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学校不再只单单注重语、数、外等重点学科的教学,还加强了对美术、体育、音乐等素质课堂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综合素养的提升,当前我国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是美育工作的开展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美术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所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何提高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策略
美术作为空间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所以具有直观性,这比起数理化、语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并且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术,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術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开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美术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初中美术教学必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常见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阶段,初中的美术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可是,由于传统的升学理念,初中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可是还没有实现美术课程的最大化关注,并且应用着不同的教学技术,使得理想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同时,存在着形式化的教学评价,直接关系到培养美术素养方面,导致初中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没有积极性。这一系列的不足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活动顺畅进行。就现阶段的美术教学现状和不足而言,初中的美术教学当中需要严格关注教学效率和目标管理,采取与时代同步的美术教学方式,才可以将初中美术的教学效率提升,从而将美术教学质量提升。
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分析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在美术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染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音画交融》一课中,通过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演唱《茉莉花》的视频,使学生再次感受东方激情,震撼世界的画面,就势让学生表达对色彩的感受,这时学生们反应强烈,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能展开互动联想,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染力。
2.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3.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习美术有很多课需要走出教室,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认真的观察才行,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去抒发。如七年级在上画向日葵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运用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当我把学生带到校外,他们欢呼雀跃,高兴的选择一处风景开始创作,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再观察他们的作品,比平时在教室里画的要仔细得多,形象得多。
4.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中国刺绣历史、唐三彩、中华陶俑、中国画笔墨情趣等,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便于他们认识、理解、接受、领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5.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初中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直接关乎能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只有对美术这一科目有了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对美术科目进行深入地学习,进而能够将美术学好。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是童年向青年期的过渡,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是自尊心比较强,十分重视别人多自己的看法,多数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活泼爱动,学习兴趣比较强,对新事物的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结束语:
美术作为一门用途非常广泛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或多或少地有一定联系,并且美术自身的弹性很强,教师可以尝试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学习美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针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需要逐渐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增强美术等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想要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得到满足,以及满足其审美能力,现代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关注教学理论的应用和教学方式。通过较为针对性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得到调动,力求让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调动起来,从而将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霞.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
[2]段徐慧.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2(22).
[3]卫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5).
[4]崔彦彬.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