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一区,江西 赣州 341000;2.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类型,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相对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细胞生长分裂较慢、转移扩散相对较晚[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胸腔镜与开胸手术运用最为广泛,我院采用胸腔镜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均符合小细胞肺癌早期阶段诊断标准[2]。120例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60例。腔镜组6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3~76(66.8±4.6)岁;鳞癌34例,腺癌19例,大细胞癌7例;左肺上叶癌18例,左肺下叶癌14例,右肺上叶癌15例,右肺下叶癌13例。开胸组60例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48~78(65.6±6.7)岁;鳞癌37例,腺癌17例,大细胞癌6例;左肺上叶癌19例,左肺下叶癌12例,右肺上叶癌14例,右肺下叶癌1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开胸组患者行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术前给予全身静脉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后患者取健侧卧位,选择患侧腋中线第5、6肋间坐切口进胸,切口长度大约为12~15 cm,分离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扎并缝扎肿瘤所在的肺动静脉,进行病灶切除,之后行常规纵隔、淋巴结系统性清扫,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缝合切口。腔镜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术前麻醉同开胸组,术中取健侧卧位,选择腋中线第8肋间取1.5 cm切口作胸腔镜套管切口,腋前线第四肋间取4 cm切口作操作孔,并在腋后线第8肋间取2 cm切口作辅助操作孔,胸腔镜下采用电刀和超声刀分离肿瘤所在的肺动静脉,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血管和支气管切除结扎,完全切除病变组织,经操作口将标本取出,并行常规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缝合[3]。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引流量、镇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VAS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术后1周对患者心肺功能进行检测,心脏功能包括心率(heart rate ,HR)、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肺功能检测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1 s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2.1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VA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出血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7%(7/60);开胸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9例、肺不张5例、出血4例、胸腔漏气4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67%(22/60)。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1 ,P=0.001)。
2.32组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比较术后1周比较2组心肺功能,发现腔镜组HR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FVC、FEV1、MVV均高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比较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占全球榜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灶较小,且未出现扩散转移,故早期行手术切除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预防癌细胞转移,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研究[4]显示,采用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1 a后患者的存活率高达90%。
由于传统开胸手术造成的创伤较重、出血多、术后恢复慢,易造成患者上肢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如何改进肺癌手术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兴起并发展的外科新技术,腔镜手术是在腔镜下进行手术的方式,仅需在患者胸部打3个小孔即可进行病灶切除,术中创伤轻、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患者康复较快[5-6]。
本文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VAS评分低于开胸组,表明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开胸组,胸腔镜手术可显著性减少术中创伤,缩短引流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与相关研究[6-8]结果相似。2组在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方面相近,这提示电子胸腔镜手术视野范围较好,能够和传统手术一样达到对淋巴结清扫的目的,同时不会增加患者手术时间。且胸腔镜手术切口选择在胸部外后侧,切口范围小,可有效减少对上肢、肩关节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9]。1周后检测2组患者心肺功能,发现腔镜组HR低于开胸组,而LVEF、FVC、FEV1、MVV均高于开胸组,表明腔镜手术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维持[10]。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作为新型外科技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创伤轻,出血少,且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