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平
摘要: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感;培养
小学生由于自身身心发育和经历的原因,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观念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下面,我就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可以更直观的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或欢快、或悲伤、或兴奋都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同时音乐也可以明星的影响人们的心境。《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可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艺术和一切美好生活的热爱。一些心理研究人员指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而声音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情感、宣泄情感的方式,喊叫、欢呼以及安静都是情感的外部表现,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要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首先,引领学生去发现去体验歌词中的旋律美、节奏美,通过教师动情的歌唱、形象生动的讲解,以及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可以适时的调动学生的情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歌声中,让学生想象美丽迷人的自然之美,仿佛置身于广阔的绿水青山之间。再由学生谈一谈在演唱这首歌时的内心感受。并鼓励学生品味歌曲中的意境,伴随着自己的情感进一步演唱。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动,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又如在学习《嘀哩嘀哩》时,老师进行有感情的示唱:“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老师在演唱时可以在明亮的歌声中伴随着优美的舞姿,创造欢快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这时可以通过常用的拍手,拍腿等动作,鼓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进来,班级中会顿时呈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十分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二)思想情感的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欣赏《歌唱祖国》的过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有力的节奏,铿锵的演唱中,感受我大中国的气势磅礴,感受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日益强盛。好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情感,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德育价值,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呈现给学生,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全身心全方面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期在思想上达到和作者的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目的。
(三)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音乐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演唱歌曲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做人的过程。教师可以适时的捕捉教学中的育人环节,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如在学习《小红帽》、《小乌鸦爱妈妈》等歌曲时,要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以及在流畅的曲调当中,激发孩子对美好情操、善良品德的追求。在《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歌曲当中,让学生用甜美的声音和欢乐的心情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道德品质。在《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歌曲中,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成长中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快乐中得到培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歌曲、演唱歌曲的技能,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细致认真,明确情感渗透的节点和时机,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要将音乐作品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同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控,只有教师先动了情,才能感染到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有起伏、有高潮、有满足,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作用。
贝多芬曾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总之,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以情感人,用音乐洗礼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养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园丁我们更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全部,至于音乐教师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歌唱与声音训练[J].音樂论丛,1982.
[2] 彭宪发.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