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还课堂给学生

2018-12-24 02:33黄金波
关键词:呈现方式体验思考

黄金波

【摘要】  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历史思维方式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点“牺牲精神”;牺牲自己的讲解时间,牺牲自己的“老大地位”,要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以学定教,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学生体验,让探究展示活动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探 展 呈现方式 思考 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061-02

为了进一步深化“20+20”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引、展、探、评”四大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各位同行大显身手,期间有幸听了很多精彩的公开课和研讨课,我们备课组也接受了学校和教研室的检阅。在教研室深度调研期间,我们备课组三位老师都上了《晚清时期(1840-1912)》的复习课,同样的学案,大致相同的教学构思,但三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效果却略有不同。我的课从“近代史”和“近代化”的概念入手,引入“冲击——反应”模式进而回顾1840-1912年晚清时期的重大侵略战争,思考每次战争后的变化(见下表)

在明确事件之间的联系后,提醒学生注意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这些具有转型意义的重大事件,然后通过一个材料题(“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和一个问答题进行迁移运用,最后引用2012年全国卷41题的评析“冲击—反应”模式,整节课下来复习课特征基本凸显出来了,但却显得有些臃肿:晚清本身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事件多,自己又引入一些材料和高考题更增添了课堂的容量,所以一节课匆匆收场,一些学生也显得跟不上。相反下午备课组一位老师调整后教学效果明显不同:她布置学生课前梳理知识,整理四次战争后中国人的反抗与探索,然后直接引用“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的材料要求学生用19世纪中期以来的史实进行说明,最后先以结论的形式告诉学生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是具有转型意义的事件,然后在对结论的运用环节师生共同复习探索鸦片战争转型的表现,最后给时间让学生去写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转型的表现。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事件之间的关联逻辑清晰,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一致好评。

对比两节课,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花了很多工夫,甚至设计好自己该说的每一句话,却忽视了学生的学,因为材料多、容量大,学生疲于应付,缺少真正的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所以整节课下来气氛比较沉闷,而下午经过调整的课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情组织组织教学,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落到了实处,所以在复习效果上明显更胜一筹。反思我们的教学,或许我们应该打破“重教轻学”的思维模式,在教学展开之前充分思考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该如何定位?哪些我不用讲学生可以明白,哪些需要花大功夫去突破,哪些讲了学生依然有疑惑,这样在教学中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从教师方面说,要注重知识的排列组合,转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就是要把课文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或扣人心悬的方式展示出来,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石墨和金刚的化学成分都是炭,属于“同素异形体”,但由于物理结构不同,一个坚硬无比一个却相对柔软,相同的“质”因排列组合不同“形”、“性”却有天壤之别,同样的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收到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同属《晚清时期》的复习课,大家选取的材料和学案也都差不多,但因排列组合不同,教学效果也略有差异。在必修三《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的复习中我也进行了一点尝试:先引用两则材料(如下:)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英国学者李约瑟

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领先,然后布置学生自主整理古代中國科技领先的表现。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阅读和动手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有学生按课文顺序从科技、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列出了科技成就,也有同学按朝代顺序列出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科技,经过这样的建构整理肯定比单纯的填空或教师在课堂播放课件印象更深刻,同时也避免了在复习课中“炒冷饭”的局面。至于本节课的难点——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影响则通过2014年全国1卷牛顿、宋应星科技成果特点和命运比较题及2016年全国2卷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进行突破,这样复习课的特征既明显,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转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是指教师应该在教法上努力,其实一节课不应只关注我该怎么“表演”,更应考虑的是学生该如何学。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还应做到“两多”。

第一、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不要让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全国卷高考形式下,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历史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因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等问题而忽略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比《晚清时期》的三节复习课,我的课由于贪多,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严重不足,问题抛出后个别学生找到结论后马上反馈,感觉一节课基本都是自己在讲,而下午备课组老师按照反抗、探索、转型组织教学,突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逻辑,每个问题提出后都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在回答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跟着老师的节奏在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对比两节课,我意识到一节课下来,如果学生一点想法都没有,一点继续探索的欲望都没有,这种教学是不成功的。以后课堂要多点时间学生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有创新思维。

第二,相信学生,多些机会学生体验。学校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展”和“探”的环节,不就是鼓励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吗?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开学初的一节英语《模仿演讲》的口语课上,英语老师通过学生逐句跟读、默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来练习模仿演讲,最后每组派一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演讲,甚至可以模仿演讲者的语言和神态。这样的课堂表演让我记忆深刻。我们历史课不能上成口语课,但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这一点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在高一一节全市公开课上,在充分预习课文基础上,教师布置学生概括《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的主题,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创造力:“美国的成长史”“美国的自由之路”“进击的老美”“美的蜕变、国的兴耀”“追梦的小美”等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脱颖而出,学生也能够围绕自己的主题阐述自己的理由,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历史课可以上成这样!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把这句话用在教学中,不让人深受启发吗?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我们提出“引、展、探、评”的教学环节也正是为了调动学生,转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要我们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做到“以学定教”,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点机会学生体验可以让“展”和“探”的环节进行得更深入。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华教授作《教学变革的方向与方法》报告指出:我们思考教育方向的时候,就想自然界是怎么长的,花是怎么开放的,鹰是怎么练习飞翔的。我们教师不要做很多事,要少做一些。不要努力去讲好课,要提供条件,让孩子自己去成长。这句话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教师要革新思想、转变观念,解放自己也解放學生,把课堂的自主权教给学生。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我的“表演”是否成功,而要看学生是否在参与课堂中把知识学活,教师只有解放自己,学生的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释放。

[ 参  考  文  献 ]

[1]赵长海.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1年36期.

[2]王浩江.有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6期.

[3]王佳琼.有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6期.

猜你喜欢
呈现方式体验思考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中黄金分割内容呈现方式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