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旻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良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中巧设情境,对激发并保持学习动机、引导历史思维、理解历史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课堂;态度体验;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74-1
如何让久远的历史为现代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启迪?如何让历史课堂回归灵动鲜活并富有人文色彩?胡艳老师的示范课《秦王扫六合》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良好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预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要实现其目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才能将课堂内容吸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因此激发学习动机,是课堂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胡艳老师采取的是情境法,她把创设情境延伸到了课前预习。在课前,她布置了一个开放性作业:“用简短的语言,来评价你心目中的秦始皇。”秦始皇这个人物尽管久远,但学生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对其相对了解,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这个题目拿出来后,立即拉近了历史课堂和学生已有情感体验的距离;这个作业的开放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也给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自由度,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积极性,远远超过去做若干个填空题和选择题。
问题甩出来后,胡老师不是简单地打个分数,而是细心进行分类整理,把总结融合在导入新课的环节里。在导课时,她把学生的作业投影出来,总结到:“有六人说我不知道秦始皇是谁;有二十八人说秦始皇是坏人;有六人说他是好人,天生王者;有五人说有好有坏,统治国家很好,但有点专制残忍。”大家的兴趣来了,兴致盎然地听着老师如何做结论。这时胡老师继续说道:“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到底要如何对他进行评价?这节课中,你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一环节中,胡老师通过课前预习小问题,为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搭建了平台,通过课堂总结与导入新课,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从而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中创设故事情境,持续保持学习动机
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化表达方式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这节课的一个特点。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她精心设置了几个连续的故事情节。从“议帝号”开始,一直到“统一大业”,先后设置了六个故事情节,每一个情节都具体指向统一后的秦朝面临的实际问题,然后由学生帮助秦始皇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这些环节,有个特别人性化的题目,叫做《嬴政的那点儿小心思》。这个题目是如此贴近学生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题目出现后,再结合那些故事情节,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脸上,都闪现着会心的微笑:原来,那样一个牛人秦始皇,那个千古一帝,也有着我们普通人的情绪。
在这节课中,胡老师根据历史事件的演进、内容的需要,设置一系列故事情节,使情境成为一个不断推进的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预习和导课时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持续强化。她有意识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到那个久远的历史氛围中,学生仿佛穿过深邃寂寥的时空隧道,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远在时空另一端的历史名人,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就那样灵动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自由展现他的各种情绪。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兵荒马乱,有我参与其中”。
三、情境指向明确,烘托核心价值
情景设置层层推进,最后紧扣主题,突出本课的核心价值,是本课的另一个亮点。
在这一节课中,所有的情景设置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统一”,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总结出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每一项措施所起的作用。最后,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领悟到本节课的核心价值,那就是: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秦始皇的做法,秦始皇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时,学生安静下来,目光里闪动着思考的光芒,他们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教师最后的总结,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使这节课的内涵更加丰富,主题得到升华。
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两个概念,是本课的难点,胡老师通过前面教学情境的设置,进行种种铺垫,起到了化繁為易、分解难点的作用,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得多,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与此同时,在热烈的气氛中,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胡老师在这节课中,用独具匠心的设计,向我们展示了情境教学的独特魅力。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帮助学生走进历史时代,学会在当时背景下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活动,深刻理解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完美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中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