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优势助力高中语文教学

2018-12-24 09:52刘建新
文教资料 2018年3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高中语文

刘建新

摘 要: 本文简单分析少数民族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及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价值,并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思路、方法,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教学中有效运用特色文化素材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 渗透与实践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优势及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价值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优势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具有特色,其在文化教育素材供给与环境构建方面有诸多优势,其中最显著的优势有三点:

其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具备多样性优势。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通常非单一民族聚集,往往有数个少数民族混合形态,这使得区域内文化的多样性程度较高,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居民建筑、风俗习俗等方面。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是促进人们在智力、情感、道德和精神方面更充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其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学作品的类型与数量较丰富。民族多样性带动文化多样性发展,进而促进民族文学作品的类型多样化发展,这能够为本地文化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文学作品资源。同时民族特色文学更具独特性,也能够为文化教育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素材。

其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促成地区有特色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少数民族特有的信仰、习俗、语言等为地方文化特色灌注特色要素,也使少数民族形成特有的审美与文化,也能为文学学习提供新的视角。

(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优势对语文教学的服务价值

从语文基础教育层面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有显著的教育服务价值:

其一,多元文化特征为地方特色民族文学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多元类型与发展条件,此类作品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特有教材,一方面可以提升教材对本地学生的亲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素材类型,增强教师的多元文化研究意识,推动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二,民族文学作品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特色语文教学素材,学生对此类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学习能够更好地结合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对学生阅读、文学思辨、文学评价能力发展等产生影响。

其三,地方民族特色审美与文化,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写作、语言等教学工作的有效辅助资源。借助地方民族特色的审美与文化,开展写作与语言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写作与表达思维的灵活发展,并保障民族语言的传承。

此外,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任务做出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能够促进文化传承与知识学习的融合,借助语文的文化工具属性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外部传播,也能促进相应文化在现代文化作品中的呈现及二次传播。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基本路径

(一)文化与教材融合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有两个层面:一是通过语文教学推动民族语言的传承,二是基于语文教学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学校可以通过在必修课程中增加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素材、设计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等实现文化与教材的融合。

在语言传承层面。可以将汉族及少数民族文字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汉语与少数民族文学修辞特色的对比等作为教学切入点,在常规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民族语言特色,一方面保证学生汉语言学习成效,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认知。

在文化传承层面。可以将地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地方民族特色文学组品赏析、其他类型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艺术文本赏析与解读等作为切入点,在常规语文教学内容中增加民族文化素材,提高学生对地方民族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在更贴近自身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文学理论与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语文能力训练与民族文化素材融合

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在语文技能教学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例如语言学习、阅读学习等方面都能够提供特色素材。因此,可以在语文能力训练中添加民族文化素材,同時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语文教学出成果。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新字词学习、诵读与阅读能力发展、文学作品情感认知与感悟能力发展、标准化与个性化表达能力发展(作文与社交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说,民族文化素材融合能够消除相应能力训练的障碍或强化训练效果,例如:在新字词学习中采用民族文学文本进行解构和认知训练,使学生在更熟悉的语境、表达习惯中理解新字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阅读训练中依托学生对民族文学作品的理解优势,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并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作文写作、普通话社交训练的民族文化素材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个人普通话标准语言的应用误区,如在普通话表达中错误运用民族语的不良习惯等,这有助于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作文能力和普通话表达能力的发展障碍。

(三)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开展语文能力实践

教学中融合民族文化素材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并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助力。但这种渗透与融合的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融合教学集中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民族文化传播的实践功能和语文教学价值。可以考虑在文化传播中实践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工具运用能力,并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效能感知、兴趣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开展创作地方文化介绍短文创作和文化推广活动,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开展社会性民族文化传播、宣讲活动,训练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等。通过此类传播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明确的语文能力应用效能反馈,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并在实践中发现语文能力实践的问题并改正。

三、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融合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的实践要点

(一)养成多元思维意识和人文素养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特有优势,利用这种文化多样性能够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学习时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通过不同民族间学生的文化分享、交流与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以不同视角审视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找到高效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方法;基于多元思维习惯的养成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应用的灵活适应能力。

文化素养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文化素养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可以对学生三个层面的文化素养发展起到辅助作用,包括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素养、跨文化认知与理解素养等。教师在教学汇总渗透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文化实践中,应注重这三类素养发展需求,科学选择文化素材类型、文化作品内容主题、文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价值。

(二)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非标准型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需要进行甄选与优化,保证其对相应学科、类型化教学活动中的适用性。就民族文化资源而言,并非所有文化都是可取的,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中也有部分时代性不足、不适用于语文教学应用的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甄选和调整。建议教师在选择素材时先对本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总结文化层面、语文教学辅助功能层面上价值较高、素材功能性强、文化代表性强的类型,以便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承教育与语文技能训练。

(三)总结民族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融合经验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在民族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体系还是经验方法方面都不够成熟。仅就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而言,传统教学中的语言教学、跨文化教学等受语言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阻碍性)影响较大。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多做反思与经验总结,尽早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本地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学校本教材编制方法、课堂教学渗透民族文化的教学方法、文化传播活动中開展语文技能训练的方法体系,为地方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方特色文化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辅助材料,可以在相应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推广,但不应忽略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教育功能,教师在实践中应注意两者的融合与互为促进,同时发挥民族文化语文教学辅助价值和语文教学的文化工具价值。

参考文献:

[1]骆北刚,杨静.文化响应教学与语文教材的文化承载路径[J].语文建设,2016(4z):7-8.

[2]朱茂林.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摭谈[J].中学语文教学,2017(6).

[3]成尚荣.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人民教育,2017(9):56-59.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