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东波
【摘要】众所周知,体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重任。但是,就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目的大众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大量存在,未能彰顯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且与高职教育活动的开展目标是不相符的。对此,在本文中,我立足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谈一谈如何设置出极具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
【关键词】高职体育 职业实用性 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88-01
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在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础上,以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为导向,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和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但是,就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体育教学与职业需求需求相脱轨的情况大量存在,单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给予了重视。在这样较为片面化的教学中,高职生无法在体育活动参与中获得有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对此,在本文中,我立足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其职业特点,谈一谈如何设置极具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
1.设置以职业实用性为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为了设置出以职业实用性为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往往会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职业需求等进行分析,以此设计出包含身心健康、素质教育、职业能力等在内的极具综合性的课程目标。比如,在身心健康目标方面,我大力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生活行为,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知识等。在素质教育目标方面,我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和职业能力发展等,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参与中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职业能力目标方面,我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工作行为特点,从职业体能、职业能力、职业保健知识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为学生今后有效地参与社会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2.设置以职业实用性为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在以职业实用性为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驱使下,我根据所执教班级学生的职业特点对其所要进行的体育训练内容进行了划分。
(1)根据职业类型和学生的身体技能划分内容
尽管当前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职业类型分类方法,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将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为13个不同的类别,如材料与能源类、土建类、法律类、制造类等。我根据这些类别根据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要采取的姿态形式,将其划分为了3种类型,即伏案型、站立型和运动型。根据这3种类型我确定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参与中所需要获得的身体机能。以伏案型为例,类型所包含的专业有法律类、财经类、艺术设计类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今后参与工作的时候需要长时间地保持坐、低头等姿态,其注意力需要长时间地集中在一点,由此对学生的上肢灵活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参与中其需要获得手里灵敏性、动作迅速性、腰背肌肉力量等身体技能的发展。
(2)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大纲划分内容
除了以上按照职业类型和学生的技能划分为体育教学内容之外,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会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划分教学内容。比如,体育课程大纲中将高职体育内容划分为了七种类型,即体育理论、田径类、球类、健美类、搏击类、拓展类、民族体育类。且每一类型的体育项目都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对此,我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会立足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以文秘类该专业的学生为例,我往往会选择健美类、小球类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对于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我则会选择是田径类、拓展类等对学生进行训练。
(3)以职业实用性为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实施
以职业实用性为特点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摒弃传统的以“说教”和“演练”为主的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在以生为本该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专业特点、职业发展需求等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组织体育训练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全面发展。我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立足学生的职业特点设计出拓展训练活动,以此使同一专业的学生能在合作体验中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感知到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职业内容等,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职业院校教育特点和教育目标,以职业实用性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设计出贴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中技能获得身体素质的发展,也能获得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娜.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措施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7):114-115.
[2]王冬.探究如何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8(0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