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倍数成长。有研究报道,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居民死亡率构成40%以上,是居民总死亡的第一原因,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冠心病发病的流行病学指出,其与先天遗传、性别、年龄、地域、季节、饮食习惯和精神压力等密切相关。李时珍曾云:“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中医学五运六气学说即是古代研究天、地、气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之间关系及规律的一门学说。运气学说认为自然气候存在多重周期性规律变动,此规律可经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相合模式进行推演。《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不同运气干支作用于动物、植物的繁衍盛衰有影响而存在一定差异,间接说明人体孕育亦是如此。同时云“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所谓中根也”,即人体胎孕在某些年份出现异常,乃因运气之气化不同造成。鉴于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探讨出生日期五运六气与后天罹患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为冠心病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北京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及安贞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病人,对其进行资料收集,共400例。
1.2 资料处理
1.2.1 出生日期的干支转化 参照万年历,将400例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转换为干支纪年,包括年干支和月干支。月支划分法:以每年立春为年起始点,寅月起于立春至惊蛰前一天,卯月起于惊蛰至清明前一天,辰月起于清明至立夏前一天,巳月起于立夏至芒种前一天,午月起于芒种至小暑前一天,未月起于小暑至立秋前一天,申月起于立秋至白露前一天,酉月起于白露至寒露前一天,戌月起于寒露至立冬前一天,亥月起于立冬至大雪前一天,子月起于大雪至小寒前一天,丑月起于小寒至立春前一天[2]。
1.2.2 出生日期的五运分类 根据十天年干,划分五运,即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戊癸-火运、丁壬-木运。阳干的甲、丙、戊、庚、壬为岁运太过之年;阴干的乙、丁、己、辛、癸为岁运不及之年[2]。
1.2.3 出生日期的六气分类 根据十二年支划分六气,包括主气和客气。主气划分方法:从立春开始,立春至清明为初之气—厥阴风木;清明至芒种为二之气—少阴君火;芒种至立秋为三之气—少阳相火;立秋至寒露为四之气—太阴湿土;寒露至大雪为五之气—阳明燥金;大雪至立春为终之气—太阳寒水。客气划分方法:年支为寅申年,其初之气客气为少阴,二之气客气为太阴,三之气客气为少阳,四之气客气为阳明,五之气客气为太阳,终之气客气为厥阴。年支为卯酉年,其初之气客气为太阴,二之气客气为少阳,三之气客气为阳明,四之气客气为太阳,五之气客气为厥阴,终之气客气为少阴。年支为辰戌年,其初之气客气为少阳,二之气客气为阳明,三之气客气为太阳,四之气客气为厥阴,五之气客气为少阴,终之气客气为太阴。年支为己亥年,其初之气客气为阳明,二之气客气为太阳,三之气客气为厥阴,四之气客气为少阴,五之气客气为太阴,终之气客气为少阳。年支为子午年,其初之气客气为太阳,二之气客气为厥阴,三之气客气为少阴,四之气客气为太阴,五之气客气为少阳,终之气客气为阳明。年支为丑未年,其初之气客气为厥阴,二之气客气为少阴,三之气客气为太阴,四之气客气为少阳,五之气客气为阳明,终之气客气为太阳[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以百分比表示,观察冠心病病人不同干支岁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时段出生的运气分布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五运分布
2.1.1 年干支分布 结果发现,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天干年份人数分布为:壬年>丙年>戊年、庚年>己年、癸年>甲年>乙年>丁年>辛年。以壬年人数最多,辛年最少,见图1。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地支年份人数分布为:寅>辰>亥>卯、申、戌>丑>子>巳>午>酉>未。以寅年最多,未年最少,见图2。冠心病病人出生于不同天干、地支年份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4,0.067)。
图1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年干分布
图2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地支分布
2.1.2 岁运分布 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岁运年份人数分布为:木运年、火运年>土运年>金运年>水运年。其中,木运与火运年出生人数最多,水运年最少,但冠心病病人出生于不同岁运年份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4),见图3。
图3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岁运分布
2.1.3 月干支分布 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天干月份的人数分布为:壬月>甲月>丁月、庚月>丙月>乙月、戊月>癸月>己月>辛月。以壬月人数最多,辛月人数最少,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天干月份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4),见图4。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地支月份人数分布为:卯月>戌月>寅月、辰月>丑月、午月>子月>酉月>申月>亥月>未月>巳月。以卯月(惊蛰至清明前一天)人数最多人,巳月(立夏至芒种前一天)人数最少,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见图5。
图4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月干分布
图5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月支分布
2.2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的六气分布
2.2.1 主气、客气分布 结果发现,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主气时段的人数分布:初之气(厥阴风木)>五之气(阳明燥金)>二之气(少阴君火)>终之气(太阳寒水)>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其中初之气(厥阴风木)人数最多,四之气(太阴湿土)人数最少。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客气时段的人数分布为:五之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太阳寒水)>四之气(太阴湿土)>二之气(少阴君火)>初之气(厥阴风木)>三之气(少阳相火),以五之气(阳明燥金)人数最多,三之气(少阳相火)人数最少。冠心病病人出生于不同主气、客气时段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见表1。
表1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主气、客气分布例(%)
六气各主气发病各客气发病厥阴风木81(20.25)66(16.50)少阴君火67(18.75)67(16.75)太阴湿土56(14.00)68(17.00)少阳相火60(15.00)57(14.25)阳明燥金75(18.75)72(18.00)太阳寒水61(15.25)70(17.50)χ2值8.3762.436P0.1370.786
2.2.2 司天、在泉分布 冠心病病人出生不同司天、在泉年份的人数分布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年份出生人数最多,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年份出生人数最少。冠心病病人出生于不同司天、在泉年份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见表2。
表2 冠心病病人出生日期司天、在泉分布 例(%)
本研究共纳入400例冠心病病人的病例资料,探讨每例病人出生日期的干支、岁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等各个运气因素分布差异。结果发现,易罹患冠心病人群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年干为壬,年支为寅,岁运为木运、火运,月干为壬,月支为卯(包含惊蛰、春分2个节气),主气为初之气厥阴风木,客气为五之气阳明燥金,司天为少阳相火,在泉为厥阴风木。
上述五运、六气分布差异中,月支、司天、在泉的不同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季节角度观察,冠心病病人的出生日期多分布在初之气、五之气(冬春季节),并集中在月支卯月(惊蛰至清明前一日),涉及3~4月份(春季),冠心病病人出生在巳月患病率最少。本研究结果与Regina等[3]发表的一篇“出生月份与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一致,结果显示,3月份出生易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心力衰竭,4月份出生则易患冠心病,这两个月份出生相较其他月份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本研究分别从中西医角度予以解释研究结果,西医学角度考虑母体在孕期经过一个冬季,由于日照不足,母体缺乏维生素D,机体营养不足并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和春季气温乍暖还寒,温差变化大之下,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胎盘传递至胎儿,引起心血管及血压调节变化,造成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可能性增加。
中医角度:卯月为二月,值惊蛰、春分之际,《尔雅释天》曰:“二月为如”,类比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尔雅义疏》)。此时太阳直射点于春分后进入北半球,此后白天时间渐长,夜里时间渐短。“天人相应”交感,天象之阳渐壮盛,人体阳气逐渐壮大。原本冬三月潜藏于人体内阳气渐向上向外升发,相较于体内阳气自然减少。将母体与胎儿视为一体,因胎儿体内阳气向外升发,母体在此时生产,出生的胎儿素体相对阳气较虚,出现心气虚及日后发生胸痹心痛可能性增加。既往研究应用五运六气分析北京地区冠心病病人的发病趋势,显示冠心病病人发病集中初之气、五之气和终之气(冬春季)[4]。然而,出现冠心病发病周期与出生时五运六气周期吻合的关系,与运气学说中蕴含周期思想相关[5]。由此表明,运气节律可能于先天孕化之际存在人体,且其后天发病亦呈现周期性特点。
从司天在泉角度来看,冠心病病人出生时间属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人数最多,《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少阳司天,火气下临……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天气正,地气扰,木火之化,火盛则寒水来复(《类经六十年运气病治之纪》),水寒来胜则心火受邪,出现心痛等病症。本研究调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人数占总人数的70%,有学者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出生时的运气特点,其结果岁气为火风(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人数最多[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故考虑因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人数较多,导致冠心病病人出生时先天运气与肝木相关的倾向性。
胎儿在母体孕育过程中,天地气化通过母体作用于胚胎,造成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脏腑强弱特点,出生后表现为不同体质及发病类型的倾向性。《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指出五运太过与不及变化对后天影响,本运所主之脏气太过则自病;气不足,所主之脏随之而虚[7]。本研究岁运以木运及火运为主,其与后天罹患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位在心、肝相符合。本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五运六气对应五行,亦以木、火比例最多。
中医运气学说认为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具有通应性,人处在自然界天地之间,随时受天地之气影响,运气对人体影响从胚胎受孕形成已开始,亦是运气对人体先天作用。人体早期发育机制,尽管受基因影响,环境因素如食物、温度、光照、病毒和其他传染病均存在季节性变化,本研究初步认为六气(季节月支、司天在泉)产生的变化与孕期胎儿的相关性相对较大。但由于条件限制,收集病例时间较集中,对五运六气其他因素分析不全面,今后应进行多中心研究,增大样本量,并分析多重因素对出生时运的影响,进而分析出生日期运气与发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