:①心-踝血管指数;②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③踝臂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④颈动脉内中膜厚度;⑤脉压;⑥动脉管壁形变量化参数;⑦活化素受体样激酶7;⑧脉搏波传导速度等。脉诊是中医临床独具特色的诊察方法。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可在脉象上反映出来。现梳理有关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相关性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脉诊研究提供思路。

1 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1.1 CRP与心-踝血管指数 CAVI是一项基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开发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王高临等[3]研究表明,CAVI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CAVI倾向于评价整体而非局部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吻合。肖杨等[4]研究表明,CRP与CAVI存在明显正相关,高水平CRP可在血管粥样病变部位沉积,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病理变化。

1.2 CRP与血清ox-LDL 已有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始阶段是由于ox-LDL增加起关键性作用。董红梅等[5]研究发现,血浆ox-LDL和hs-CRP均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且血浆ox-LDL与hs-CRP呈正相关,提示血浆ox-LDL、hs-CRP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相互协同作用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吴爱明等[6]在中医证候、hs-CRP和ox-LDL与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梗死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医证候和血清hs-CRP、ox-LDL变化与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梗死存在一定相关性,中医辨证结合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早期评估和预测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梗死风险有积极意义。越来越多研究表明,CRP和ox-LDL在血管硬化方面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改善ox-LDL、CRP对血管硬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1.3 CRP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 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逐渐增大。王林等[7]探讨baPWV、踝臂指数和hs-CRP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研究发现,高血压组baPWV显著高于高血压前期组,hs-CRP显著降低,baPWV与hs-CRP呈正相关;代燕[8]在非杓型高血压病病人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与baPWV相关性研究显示,hs-CRP与baPWV呈正相关,baPWV可作为血管硬化的有效指标,CRP与baPWV存在相关性,可能是治疗血管硬化的一个新方向。

1.4 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增厚是一种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伤性指标,CIMT增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相关性[9]。CIMT是确定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依据。陈锦凤等[10]研究表明,hs-CRP水平升高与CIMT增厚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正常IMT<1.0 mm,IMT 1.0~1.2 mm为内膜增厚,1.2~1.4 mm为斑块形成,IMT>1.4 mm为颈动脉狭窄。戈惠丽[11]研究发现,CRP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大小、数量有一定的判断价值,可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简化生物化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颈动脉斑块与CRP相关性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和争议。hs-CRP作为一种较敏感、相对稳定和重复检测性较好的炎症反应标记物,能否独立预测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检出风险存在争议[12]。

1.5 CRP与脉压 莫云秋等[13]初步探讨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PPI可反映血管顺应性,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增大血管硬度,血管顺应性降低。王显利等[14]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随着24 h脉压(24 h pulse pressure,24 h PP)、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增加,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且24 h PP、PPI、AASI与血清hs-CRP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表明脉压增大导致炎症反应增加。因此推测,高血压病人血清hs-CRP水平在各动态血压参数与PPI、AASI关系密切,两者共同参与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高血压干预不仅需要控制炎症反应,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还需降低动态脉压相关指数,可能减少高血压病人的靶器官损害。

1.6 CRP与动脉管壁形变量化参数 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心血管壁结构力学与弹性功能的超声新技术,可定量评价动脉弹性功能,从而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江文婷等[15]研究结果发现,应用VVI技术可敏感检测尿毒症病人心肌收缩功能发生节段性减退,舒张功能损害发生于收缩功能损害之前,且hs-CRP升高组病人心肌功能损害程度更严重。李博[16]研究发现颈动脉管壁、斑块(肩部、顶部)最大切向应变率(Smax)与hs-CRP、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T)密切相关,颈动脉VVI技术联合血清hs-CRP、c-TNT水平检测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由于VVI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现有研究样本有限,尚无统一指标可参考,有待进一步探讨完善[17]。

2 对中医脉诊研究的启示

CRP、hs-CRP与CAVI、血清ox-LDL、踝臂指数、CIMT、脉压、脉搏波传导速度等表征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中医脉诊是医生以手指切按病人体表较浅部位动脉搏动,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方法。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中医脉诊常用的寸口诊法可看作是心脏射血引起脉搏波在桡动脉处显现的部位(深浅)、速度(快慢)、振幅(强度)、周期(节律性)和波形(形态)的综合反映。通过监测中医脉象对应的压力脉图获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血管功能状态、血管弹性等信息已有报道。hs-CRP已成为公认的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发生危险性的有效指标,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预后中的作用已达共识。因此今后可开展的研究包括: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已深入,采集脉象波形并进行分析的中医脉象仪已有应用,因此,开展中医脉象客观化参数与hs-CRP的相关性研究;CRP在血管粥样病变部位沉积,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可在脉象指感特征上体现,因此可开展基于CRP的中医脉象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脉象参数、hs-CRP的心血管疾病中动脉粥样硬化预警研究;脉象参数、hs-CRP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等。

猜你喜欢
脉象脉压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脉压异常需要治疗吗?
中医脉诊学习之感悟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高压、低压和压差,哪个更危险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