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2-21 08:04蔡舒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8期
关键词:消失证候心绞痛

蔡舒航

(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三明365001)

冠心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机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较多。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冠脉功血不足,心肌短时间内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的疾病,该病主要的突出症状是胸痛。在中医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将其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1]。以往主要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如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等,但总体效果一般。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联合治疗,对于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探讨针灸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3 月至2017年3月,将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性34例,有2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 42-78岁,平均年龄为(61.3±3.4)岁,病程在1-14年,平均病程为(7.2±1.3)年;所选 58例观察组患者中,有32例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年龄在 41-77岁,平均年龄为(61.2±3.2)岁,病程在 2-15年,平均病程为(7.5±1.2)年。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呼吸不畅、胸闷憋气、胸痛彻背、胸部闷痛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缺血性改变,运动试验结果阳性,本研究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须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其他严重慢性系统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认知障碍患者或沟通障碍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使用阿司匹林加硝酸甘油的治疗方案。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3636),口服,每日1次,每次100毫克。在心绞痛急性发作时,选择硝酸甘油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2503),舌下含服,每次0.25-0.5毫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联合治疗。主穴取至阳穴、心俞穴、合谷穴、内关穴、膻中穴,根据患者分型选择配穴,如血虚阴虚,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如气阳两虚,取气海穴;如痰浊,取丰隆穴;如血瘀,取地机穴、血海穴、膈俞穴。取穴后使用毫针以常规操作方法针刺,使用平补平泻法,对气虚性玲在气海穴针上加灸。留针30分钟,每日2次,治疗7天为1疗程,共2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心绞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心绞痛等症状有所好转,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比治疗前减少超过50%;无效:心绞痛等症状未缓解或加重[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医症状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55%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

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为(6.9±4.3)分,对照组患者为(15.2±8.1)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0.8±0.3)h,心绞痛消失时间(7.7±3.5)天,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缓急时间(1.6±1.0)h,心绞痛消失时间(10.2±3.8)天,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3。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对比(±s)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对比(±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进而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进而引起的疾病。冠心病具有比较广泛的范围,还可包括栓塞、炎症等其它原因引起管腔狭窄闭塞。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这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短暂缺血和心肌缺氧,可导致阵发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心脏缺血在身体表面反射的感觉疼痛即是心绞痛,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前胸出现压榨性或阵发性疼痛,还可能具有其它症状[4]。胸骨后方是主要疼痛位置,向左上肢、心前区放射。在情绪激动、劳动等过程中,冠心病心绞痛容易发展,每次的发作时间可达到3-5分钟,发作频率在1天几次到几天1次不等,一般可使用硝酸酯类制剂或休息后症状消失。以往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如口服阿司匹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虽然能够短时间控制症状,但总体疗效比较一般,难以起到持续性的效果。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深入的研究,可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已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中医上,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于心痛、胸痹的范畴,该病的病机一般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之证导致患者心气不足,标实之证导致患者痰凝血瘀。以此为基础,运用中医穴位理论,采取针灸联合治疗的方法,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经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55%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明显更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为(6.9±4.3)分,对照组患者为(15.2±8.1)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1.1±0.3)天,心绞痛消失时间(7.7±3.5)天,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缓急时间(2.7±1.0天,心绞痛消失时间(10.2±3.8)天,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的穴位,与阴维相通,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能够发挥同妻之痛、宁心安神的作用。在传统中医学理论当中,已有关于胸中发病主要源自内关穴,心暴痛、烦心也和内关穴有关。很多中医都指出,在心胸病症的治疗中,主要的穴位应取内关穴。膻中穴在任脉之上,是气交汇的穴位,也是心包的募穴。心俞穴是背俞穴,起到传输和输注心气的作用,和膻中穴前后呼应,阴阳配合,具有理气畅中、疏通经络的作用,在心胸疾病的治疗中也十分重要。至阳穴位于督脉,是经穴,通过对至阳穴的针刺,对心痛治疗有效果。合谷穴是丨阳明大肠经原穴,能发挥通络、镇痛的效果[5]。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选择地机穴、血海穴为配穴,达到通络止痛、宽胸理气、祛瘀生新、养血活血的效果。膻中穴和膈俞穴配合,能发挥平衡阴阳、活血化瘀、行气导滞、调理气血的功效。痰湿的患者以丰隆穴为配穴,能够蠲化痰浊。阳虚和气虚的患者选择气海穴,针上加灸,能达到散寒、温阳、补气的效果。阴虚和血虚的患者,选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能对肝脾肾脏之阴加以滋补,达到益气养血健脾作用。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能够使治疗效果提高,症状改善,促使心绞痛更快缓解和消失,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消失证候心绞痛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消失的童年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美永不消失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