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紫琦
【摘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进行比较,初中数学更加抽象复杂,学生的数学思维短时间内跳脱不出小学数学的禁锢.事实上,由于难度的突然加大,数学课堂的枯燥,学生对数学越来越丧失兴趣,数学成绩越来越下滑,致使学生最终放弃数学,以至于影响人生前程.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并不能针对数学的“学困生”一一进行指导,这时候,让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这些“学困生”的小先生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小先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好忘记自己是教师.”作为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来考虑数学问题.据此可以设想在教学中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模拟教师去组织教学,完成课下教学任务,以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双主互促”的教学效果,这就形成了“小先生”制度.
一、精心选拔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小先生”是教师的左膀右臂,是小组的灵魂,他们的能力和态度决定着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学困生”的进步空间,所以小先生的选择至关重要.那么笔者觉得小先生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1.出色的数学能力和探究意识:当小组成员出现问题时,能追问“为什么”“是哪里出现问题”;2.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耐心:小组成员并不是都喜欢学习,那么作为小先生,有义务提醒督促,不放弃任何学生,并在小组交流问题时认真讲解,态度良好;3.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组织小组成员在课下探究数学课上留下的疑问,有较为清晰的思路,能把教师语言转换成学生语言,是学生更容易理解.
小先生如此重要,所以对“小先生”的要求较高,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教授一些讲题及做题技巧.学生天生就很爱模仿,利用孩子们的这个特点,让学生模仿他们喜欢的教师的讲课风格和体态动作,并经常激励夸奖“小先生”,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教师的夸奖和认可也是孩子们进步的基础.
二、成立小组
以笔者班级为例:笔者班级是四十人,那么笔者选择十位小先生,一些教师会觉得小先生的数量有些多,其实不是的,如果我们的学生真的优秀的话,还可以选择更多位小先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急需被认可,希望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是他们展现自己的好途径,作为教师有义务帮助他们成长.“小先生”可以通过抽签的形式,组建自己小组,也可以由组长自由选择.班级里,每位小先生带领三位“小徒弟”.小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位助教,负责收小组作业,沟通、调节、协调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等任务.组建小组后,由教师组织“拜师”仪式,活跃的氛围带有仪式感和责任感.
三、具体实施
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在每节数学课后,小先生组织成员,针对本节课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讲解.如果团队不能解决课上的问题,小先生可以带着小组成员去请教其他小组,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的话,小先生就可以及时地反馈给笔者并把不理解的点转达给笔者,下节课中笔者会重新重点讲解.这样,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内及时解决自己不理解的题目,不会遗留下过多问题,以至于造成对数学失去兴趣的局面.
以笔者班级为例,笔者把每周五的第八节自习课定为“数学小组活动课”.小先生带领自己的组员学习,学习内容由小组自由制订,可以互相考考数学公式和法则,可以抽查成员的学习情况,也可以翻翻这一周学习过的内容,找出不会做的题型或者是重点题型,大家一起动手演练.
四、制订奖惩制度
教师的精神奖励对学生是重要的,但是适时的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在组建小组的时候,由班级的组织委员建立各个小组的成绩单,在每次数学测试后,一一进行记录并分析成绩的变化.在班会上,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小先生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状和奖品,并且把优秀小组的合影洗出来,贴在班级展示板上.并且每周由各组小先生到讲台上给整个班级讲解数学习题,展示风采也增加了趣味性.由此各个小组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全班呈现出学习数学的热潮,数学成绩自然飞速提升.“小先生”确实会很辛苦,在班级年终的表彰中,对“小先生”们提出特殊表彰,在家长会上也要着重表扬,让“小先生”们有着独特的荣耀时刻.
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与教师一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笔者认为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求知伙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在课堂外,努力创建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體地位.在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彼此敞开心扉,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便创造了真正的教育,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东.数学中运用“小先生制”提高课堂效率[J].文理导航,2013(20):14.
[2]马小亮.“小先生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