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南
摘 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是两项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教学任务,在中考当中阅读和写作占据了整套试题的绝大部分分值,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学生实现素材积累和方法掌握的过程,写作是把学生的阅读成效以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展示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确保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就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交融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交融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启蒙时期的小学向提高时期的高中进行过渡的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时期,强化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成才,对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和考查科目之一,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显著提升。其中的读,就是阅读,是学生实现语言词汇的丰富积累、实现理解能力的提升强化的过程;其中的写就是写作,是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自己的思想感受、自己的意识观点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融合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准确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采用多种策略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彼此交融,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心任务。
一、读写结合,相辅相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一个广泛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的优美词句,积累了大量的富含哲理的语段,这样学生在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的同时获得了丰厚的语言词汇,使思想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升华,情感得到了丰富,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素材去进行写作。另外,广泛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写作手法,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获得更多的创作角度,让学生能够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站位去对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行辩证分析,进而形成更加具有独立个性的作品。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摘抄,把那些语言优美的语汇、表意丰富的词句、意蕴深厚的段落积累下来,形成写作素材。其次,教师还应当在教學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学习《背影》一文,就需要学习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学习那种把感情寓于平淡情节当中的朴实写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原文进行续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故事一个更加新奇的结尾……只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就一定能够使阅读和写作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二、重视环境描写的分析与应用
环境描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非常丰富,景为情设、借景抒情是其最基本的作用,此外还有揭示社会背景作用、心理暗示作用、渲染衬托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作用、深化主题作用、升华主题作用等等。正因为环境描写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因此教师必须对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环境描写训练。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就有菲利普一家乘船前往哲尔塞岛时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的环境描写,而在遇到于勒之后,却变成了“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这两处环境描写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一家人因为于勒的命运变化而出现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环境的作用分析,组织学生运用环境衬托的方法进行写作,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三、重视细节描写的分析与应用
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真情。”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深入探究文章当中出现的细节描写,对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训练。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最为感人的细节描写就是“望父买橘”一段,儿子望着父亲步履蹒跚地爬过铁道去给儿子买橘子,“走、探、穿、爬、攀、缩、倾”等动词,把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详细刻画了出来,真切地显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因此,教师可以借此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疼爱自己的一个细节进行描写,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力争把细节写得详细、具体、生动、形象,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彼此关系进行充分的认识与精准的把握,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深度交融,保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发展,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丁以艳.家上阅读 书写梦想: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10):36.
[2]张县委.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J].俪人(教师),2013(22):113.
[3]姜晓茹.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10):4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