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8-12-22 10:59苗希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苗希圣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 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埃索美拉唑镁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总有效率为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 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胃十二指肠炎;埃索美拉唑镁;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61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十二直肠炎的重要因素, 并且也是该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临床中治疗胃十二指肠炎的主要目标是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以及抑酸和止痛等。而埃索美拉唑镁属于新型质子泵抑制剂, 该药物具有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患者胃酸分泌等作用[1, 2]。本研究探讨应用埃索美拉唑镁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由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完全确诊。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7例;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41.3±9.6)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8例;年龄23~69岁, 平均年龄(40.5±1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 给予克拉霉素片0.5 g/次, 2次/d;阿莫西林1 g/次, 2次/d;连续口服10 d。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 用法:20 mg/次, 2次/d, 连续口服3周;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药物埃索美拉唑镁片进行治疗, 用法:20 mg/次, 2次/d, 连续口服3周。停药2周后做幽门螺杆菌测定。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 幽门螺杆菌转阴;有效:患者的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幽门螺杆菌转阴;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 幽门螺杆菌未转阴[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总有效率为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炎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内科疾病, 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患者发病及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关键在于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可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等可以损伤胃肠道黏膜的细胞, 因此可引起胃肠炎症反应, 进而引发患者各类临床症状[4-6]。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关键所在。三联疗法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治疗该疾病的方案, 三联疗法当中主要应用了质子泵抑制剂, 是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各类胃肠炎症的常用方式。其中应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可发挥极强的抗菌效果, 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类抑制剂药物, 而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药物, 因此将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应用可发挥较强的胃肠环境抗菌作用, 因此对该疾病患者有一定疗效[7]。但是幽门螺杆菌在胃酸的环境当中非常容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影响了治疗效果。埃索美拉唑镁属于奥美拉唑S异构体, 可对H+-K+-ATP产生极强的抑制性作用, 埃索美拉唑镁的特异性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胃酸分泌量, 這对幽门螺杆菌的生存将产生很强的破坏和抑制作用, 幽门螺杆菌无法在此环境中生存, 因对幽门螺杆菌的生存产生了抵制作用, 与此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有利于保护患者胃黏膜[8]。有研究报道中也指出, 患者若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但是针对埃索美拉唑镁的不良反应报道比较少见, 因此可推断其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9, 10]。本次研究结果也可进一步佐证该结论,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埃索美拉唑镁的安全性较高,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长期服用埃索美拉唑镁后, 将极大地降低患者胃蛋白酶原分泌量, 将对胃黏膜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并帮助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 因此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应用埃索美拉唑镁后, 观察组患总有效率为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埃索美拉唑镁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 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埃索美拉唑镁, 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晓华, 邵玉霞, 娄渊贵. 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7):4320-4321.

[2] 赵瑞娟, 陈永波, 刘华. 苯酰甲硝唑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血清多肽激素及胃泌素 胃蛋白酶的影响.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3):315-318.

[3] 袁迅玲, 杨丽娜, 赵雪妮, 等. 结节性胃炎患儿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研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9(6):1044-1046.

[4] 王玉环, 黄瑛, 王传清, 等. 儿童结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分析.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10):903.

[5] 成凤干, 王善娟.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节性胃炎30例临床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16):2412-2413.

[6] 蔡惠玲.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结节性胃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6):135.

[7] 胡秀娟, 刘近春. 幽门螺杆菌与成人结节性胃炎的关系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8):65-66.

[8] 张冰峰, 邵彩虹, 王岱明.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4, 4(3):136-138.

[9] 胡志红, 苗芸, 肖咏梅, 等. 慢性结节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7):32-33.

[10] 周颖, 黄瑛, 邵彩虹, 等. 幽门螺杆菌cagA、vacA、iceA基因与儿童结节性胃炎的关系. 中国临床医学, 2009, 16(1):63-66.

[收稿日期:2018-06-15]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