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芬 谢虎成
摘 要: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化、灵动性的知识表达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手段导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利于知识的深度理解,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初中语文;导入策略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目前的教学实际仍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普遍存在导入方法除旧、导入方式单一等问题,与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严重脱节,很难引发深度学习过程的发生。
初中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还不擅长理性思维,很容易进入学习困难状态。其原因有四:一是初中语文的部分教学内容(比如文言文、说明文等)本身艰涩难懂,学生觉得枯燥,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部分文本内容本身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关联,学生对文本背景了解不深,不能够体会作者本身的真情实感,无法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理解不了作者的真正思想;三是学生缺少对生活本身的深刻体验,缺乏个人独立思考与判断,学习时只停留在现象表面,无法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四是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离不开手机,喜欢阅读来自网络的各种故事、短文、信息,对长篇文章缺乏阅读的耐心。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破解以上的难题?调查发现,90%的学生喜欢生动幽默的教师,喜欢有趣欢乐的课堂,喜欢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数字化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将学习内容制作成微课、微视频、微动画、微资料、微讨论,通过摩灯平台、微信、智慧课室等多种网络平台推送,以渲染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不仅对于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作用显著,而且对于学生后续的持续学习和深度学习有着良好的驱动作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顺应这种变化,将数字化技术自觉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微视频导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初中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生活环境单一,生活经历简单,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之一。《咏雪》是一篇很好的课文,但是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没有见过真正的雪,没有体验茫茫雪海的经历,很难引起共鸣。我一开始是用自己在东北拍摄的雪的照片来引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很多,但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后来下载了一个视频,漫天大雪迎面扑来,还伴着呼啸北风,学生观看时就像是身临其境,十分兴奋,我顺势提问“这么震撼的场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吗?”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无意间进行着比较学习——把看到的视频、学生自己的表达和课文三者进行比较,不仅学习时兴致盎然,而且十分专注。对作者的写作技巧更加羡慕,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学完课文之后学生还自觉进行反思:同样是写“雪”,为什么我们没有文学家那么高的水平呢?由此持续学习的动力更足了。
二、微动画导入,突破时空限制
当下的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古文这样一种古老的表达方式或者古代的人物和事件很难理解,出现学习困难。《蒹葭》一文表达感情的方式与现代学生表达感情快捷、直接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反差,学生理解困难。我们通过自制微动画,用古装人物配合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在水一方”的佳人形象,背景音乐选用邓丽君的经典名曲《在水一方》,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然后将歌词换成诗经《蒹葭》里的诗句进行配樂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景,学生头脑里出来一幅与课文高度契合的画面,而音乐则唤起学生与诗歌高度契合的感情基调,学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年代,从而顺利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由于年代久远,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邹忌要用隐语的方式去劝谏而不是直接劝谏,我将齐王的成长当作故事讲给学生听,并以此故事为内容制作成微动画,由此将学生引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使他们知道了一鸣惊人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微动画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读着、讲着、听着、辩论着,这故事就变成了电影一样,学生脑海里就出现了相应的画面,甚至感觉身处其中。本文的导入使学生理解到时代不同劝谏的方式就不同,劝谏的对象不同劝谏的方式也不能相同,不同的劝谏方式直接影响着劝谏的结果,所以劝谏方式的选择是一种智慧。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文学作品,最好能用微动画导入,让学生理解文本的背景内容,达到对课文情感的快速共鸣。这种导入方式能够增强生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专注地学习。
这种导入方式适合散文性文言文,画面感强,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对文言文感情理解,是较简单、容易操作的方式。
三、微资料导入,丰富背景知识
俗话说“文如其人”,很多作品是作者人生经历的投射,是作者思想、精神的写照,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对于理解课本十分重要。这些内容如果在课堂上讲,就会面面俱到,增加学生的负担,难以给学生吃到精粮,实际操作中教学时间也不允许,这部分内容也不是考试的知识点,并不是非要让学生掌握,但是对于课本的理解又十分重要,我们把这部分知识可以做成“微资料”,通过网络推送让学生课前预习,上课导入时再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这对于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内容的课堂教授上面,把学习引向深入。
有些课本内容容量比较大,一堂课40分钟很难解决,我们可以把一部分内容做成“微资料”让学生前置学习。甚至可以把学习内容变成题目通过网络平台在上课前一天发布给学生,让学生提早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内容,并通过知识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然后老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老师对学生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就会更有针对性。在第二天上课时的导入,就可以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引入,或者呈现学生的预习结果,或者将答错率高的题目作为导入的内容进行讲授,针对性强,学生也乐于接受。所以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加深、加大学习内容,拓展学习的边界,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本身有深度的理解,对教材内容有深度的解读,对学科思想本身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类型的导入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或者知识点较多的文章。
四、微课导入,突破跨学科难题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所描述的对象可以是人物、事件,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教语文不仅仅只是教语文知识本身,有时还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和理解,这些学科知识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对课文的理解,有些课本理解困难正是学生缺乏课文中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所致。将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制作成为“微课”,把这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以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导入的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对课文的学习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智慧课室利用平板讲授《河中石兽》一课时,光靠文字向学生阐述石兽为什么会在上游找到,许多学生听了也只是知道翻译字句的意思,并不能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对象,有的学生虽然可以将解释背诵下来,但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有的学生因为理解不了就干脆不学了。老师利用数字化技术,课前导入时将石兽是如何在河里滚动到上游的,以及它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微课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视图和解说理解其物理学原理,这样学生对于石兽可以在上游找到就不難理解了,在后面讲课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实的、可靠的。这样导入兼有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实现了多学科知识融合,拓展了语文学科的广度。多媒体形式的展现,使得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还促进了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这是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类型的导入比较适合说理性的课文。
五、微讨论导入,融入生活经验
杜威说,知识只有还原为经验,并通过反省性思维才能获得儿童的成长。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实践是人类最普遍的存在方式,离开了认识性实践、工具性实践、交往性实践,人的生存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一堂课里面,我们不仅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要将知识运用,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哪些可以古为今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例如,老师上一节课叫做《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导入就是关于守信这个品德的探讨,让学生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说说会怎么做。假设背景都是周六,某同学与另一同学约好了上午九点回学校打篮球。然后出现以下状况:第一,妈妈说打篮球浪费时间,不如将时间花在学习上,不让他出去,他应该怎么办?第二,路上遇到有人摔倒,如果帮助他人就可能迟到,帮不帮他人去医院?第三,如果出门时刚好下大雨而且雷声阵阵,去还是不去?把这些讨论题通过各种平台推送给学生事先思考,上课时以讨论来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思辨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守信不仅仅是古人的问题,现在同样重要,也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的自我导向教学活动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能够把学习过程与学生的实践过程统一起来,使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品德养成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过程、一个意志的过程。多数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不够重视,感情投入少,以数字化技术呈现直观的动画、精美的图文、动人的音乐,可以营造一种怡人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虽然碎片化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思维认知结构碎片化和分散化,不利于建立知识体系结构的逻辑性,难以解决复杂学习任务和形成完整且有纵深感的个人知识体系,但是碎片化的学习用于课堂导入却既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又可以积少成多,促进碎片知识的系统化,化不利为有利。
在新的形势下,数字化学习环境替代传统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学生终端设备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摸索不同课型和不同内容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维持学生后续持久学习过程,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投入,对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加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余宏亮.微课程意涵三重判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2]陶明凤,谢虎成.基于微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2017(11).
[3]傅嘉德.“互联网+”离语文教学还有多远[J].中学语文教学,2018(4).
注:本文系广州市荔湾区2017年度教师小课题“数字化环境下初中语文导入策略研究”(NO.ZXYW2017-19)和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6年度专项课题“数字化环境下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NO.1636333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淑芬(1972—),女,广东广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谢虎成(1962—),男,湖北天门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