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2018-12-23 06:42徐松海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徐松海

【内容摘要】教育本身源于生活,其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生活。初中生正处于性格和观念塑造的关键阶段,一定的道德教育渗透是必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程,教材内容很大程度选取的是生活上的实际案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观念,全面健康的成长。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课程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透过生活无意识的掌握知识,同时又更好的应用知识去生活,二者相互推动。本文基于这个角度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融合到教学中去,以生活为教学的平台,让学生以生活的经验去实践,感知获取相关的知识,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将知识做到内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本身是围绕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展开的,更多的涉及内容时学生的生活,而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知识认知同时增强自我道德修养,提升综合技能。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生活与之相联系,进行生活化教学,以生活来引导和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化学生本身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主动的去探究和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一样,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选取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内容的趣味性,产生主动性。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现如今是网络时代,任何信息的传播速度都非常快,而学生本身对于信息一般都特别的关注、感兴趣。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内容运用时事热点来创设生活的情景,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知识,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开展生活化互动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课堂教学本身是动态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进行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者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和沟通,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更好的取长补短,调整教学计划,更有意识的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我。鉴于教材内容的生活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生活化的互动活动,即:结合教学主题内容,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将知识进行还原生活,切實的做到生活与知识的融合,诸如:可以是角色扮演也可以是微短片的形式等等来展示出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从自我的实践、体验中领略到人生真谛,促使自我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如:在学习“遵守公共规则”章节教学内容时,笔者以五一某景区的旅游状况为背景来让学生进行一个话剧表演,即:刚入公园时候人们拥挤买票,忽略旁边的“请排队购票”,相互之间谁也不让谁,发生口舌之争,之后进入到景区之后,吃零食随便扔垃圾、鱼池中漂浮着各种垃圾袋和饮料瓶、有的人在景区的树上或者墙壁上刻字某某某到此一游等等将生活中旅游最为常见的事实搬到课堂上来,之后再进行互动交流,即:公园的管理人员出现调解维护秩序让大家遵守公共秩序、态度温和的告诉旅客要注意不能随便扔垃圾,讲解景区公共规则,让大家共同维护,呈现出两种景象,最后以旁白的形式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感受,以生活事实感悟学生,以互动拓宽学生本身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成长空间。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深化学生的素养

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了解和运用情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过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更多的是侧重教材中出现的天空、选择,较为注重教材知识点的考查,忽略了知识的灵活运用性,从而学生也大都是从教材中找到答案,抄上去,失去了作业本身留置的作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对此,笔者认为对于作业的布置也应是生活化的,即:将生活的一些案例搬到课堂上来,作为作业让学生去分析、尝试解决问题,借以实现学生素养的深化。

如:在“难报三春晖”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点点滴滴,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又是什么样,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对此布置了一个为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诸如:为妈妈洗脚、帮爸爸捶背、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亲手为父母做一顿饭、为父母动手制作一个小卡片等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思维,让学生做一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到“感恩”。再如:在学习“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内容时,笔者布置“友谊”主题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进行记录“我心中的友谊”。这样,布置生活化、开放性的作业,有助于推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本是属于生活性较强的学科内容,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生活化选择。对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其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获取新知,增强技能等,有助于推动学生更为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宋和.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解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9).

[2] 柳建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链教学详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