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强 刘永记
【摘要】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仍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中高等职业院校在内部教育教学质量诊断改进中,应切实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资源。
【关键词】职业院校 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培养途径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Z165);子课题院级重大课题项目(编号SLZY2017
004)、《商洛市职业院校(含7所县区职教中心)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SLZY201708)阶段性成果。2018年院级重大课题项目《做精做强职业教育,为新时代商洛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编号SLZY20180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0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指出,要“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从党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相继出台的若干重要政策文献中,都将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强调职业教育要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文章着眼于创新教育和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提出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立足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点培养中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重在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含义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人类未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自身的认知,从而产生有价值的思想、新举措、新事物的实践活动。创新教育,其内涵就是要培养人的创造性,使人能夠具备从事一定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其本质就是职业技能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其本质特点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对现有事物的改良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就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问题,获得新颖、独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能力。其能力构成,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整合多种因素的能力等。[1]
二、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因素
1.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中高等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教学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思维滞塞,往往缺乏质疑的品质。加之,一些职业院校考核评价学生的标准,依然是理论成绩为主,实践考核占比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专业技能不强、实践创新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程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查发现,目前许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致使占用大量的课时,分散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部分专业课程知识面狭窄,学习领域狭小,对学生的创新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创新思维教育
调查发现,许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普遍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自觉或不自觉的忽视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4.普遍存在心理失衡,阻碍了创新成长的脚步
众所周知,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调查发现,职业教育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校认同不高,心理上不平衡,认为学历层次低,就业无望,学习上缺乏动力,导致自主性不强,缺乏专业兴趣,创新思维、创造精神严重受到影响。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失衡现象,阻碍了创新成长的脚步。
5.部分中高等职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调查中发现,职业院校办学中政府、学校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实验场馆资源紧缺,实验实训条件落后。部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依旧在于教学环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满足于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缺乏。这与困扰高校多年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性。
三、加强和改进中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课题组通过样本问卷调查,比较深入地了解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领导重视、环境氛围、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政校重视,增加投入,改善中高职教育办学条件
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在职业教育中起主体作用。只有政校合作,高度重视,增加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改善辖区内中高职教育办学条件。中高职教育负责,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深层次推进教学改革,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等。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才有牢固的根基。
(二)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分内职责。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是对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贯彻落实。
中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大学生智力因素,开拓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的思维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性格、意志和动机等。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或兴趣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或兴趣,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源泉。心理学研究证明,好奇心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被引发至关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2.培养学生的直觉或洞察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因此,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还可以经常请到一流的大师来校讲课或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能经常与他们直接交流,观察他们,模仿他们,悟出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2],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出路的能力。
3.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品质的培养
华罗庚曾经说过,“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事实证明,勤奋刻苦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史上思想深邃的巨人都特别能集中注意力。奥托弗里希回忆说“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中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勤奋工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而有所创造。[3]
(三)培养积极有效的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证明,积极的心态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创新,需要积极的心态。中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和激发学生,唤醒创新意识。特别要鼓励和激发学生正视自己学历,正视社会就业压力,保持健康、积极进取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多采取“头脑风暴法”
大胆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多采取“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个激发灵感、开阔思路的思想平台,教育引导学生从确定议题、搜集信息、对方案评估、确认方案等基本程序中“风暴”出尽可能多的创意。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在的职业教育中,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学习。统一的大纲、教材、考试的规范下,局限于满足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乏创见。[4]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激發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解惑为辅。学生自主性学习即通过教师指导来实现,教师由讲转向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具体可采用以下步骤:①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自主性预习,自己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请老师解疑;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③学生学会自我表现评价和自我控制。[5]
5.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引导、点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课程结构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如增加相关选修课程比例、浓缩专业课程、实施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等,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建设一支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是知识、技能传承的主体。各高职院校需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积极采用内培外聘等途径,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让企业技术专家、工程师走进课堂,将领先技术和技术示范应用移入课堂,把企业文化融入课堂,精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能教书、懂生产、有技术、会服务”创新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五)建立和完善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一、产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比如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评价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不断改革和优化政、校、企联手的“目标共定,课程共建,过程共管”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要求学校和企业双方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共建共管,真正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2][3]陈辉.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尹宝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5]谢兰璋.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创新[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