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林
1)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省黄山市戴震路44号 2450212)黄山学院“互联网+文化”管理研究中心,安徽省黄山市戴震路44号 245021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术期刊,一般由高校自办,高校上级主管部门监管,刊登内容以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主。高校学报核心职能是反映高校自身教学成果、科研水平以及学科特色。国内第一份高校学报创办于1906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高校学报已经逐渐形成了学术性、内向性和综合性等特征[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高校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高校学报数量和刊文质量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成为刊发和推介我国学术研究成果的主流平台。高校学报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学术影响力,即所刊发的内容的创新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一直以来是各大高校学报办刊重点关注的核心目标。因此,关于科学公正的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提出了多种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其中定量评价又分为多指标综合评价和单指标评价2种类型。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代表是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文献计量法等。何莉等[2]选取2012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汪勤俭等[3]通过统计分析平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总发文数量、刊期、本单位发文数量、Web即年下载率以及总下载数量等计量指标,评价了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51种医科大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单指标评价法的代表是影响因子[4]、h指数[5]、特征因子[6]、g指数[7]等。定性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专家评分制,例如德尔菲法。刘明寿[8]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平均引文率、地区分布数量、机构分布数量8项指标,确定权重新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评估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现有的学术刊物评价方法均有各自优缺点,定性评价方法中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定量评价方法中的单指标评价法受峰值影响较大,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可解释度相对较差,分析结果不直观,特别是主成分分析法要求指标间的关系均是线性的,但是现实环境中,指标间的关系并非都是线性的,因此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安徽省一直以来坚持科教强省的发展战略,积极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安徽省高等教育为安徽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与此同时,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一个区域内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该区域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目前在所有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中,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来源期刊的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4种,在所有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中占比为12%;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目录的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种,在所有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中占比为6%。显然,安徽省省属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目前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的整体学术影响力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不同的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表现出哪些差异,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鉴于上文所分析的已有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将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评价工具对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进行实证研究,量化各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以期能够基于多维数据视角对比分析不同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的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差异,进而精准发现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以及实现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品牌战略、推动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向更高层次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客观参考依据。
Ye等[9-10]在I3指数的基础上融合h指数,构建了一种新的测度指标,即学术矩阵和学术迹,该方法基于学术发文和引文分布特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成果评价方法[11],能够实现定量、多维度地客观评估学术成果。学术矩阵和学术迹一经提出,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并且展开了系列的应用研究。苏云梅等[12]成功运用了学术迹和Meta分析法分析研究了2个学术团体20年的综合学术成绩。孙竹梅等[13]基于学术矩阵和学术迹的测度方法,分析了5个国家图书情报学科领域的发展,揭示了5个国家在该学科领域的差异和差距。唐璞妮等[14]将学术矩阵和学术迹成功应用到学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作者贡献率的概念。总体而言,目前学者们已经将学术矩阵和学术迹测度方法成功应用于学术团体、学科、学者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测度效果,但是截至目前,鲜有将学术矩阵和学术迹应用于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领域的研究。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因其所属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现有的以均值测度为标注的评价体系和以高影响特征为标志的评价体系很难满足个性化测度的需求。与现有的评价方法相比,学术矩阵和学术迹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该算法能够兼顾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该算法测评灵敏度高,能够较好地发掘学术成果间的细致学术差异;再次,学术矩阵和学术迹能够有效弥补类似于影响因子的逻辑缺陷[14-15],因此利用学术矩阵和学术迹对省属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测度,其评估结果具有更好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将高校学报历年所刊发的学术文章按其被引频次排序,即可绘制该高校学报的发文-引文图(又称之为“P-C分布图”),如图1所示。依据h核-h尾分布的定义[16-17],以h指数和零被引为分割点,可以将高校学报所刊发学术文章划分为h核(被引频次≥h)、h尾(0<被引频次 结合I3思想,引入XI3=xcPc+xtPt+xzPz=X1+X2+X3、YI3=ycCc+ytCt+yeCe=Y1+Y2+Y3,其中xc+xt+xz=1、yc+yt+ye=1。那么,就可以用两个向量X=(X1,X2,X3)、Y=(Y1,Y2,Y3)标记高校学报发文数量和引文数量的分布,即 (1) (2) 因为“C-P”是一个自洽量[18],基于三阶矩阵对称性[19],引进向量Z,Z=(Z1,Z2,Z3)=(Y1-X1,Y2-X2,Y3-X3),构造学术矩阵V,V的迹称之为学术迹T。 (3) T=trV=X1+Y2+Z3 (4) 由于Cc=h2、Pc=h,Pt=P-Pc-Pz,Ce=Ch-Cc,因此在学术矩阵和学术迹的实际测量评价中,只需要测算5个独立参数,即P、Pz、h、C和Ch。 图1 P-C分布图 以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共计28所(不含民办高校)。为了保证研究对象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只选择同时具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SSN)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hina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CN)的高校学报,经过验证和对比各高校官方网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期刊社查询数据库、中国知网出版数据库三方数据信息,结果显示安徽财经大学没有学报相关信息,亳州学院创办了《亳州学院学术研究》,但是该刊尚未获得正式刊号,因此研究对象剔除上述两所高校。最终共选取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不含民办高校)共计26所,相对应的学报共计34种,如表1所示。 期刊收录数据库的选择以及研究时间段的选择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被研究对象的学术矩阵和学术迹,但是在同等条件下是可比的[20]。基于此,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唯一来源,分别采集上述34种高校学报1年(2017年)、3年(2015—2017年)和5年(2013—2017年)的5个基本独立研究参数(P、Pz、h、C、Ch),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各个高校学报的学术矩阵和历年学术迹。 分别计算所研究的34种高校学报的1、3、5年的学术迹,如表2所示。基于表2的数据结果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特征,即34种高校学报的1年学术迹T1和部分3年学术迹T3小于0。依据学术迹的定义,学术迹小于0表明学术贡献值是负值。进一步分析,依据(4)式,学术迹设计之初是把9个数3个向量组成的学术矩阵还原为单一标量测度,即用1个数值评估学术影响力总成就,这个总成就由(3)式中的3个分量求和而得,这3个分量分别是X1、Y2和Z3,其中X1表示h核发文分布,Y2表示t域引文分布,Z3表示e域引文分布与零被引发文分布之差。T1和T3分别反映34种高校学报1年和3年所有发文的学术贡献值,由于所刊发的文章刊出时间与研究时间点较短,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尚未有效发挥,各高校学报所有发文中极少文献进入h核区域,导致X1较小;各高校学报所有发文中较少文献进入t域,导致Y2偏小;各高校学报所有发文中极少文献进入e域,但是却有大量零被引的文献,从而导致e域引文分布与零被引发文分布之差,即Z3为负值,并且Z3绝对值较大,X1、Y2和Z3直接导致所有的T1和部分T3为负数。在学术迹评价体系中,学术影响力为负数这一情形虽然有悖常理,但是正是由于学术迹可以取负值,因此能够很好地突显出该方法在评价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中,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最坏的结果是0,然而在学术迹评价体系中,如果高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不注重办刊质量和发文学术水准,那么将直接导致该高校学报所有发文中只有少量文献甚至几乎没有文献进入h核区域以及t区域,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存在大量零被引文献,该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值将为负数。学术迹为负,一方面可以更加灵敏地评估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拉开区分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校学报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准,因为学术迹会有持续负值化的可能。在表2中,横向比较34种高校学报,有14种高校学报3年学术迹T3为正值,所有34种高校学报的5年学术迹T5均为正值,说明高校学报所刊发的文章大概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较好地体现自身的学术贡献值。 表1 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发掘34种高校学报学术迹动态演变规律,绘制了各高校学报1、3、5年学术迹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1)34种高校学报的学术迹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逐渐发散,说明随着时间的累计,34种学报的学术贡献值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其中,《蚌埠医学院学报》学术迹曲线位于34种高校学报学术迹曲线的最上方,此外《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学术迹曲线上升幅度也很大,说明这2种高校学报累计的学术贡献度明显大于其他高校学报。(2)34种高校学报学术迹曲线整体上虽然呈现发散状态,但是从3年学术迹T3开始,特别是到了5年学术迹T5时,34种学报明显呈现出3个阵营,即《蚌埠医学院学报》《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组成第一阵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皖南医学院学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组成第二阵营,剩下的29种高校学报组成第三阵营。在第一阵营中,《蚌埠医学院学报》学术贡献度优势明显;在第二阵营中,《皖南医学院学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学术贡献度相差较小,《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的5年学术迹超过《皖南医学院学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三阵营的29所高校学报的学术贡献度相对较稳定。 表2 各高校学报1、3、5年的学术迹 总体而言,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中,4所医学类高校学报学术贡献度明显高于综合类院校学报,这一结论与当前学术界整体环境一致,不同学科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发文数量和引用率这2个指标,其中生命科学学科无论是发文数量还是引用率均位居前列,从而取得较高的学术迹。此外,作为农学类院校学报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的学术贡献度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原因:首先,安徽农业大学作为安徽省省内学术知名度和社会接受度均较高的高校,一直深耕于农业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受益于国家近年来致力于“三农”领域的发展,其研究经费和基础研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产出许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其次,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最后,与其他综合性高校学报不同,《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的办刊特色明显,以农林、畜牧、茶艺、园林为特色专栏,树立起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基于以上分析,学术迹能够明显区分各高校学报的学术贡献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差距,但是对于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差距,现有的评价指标,例如h指数、p指数以及影响因子等方法,均很难对此进行量化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分析引起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学术迹波动的本质因素,针对34种高校学报进行1、3、5年学术矩阵对比分析,矩阵详细参数如表3所示。 图2 各高校学报1、3、5年学术迹动态变化曲线 学报名称V2017V2015—2017V2013—201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82.7280.712.3119.3102.2416.59-80.710.2855.84115.1018.90179.3327.6818.62123.49-87.430.27196.28106.2219.83735.3140.6719.56539.03-65.55 续表 续表 34种高校学报的X1和Y1基本上都随着时间的累计而增大,这意味着34种高校学报所发的学术文献进入h核的比例在不断增大。从1年学术矩阵V2017来分析,X1值的最大值是0.0818,对应《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说明其刊文进入h核的比例最高;从5年学术矩阵V2013—2017来分析,X1值的最大值是0.2745,对应《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其次分别是《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739)和《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406),说明随着时间的累计,这3种高校学报所刊发的文章进入h核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1种高校学报,这3种高校学报所刊发的文章创新度较高,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34种高校学报的X2和Y2也是随着时间的累计而逐渐增大,显然是因为随着时间的累计,越来越多的所刊发的文章从零被引区域进入h尾区域。从1年学术矩阵V2017来分析,Y2值的最大值是148.84,对应《安徽医科大学学报》,表明其所刊发的文章在刊发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从而贡献出较大的学术价值。从5年学术矩阵V2013—2017来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的Y2达到了103数量级,为7067.23,远超过其他33种高校学报,但是此时《蚌埠医学院学报》进入h核的比例仅为13%,相对较低,综合分析其Y2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刊发文章数量较大,从而导致其所刊发文章从零被引区域进入h尾区域的绝对数量显著大于其他学报,然而这一特征在较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体现,需要经过时间的累计,这也正好解释如下现象,即《蚌埠医学院学报》1年学术迹在34种高校学报中排名倒数第三,但是其3年学术迹和5年学术迹却在34种高校学报中排名第一。 在学术矩阵中,X3作为唯一的一个负测度值,计算值应当是越小越好,在34种高校学报中,只有《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的X3逐年减小,说明其所刊发的学术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然而其他33种高校学报的X3却逐年上升,说明这33种高校学报刊发了较多学术影响力较低的学术文章。 基于学术迹综合量化测度分析,Y2对学术迹影响最大,意味着h尾中的所刊文章的学术贡献值对高校学报影响力排名影响较大。事实上,高校学报所刊发的文章从零被引区域进入h尾区域必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累计,这直接导致了34种高校学报学术迹排名在短时间内会呈现一定的波动,一旦所有高校学报在较长时间的累计后,其h尾区域的差距相对稳定时,高校学报的学术迹排名也就相对稳定。 比较分析34种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的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各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具体表现如下。 (1) 34种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5年学术迹,可以将34种高校学报分成3个阵营,其中《蚌埠医学院学报》(T5>6000)和《安徽医科大学学报》(T5>5000)为第一阵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皖南医学院学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的5年学术迹的取值范围为1200 (2) 34种高校学报的被关注度显著不同。研究分析表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刊文章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其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在经过了5年时间的刊文累积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所有刊发文章中进入h核的学术文章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1种高校学报,说明这3种高校学报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安徽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于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其办学实力和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关注度较高的原因。 (3) 34种高校学报的学术爆发力存在差异。学术迹的研究结果表明,34种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中,4所医科类大学的学报学术影响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得到充分发挥,而其他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爆发力不明显,分布比较均匀。 (4) 34种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存在差异。在5年学术矩阵中,《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Y3最大,表明其所刊发的文章的整体质量高于其他高校学报,劣质文章较少;《黄山学院学报》《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的Y3均小于0.5,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述2种高校学报所刊发的文章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劣质文章。 (5) 学术迹和学术矩阵方法应用于学者或学术团体、学科、科技期刊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力测度效果,将其应用于34种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分析结果表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方法同样取得了较好的区分度和灵敏度。对比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应用于省属本科高校学报又表现出了2点显著差异。首先,省属高校学报的1、3、5年学术迹值均普遍低于专业科技期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与专业科技期刊有很大不同。高校学报核心职能是反映高校自身教学成果、科研水平以及学科特色,而专业科技期刊核心职能是反映某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两者的核心职能定位不同,直接导致了学术文献作者对高校学报的认同感低于专业科技期刊,学者们更愿意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科技期刊上刊登和分享,使得高校学报较难吸引质量高、学术性强、观点前沿的文章。其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虽然同为省属高校学报,但是它们的学术迹值却相差很大,而现有的评价体系量化后的学术影响力值只能按大小排序或排名。本研究所利用的学术矩阵能够从9个数3个向量多维度解释学术迹值的形成,因此这种评价体系非常适合综合性省属高校学报在群体中寻找差异化,并且基于差异化而逐渐形成自身特色。显然相对于专业科技期刊,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应用于省属高校学报评价,能够让省属高校学报及时发现差距,做出相应调整;相对于已有的量化评估方法,学术矩阵多维度评价方法更加适合综合性高校学报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办刊方针,从而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研究结果表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作为一种新的测度量化工具,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估中,相对于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测度结果更为直观和全面,能够从多个角度展示测度结果,提供了一种深化学术期刊评估的方法,其测度结果能够较好地指导学术期刊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1.2 研究对象
2 学术迹分析
2.1 学术迹对比分析
2.2 学术迹动态分析
3 学术矩阵分析
3.1 基于h核量化测度分析
3.2 基于h尾量化测度分析
3.3 基于零被引量化测度分析
3.4 基于学术迹综合量化测度分析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