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良好的规则意识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9-01-03 19:43葛春晖
报刊精萃 2019年1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

葛春晖

摘要: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幼儿时期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规则意识的萌发和培养的重要阶段,在当今幼教思潮的改革当中,幼儿园规则意识培养的尺码更为重要。所谓规则,就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规则的建立不仅是幼儿集体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情绪,形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对促进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的能力起提高的作用。

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发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一、幼儿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有个别幼儿集体活动时随便离开自己的小椅子,去区角,我喊住了他们,可他们还不以为然。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集体活动中随便离开自己小椅子不仅对自己不利,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幼儿。

二、自我控制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 、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我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活动前提出规则

只有把要求提在活动前,孩子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玩沙,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玩的过程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有的把沙撒了别人一头一身,有的踩到别人的作品,还有的不小心沙子进了鞋子……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却会有孩子因此受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与幼儿讨论,共同形成活动规则:在玩“小司机”游戏时,如果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在玩角色游戏“医院”时,病人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就无法看病。在组织集体教育活动中,如果幼儿不注意听或做小动作,就会影响到别人和自已,通过类似的实例让幼儿了解规则的重要意义。

二、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生争吵,往往是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游戏规则,各自都按自己的想法做,意见不致有时还因此争斗。当孩子们出现矛盾不能自行解决时,老师介入慢慢引导,帮助他们达成一定的游戏规则,这样游戏就可以在規则的约束下有序地进行了,孩子们也从中增强了规则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观念。再次,学习一些自律规则,如: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应尽力做到等等。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步步引导,使之逐步完善,逐步到位。

三、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

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让规则深入幼儿心里。对待发生较平繁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还可以使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的“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已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已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大声暄哗,收玩具时摆放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等,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行为习惯。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则,并认真执行,把这种执行作为自身的需要,从以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定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时必须收放得当。

四、以幼儿为主体,建立榜样作用

很多时候,幼儿自身的榜样作用比任何言语都有力,特别是长期违反规则的小朋友们,有时候千万句说教,不如鼓励他们给其他小朋友做榜样。如:一大班幼儿,集体活动和区角游戏活动时总是喜欢找其他小朋友说话,影响其他小朋友,多次谈话未果,决定换种方式,在活动时,请这位小朋友做为小值日生,给大家做榜样,同时找一找破坏规则的小朋友。多次尝试后,发现这个榜样作用法非常有效,这位小朋友不仅不再影响其他小朋友,同时还督促着另外的小朋友们。

在长时间的尝试后,教师要持之以恒,使规则内化为习惯规则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抓不懈,日积月累,才能使规则意识得到巩固,逐渐使规则内化为幼儿的习惯。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的和要求的合理性。我们要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用点点滴滴的关爱让他们慢慢的接纳和信任,让“爱”成为情感互动的润滑剂,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满足和尊重,在爱的氛围里学习幼儿园的多种规则,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并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可在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播放音乐,让孩子在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产生愉悦、饱满的情趣,并逐步知道听到某一乐曲,就明白该干什么。

同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我们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如定期举行家长会、开展家园开放日、家长园地、班级网站等信息资源提供学习资料,个别交谈等,让家长懂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方法,从而家园一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1.孙晓鹏 《表扬之后 》  《早期教育》2015.04期 P27

[2]2.刘思源 《孩子给我新能量》 《早期教育》2015.04期  P26

[3]3.陈爱华 《从根上帮,在本上带》 《早期教育》2015.06 P30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培养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