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英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此,便为新课改以来的德育内容又增加了新的教学任务要求。而以高中学科综合比较而论,其中历史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和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则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有着自身天然的优势。本文便以此为例,通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做如下阐述,希望对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以德服人”向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所谓立德树人,从其含义来讲则是一个人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一个行为过程。而在课堂的教学中,立德树人则显得语义深远,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前提下,只有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得到良好的开端。何为“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思想教育来进行引导、感化、陶冶等;何为“树人”?即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典范,并以此来对人进行塑造、改变和激励。有鉴于上述分析,在高中历史课堂的立德树人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实施教学。
1.先贤优秀思想介绍,实现立德教育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发展、延续至今最为成功的国家,历史长河中历代先贤大哲们的先进思想势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这些魅力无穷的道德思想,才使得我国无论在遭遇外族入侵或者内部战争的情况时,都使得各个民族或地区的人始终能够很好的凝聚在一起,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发展和不断的延续。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的利用历史学科的这一特征,通过向学生们介绍我国先贤哲人的优秀思想,指导学生们去深入体会和感悟,从而首先达到“立德”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 ”这一节相关内容时,我则借助这一内容为契合点,通过向学生们宣讲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儒、墨、道、法” 四家的思想内涵,对“立德”的教学目标作了引导。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非攻、兼爱、尚贤、天志、明鬼、非命;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法家的富国强兵、依法治国。这些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如今依然深刻地惠泽着当今时代,为现代人们的做人、处事和立国提供着无穷的智慧,而学生们经过对这些优秀先贤思想的了解和感受,在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面受到了极大地震动和感染,使得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实现了“立德”教育。
2.联系历史名人典范,实现树人教育
再说树人教育,上述提到树人即“以人为本”利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典范,进而达到“树人”的教育,此处则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树人”教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其中单论封建王朝的更替,业已有了近2400年的积累。在这繁复的王朝更迭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抵御外部入侵,捍卫国家统一完整,做出了极大地贡献,甚至不惜抛洒热血,献出生命。故此,我们可以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联系这些历史名人典范的介绍,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最直接的引导,进而促使课堂实现树人教育。
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我在对相关知识进行教学之余,又通过对当中一些典型的爱国名人其人、其事进行了介绍,为学生的“树人”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中,从来不乏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阻绝日本军队的侵略称霸战争,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如:33集团军司令长官张自忠,曾参加台儿庄大战取得巨大胜利,临沂大捷中击溃日敌3个团,歼灭5000多人,于枣宜会战中为了尽快歼灭敌军,置生死与度外亲临前线指挥,不行身中6弹,壮烈殉国。又如: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杨靖宇,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冰天雪地中,与已成围拢之势的大量日寇周旋几个昼夜后壮烈殉国,有效拖延了敌军进攻。对这一系列爱国将领、卫国志士的精神感召下,学生们对于“树人”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树人”的标准和方向。
3.通过课外实践感悟,提升德育效果
通过组织课外实践能够将历史课堂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进一步升华,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经过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能够对“立德”、“树人”的概念产生更加全面而综合的认知,进而达到深入提升历史课堂德育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们仍以上述“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为例,在课外实践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场爱国主义宣传活动,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立德树人的真正含义。如:在活动过程中,针对于爱国主义的宣传,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一活动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对于爱国所作出的实际行动,体会到自己在爱国方面的价值,从而使得立德树人的教育能够在形式上得以寄托和实现,为课堂进一步提升和升华德育教育效果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方面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深切掌握教材内容,并以灵活的方法与教学目标进行相互融合,如此,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的教学质量。
參考文献:
[1]葛建敏.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如何立德树人[J].散文百家,2018(06)
[2]文江萍.聚焦课堂,立德树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赤子(下旬),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