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霖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013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至全国教师慰问信中强调, “教师是立教之本、 兴教之源”, 教师要“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2016年12月, 习总书记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再次指出: 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1]379-380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亦有言:“做导师的人, 自己便应当具有良好的修养。”[2]119由此可见, 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即为应有良好师德修养, 其为培养高尚的师德应所进行的自我锻炼、 自我教育、 自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在中国几千年教育史上, 许多教育家十分珍视师德修养的培育, 并以“师范端庄、 学明德尊”成为践行师德之楷模。 进入新时代, 作为国家智识阶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 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亦为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引导者, 其师德修养为全社会共同关注。 然毋庸讳言, 当下“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凸现的一些问题及困境, 不仅对其全面发展产生滞碍并阻滞教师群体的综合发展, 进而对大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阙失正确引领, 最终影响高校教风和学风的总体建设水平。 既如此, 强化及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已迫在眉睫, 并应于教育教学行动中, 一以贯之。
2015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其中指出, 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 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 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注]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2015年1月19 日,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然毋庸讳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推力下, 国际社会出现的某些负面思潮已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产生了一定影响, 并在师德修养方面显现不可掩蔽之问题。
与专业课教师不同, 高校“思政课”教师首要的职业道德, 即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 要使学生相信, 教师必先自信; 实难想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的教师, 是否能培育出合格的国家接班人。 当前少数“思政课”教师对坚定信仰有不同看法, 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过时, 学习与否意义不彰; 认为其仅是一种流派, 可欣赏和了解, 但不一定要系统学习; 或学习中, 只关注理论的片言只语, 而漠视时代背景分析、 发展过程把握、 学习方法掌握等; 甚至有人以为, 教师不应过多关涉政治。 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04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 上海、 福建、 湖南、 辽宁和陕西等六省(市)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调查, 有41.6%的教师和41.8%的学生认为, 公共理论课教师对教科书中的观点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认为完全相信书中观点的比例仅为17.0%和24.2%。[3]从而, 一些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多为走马观花, 缺乏本质理解, 由此理论功底肤浅, 导致教学中对学生引导的底气不足, 不能做到以理服人, 进而使学生对其产生反感。 与此同时, 少数教师缺乏潜心研习马列著作的毅力, 科研上出现浮躁、 浮夸、 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现象, 剽窃、 抄袭、 照搬成果的学术腐败现象亦有出现。 由此可见, 在教学与科研中显现的这些问题, 均与授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坚定紧密相关, 凸显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
师生关系的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高校师德水平。 然而在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中, 已长期形成“教师拉车, 学生坐车, 教师拉到哪儿, 学生就坐到哪儿”的机械式教学方法, 由此显现“思政课程”的“结构是一种传统型, 其中蕴含的权力结构是‘等级制’的, 师生关系是支配与服从关系”[4]148。 因而, 在师生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 如师生间交往方式单一, 交往双方主动性较弱; 交往内容和深度囿限, 多为课程学习交流, 缺少生活、 情感和思想的沟通; 交往时间和机会缺乏, 除课堂外, 参与共同活动或其他交往更少。 另外, 个别教师以发挥大学生主动性为由, 疏于管理、 放任自流。 对课堂上不良行为, 如旷课、 迟到、 早退、 睡觉、 谈恋爱、 看其他书籍等现象充耳不闻, 对课外的学生违纪现象视而不见; 漠视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等。 从而, 不仅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相悖, 还导致彼此关系的日渐隔离。 如2004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招生黑金、 2004年河海大学讲师考博、 2005年清华大学博士退学、 2005年九江学院学生骚乱、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杨帆门”、 2014年厦门大学“导师性侵”、 2018年中山大学“教师骚扰”等一系列事件, 即是师德修养匮乏之显例。 究其原因, 上述师德修养匮乏的事件背后, 无不显现出阙失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
古代思想家黄宗羲曾于《续师说》曰:“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而不能解, 则非师矣。” 近代教育家徐特立亦把“经师”看作是“教师的人格”之一。[5]204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影响下, 一些“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产生转变, 表现为价值标准注重实用、 价值行为趋于功利, 并缺乏职业认同感, 精神上不能悦纳自身, 甚而怀疑工作意义。 具体言之, 某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将教学仅视为谋生手段甚至副业, 却于社会兼职上付出过多精力。 由此在课程教育教学中投入精力少, 缺乏对教育内容、 教学效果的研讨, 不认真备课, 不更新知识, 甚至连教案及讲稿也不编制; 授课敷衍马虎, 对教材不钻研, 对教法不研究, 漠视学生需求, 不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 与此同时, “思政课”教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均离不开教师语言, 其作为教学专业能力, 是实现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即“言语是有所作为的, 它除有指事——叙述、 描写、 传授经验的功能之外, 还可以行事、 示言外之力; 成事、 收言后之果。 由此, 语言的运用, 不可不慎之又慎”[6]198。 然而, 时下部分课程教师因阙失理论功底和学术支撑, 讲述概念和畛域时混沌颟顸, 并阙失对现实思潮的有力回应; 同时没有把课程的前沿动态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导致教师语言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和感染力, 出现照本宣科、 言之无物、 阐释无力及“简单否定、 骄狂傲慢、 境界不高”等教师忌语。 进而, 学生逐渐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教师的尊重, 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儒学开创者孔子曾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7]136由是, 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 教育对象有极强的向师性。 然而, 受时下社会某些负面因素的侵袭, 一些“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出现淡化倾向, 师表意识淡薄, 对党的教育事业缺乏主人翁精神, 对担负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 甚而出现意志薄弱、 服务精神不足等相关现象。 即有“少数教师为赢得学生好评, 不惜牺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 思想性, 大讲逸闻趣事, 迎合学生的感官享受, 甚至借某些消极的社会现象大发牢骚来吸引学生眼球, 有的则大肆渲染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时髦流派和思潮, 回避、 淡化甚至掩盖思政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 淡化、 回避课程对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塑造作用,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迷失了自己的功能定位”[8]。 例如, 一些教师表现为在课程教学中纪律观念差, 上课迟到早退, 任意调课。 另一些则“重言传轻身教”, 对学生说教时, 却不能身体力行。 如仪表不够得体、 庄重, 或标新立异, 或奇装异服; 且举止阙失文明, 在课中随意接手机或在课外存在言语粗鄙、 缺乏公德等现象。 一些高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政课”教师重科研、 轻思想的现象。 由此导致教师较少参加师德教育活动, 从而师表意识淡薄、 责任感不强, 进而影响其人格之完善, 亦为阻滞其师德修养发展的成因之一。
具如上述, 时下“思政课”教师师德凸现的问题虽非主流, 然其对教师自身及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却不容漠视。 即如阙失对师德修养的塑造与完善, 无论是对作为“园丁”的教师抑或是“向师性”极强的学生而言, 所呈现的弊端已不胜枚举。 因而, 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修正及提升, 刻不容缓, 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教学中无法避循且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2004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即师德素质不仅决定教师的职业态度和理想, “而且决定他以何等的内驱力去履行自身职业责任、 提高职业技能、 遵守职业纪律、 完成职业使命和目标”[9]。 推而言之, 作为“思政课”教师职业态度、 职业使命及道德塑成的关键表征——师德修养, 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提升其师德修养的根本策略, 即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政治信念。
其一, 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曾言:“不能没有马克思, 没有马克思, 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 没有马克思的遗产, 也就没有将来。”[10]21至2008年,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宣讲者,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思想上坚信马克思主义, 在业务上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 特点, 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注]《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008年9月25 日,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380.html.。 正如教育部前副部长李卫红认为, “要认真抓好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 真懂、 真信、 真用问题, 真正让懂马列信马列的、 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来教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而, 思政课教师应发挥知识、 思维、 能力优势, “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掌握原理的内容和时代意义, 以此来指导自身的师德修养和道德实践”[11]204; 并应意识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用学到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12]89。 既如此, 只有具有无比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决拥护党和国家路线、 方针、 政策的思政课教师, 才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只有具有高远职业理想、 忠于职守并正确对待现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现象的教师, 才能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其二, 坚定政治信念。 2007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最生动、 最具体、 最深远的教育。 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从而, 基于“思政课程”的特质性, “坚定的理想信念, 扎实的理论素养, 深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加之具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风范, 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3]55。 易言之, “思政课”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者, 他和学生的交往是有目的的, 就是试图改变学生的身心结构, 超其预期的方向发展”[14]264。 譬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是一种及其复杂、 细致的精神生产, 它主要是以教育者自身身心素质为工具, 以自己的思想、 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 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思想、 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15]107。 由此, “思政课”教师应坚定政治信念、 不能萧然物外, 要始终牢记以探究、 辨明和传播真理为己任, 应“从更高的层面, 从一种‘大课程’的‘大德育’观念的视角来透视“思政课程”教学的问题”[16]279; 并明确其“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人, 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5]295。 推广其意, 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是“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重点。
概而言之, 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政治信念是提升其师德修养的根本策略, 并由此教育自身知责任、 明责任、 负责任, 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而铢积寸累。
2005年,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无论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还是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 都应当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以此推之,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已为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核心策略。
首先, 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理念——尊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17]22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即建立在对学生需求的了解、 理解和尊重之上, 而不是漠视受教育者主体的需要, 由此才能获取学生内在的动力支持和有效的精神保证。 即在“思政课”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性,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鼓励其解放思想、 敢于质疑, 积极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其开放的、 向上的、 有活力的精神状态[18]62; 并“应在言语态度上尊重学生……在同学生的言语交际中, 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角色权势, 实行角色调整, 对学生平等以待, 充分尊重他们, 根据各种年龄层次上的学生特点构建话语”[19]191。 与此同时, “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有新拓展, 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形式要有新变化,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选择性和多样性; 手段要有新发展, 切实把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学校教学、 科研、 学科建设中一以贯之。 随着课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 是把大学生作为情感丰富、 感受易变、 渴望尊重、 理解、 交流的青春生命体”, 进而师生在“两个教学主体的互动过程中, 学生不断得到改造、 提升与发展, 教师不断得到充实、 丰富和提高, 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 互动的活动统一体中”[20]。
其次, 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要求——关爱。 “教师是教育的现实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现实客体……但学生又是潜在的主体, 教育的作用就是把这个潜在的主体变成现实的主体。”[21]264如在“思政课”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对教师的作用和功能进行选择; 对教师传递的课程理论进行溶解, 并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加以会通, 进而持续创造与发展。 “思政课”教师应扮演好“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问题解决的顾问”的角色, 即“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22]108。 在交流过程中, “思政课”教师要淡化说教者和批判者的角色, 肯定和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身看法和体验, 对其创新思维给予高度评价, 使其增强自信, 释放创造的火花; 由此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个性发展的独特需求, 通过“传授给学生新颖的、 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 从而成长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尊严的、 有教养的、 独立自由且身心健全的国民”[23]139。 因此, 教师只有以教育对象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体, 来确定教学的逻辑性和体系性, 才能够真正增强“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效用性; 才能够发挥课程“个体享用功能, 即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 愿望, 从中体验满足、 快乐、 幸福, 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24]213。 推广其意, 思政课教师应以教育对象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体, 来确定教学的逻辑性和体系性, 真正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效用性; 从关心学生的学业和日常活动入手, 对其心理健康和道德趋势多加关注; 通过牢牢把握和充分认识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环节和规律性, 积极发挥“思政课程”的个体享用功能, 进而让学生在实际需求和实现愿望中体验满足, 由此沿健康方向循是以进。
一言蔽之, “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教育人本观念”和“学生主体观念”,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懂得尊重并付出关爱, 工作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提升师德修养。
中国古代《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25]6因而, 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强化路径, 即为加强学习观念和提升语言能力。
其一, 加强学习观念。 早于17世纪,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言:“教师职业本身, 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 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26]84日本心理学家恩田彰亦认为, 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 应具有强烈求知欲、 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27]100因而, 在信息膨胀的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既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 亦要树立“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以及“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 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28]633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如可通过拓宽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培育思想宣传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通过听课、 请教、 研讨、 提高学历层次等多种途径来强化知识能力、 理论水平和师德修养。 即如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人民, 必须自己先受教育。 要给人民以营养, 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29]211具而言之, 一位有较高层次师德修养的“思政课”教师, “所知道的东西, 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 二十倍, 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 且洞悉“课程最新的发现, 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新取得的成果”; 即其“为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 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 且“永远也不会说, 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30]79-80。 即在“思政课”教学中, 教师应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 传授和指导, 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并依据学生接受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不断矫正教学方法、 更新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向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 在探索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改进课堂教学环节中, 学习学生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要求自身不断学习; 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 突破“尝试式”和“因循式”教学的藩篱, 最终达到“策略式”教学水平, 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风范。
其二, 提升语言能力。 近代教育家巴赫金曾言:“话语永远都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 即“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与科学, 还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 最牢固地掌握”[31]3。 由见, 语言能力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而言, 尤为关键。 即(1)教师语言应体现政治性和哲理性。 即语言应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要求, 能利用讲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 表达社会主义情感, 在符合大学生思维范式基础上, 引起思想狂澜。 且教师语言要依据课程目标将抽象理论哲理化, 因为“抽象的理论,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 才能够让学生在应有的层次上准确地理解和运用”[4]47。 (2)教师语言应表现准确性和启发性。 因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的表述清晰有明显相关性, 从而在教师语言上应尽量做到观点明确、 语意清晰、 遣词得当、 阐发得体; 分析鞭辟入里, 表达深刻独到, 概括凝练准确。 同时, 与教学进程配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如激发兴趣的导语, 指点思想的提示, 诱导深思的提问, 点破机关的妙语, 揭示底蕴的总结, 旨在相机诱导而非全盘授予, 通过激起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独立思考, 提升其辨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3)教师语言应展现形象性和幽默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言:“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和各种表达方式。”[32]79因而, 教师应以风雅隽永的语言, 将思政教学勾勒成鲜明形象, 使深奥的道德形象化, 通过转换德育叙事话语、 挖掘德育叙事资源、 丰富德育叙事体验等方式, 启迪心灵、 陶冶情操。 简言之, “思政课”教师应风趣机智、 讲究措词, 借助修辞手法来诠释、 通过旁征博引来讲解, 不仅可以声传情、 以音动心, 更使得学生在轻松悦纳心境中, 为其魅力所征引, 从而使课程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度、 饶有趣味的良性之态。
所以然者, “思政课”教师只有加强学习观念, 并在教师语言上将抽象寓于具体、 晦涩寓于生动、 概念寓于形象、 理性寓于情感, 才能强化课程实效, 进而提升师德修养。
近代教育家杨昌济认为:“教育者之行为若不违其言, 其影响于被教育者必其大。”[33]153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亦指出: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 为人师表, 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推广其意, 砥砺个体品质和垂范自身师表, 是提升其师德修养的保障路径。
首先,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砥砺仪容和仪态。 一是仪容须情绪稳定、 情感充沛。 当前,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 科研和家庭压力与日俱增, 不顾场合发泄, 会直接影响形象。 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教师在学生面前闷闷不乐, 发脾气, 大肆叫嚣, 是绝对不容许的”。 即“一个人倘若不拥有教好学生的良好道德教育的愿望与热情, 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的”[34]28。 因而, “思政课”教师应把个人忧愤远离课堂之外, 学会调控情绪、 保持心境稳定, 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低、 课堂气氛活跃与否, 均与教师情绪呈同向变化。 具言之, 教师在教学中要虚怀若谷、 气量宽宏、 容人容事; 有进取心而不脱离实际, 有干劲而杜急功近利; 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 大度豁达、 理智谦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 并且, 教师在教学中应情感充沛、 甘之如饴,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使其思想深受熏陶、 情感充分涌流, 笃学明志。 二是仪态应表率行为、 举止得体。 《韩诗外传》曰:“智如源泉, 行可以为仪表者, 人之师也。” 由此,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先从基本行为着手, 借鉴古代君子“坐如钟、 站如松、 行如风”举止, 修省躬行, 保持座时要轻松, 上身保持直立; 站时收腹, 给人以挺立的感觉; 行时稳健迈步、 精力充沛; 切忌坐时跷腿、 晃动, 站时躬背、 抱臂, 走时歪斜、 低首等。 如此行为则有失大雅, 更难“以身立教”。 即教师应砥砺品质、 提升修养, 在言传身教中强化对学生的“迁移”与感化作用。
其次, 教师在社会实践中应践行公德和礼仪。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他应察觉到, 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35]41可以确定的是, 社会实践比教育实践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而“思政课”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教书育人、 严于律己; 一旦走出校门, 也应举止文明、 能为人师, 在践行社会公德的实践中完善师德形象、 提升师德水平。 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 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 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固定要求时, 他才能说是有德的。”[36]107既如此, “思政课”教师应用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言行, 将师德修养在社会实践履行公德中展现出来, 并由此成为自身固有的行为习惯、 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从而达到“德”之境界。 教师在社会实践中, 应讲究“礼道”。 即其在公共生活场所、 在与教学对象、 同事及他人相处中, 均要以社会公德来规范, 尊重他人、 以礼相待; 注重礼的涵养, 待人接物讲礼仪, 言行举止讲礼貌, 人之间讲礼让, 从而达到“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师道贵表, 以身作则”的境界。 可以确定, “教师如果品格高尚、 思想水平高, 人们就乐于相信他, 相反人们就不相信他讲的道理”[37]72。 由是, “思政课”教师应砥砺个体品质和垂范自身师表, 以求表里山河, 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实践中, 不断提升师德修养。
综上所述,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11]251。 不可否认, 师德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为党教育事业的主要承担者、 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引导者, “思政课”教师实践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长期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 甘于奉献、 奋发有为、 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建设, 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 源源不断”[1]379-380。 由此, “思政课”教师须以提升师德修养为基石, 进而推己及人、 服人育人, 并为社会培育出道德健全、 人格高尚、 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持力进献。 推广其意, 作为“思政课”教师, 既要借鉴传统道德的修养方法, 又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与要求, 并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政治信念、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理念、 加强学习观念和提升语言能力、 砥砺个体品质和垂范自身师表等因策, 修正和提升师德修养, 使之“内隐于教师之心、 外彰于教师之行”, 且由生“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之妙, 最终得以实现“思政课”教师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