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
摘要:初中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身为教师需要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打破“说教”和“演练”为主的方式下,借助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多样的体育锻炼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谈一谈采取何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锻炼;教学方式;身体素质;准备活动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以升学率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过分追求分数的情况下,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当前的教学事实,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需要与身体素质提升连接起来,成为终身体育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在锻炼中不断地提升其身体素质。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转变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做好准备活动
任何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无法离开体育准备活动。体育准备活动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对此,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对课前准备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前准备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会直接采取慢跑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好体育锻炼准备。这样单一的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项身体技能,影响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在慢跑方式基础上增加其他活动,借此使学生做足准备。首先,我在组织学生集合之后,会带领学生做一些扩胸运动、徒手操等,借此使学生在运动中调动其身体技能,唤醒其身体器官。在做了基础的课前准备活动之后,我会要求学生进行400米慢跑活动,在这样的慢跑中,学生的关节会得到运动,也会促进其血液循环,避免在后续激烈运动中产生身体不适,或者出现身体意外情况等。做好体育活动准备工作不单单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预热的重要性,还可以使其在充足的身体准备下获得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2.探索训练技巧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一些简单易行的训练实现一蹴而就。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着强烈的主观愿望,他们希望在体育锻炼活动参与中实现身体即能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驱使下,往往采取“说教”和“演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如此活动非但无法使学生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对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一些训练技巧来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足球”训练教学活动为例,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学生在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做出超负荷的行为这一情况。比如,有的学生为了取得进攻的主动权,其过分追求推进速度,由此导致自身体力的浪费,在防守中毫无力气可施;有的学生则为了传球成功,强迫自己传出超距离的球,由此导致肌肉拉上。面对以上所提及的种种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一般会先将与足球运动有关的理论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严格的规则指导下自主规范自身的行为,避免在剧烈运动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实际训练活动开展中,我则会立足学生的兴趣和身体素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位置,引导学生在其身体承受能力范围内积极地参与锻炼。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还会利用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对其进行不同难度的教学与指导。在这样多样化技巧使用下,体育课堂活动得到了丰富,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其身体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一举两得。
3.坚持体育训练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在循序渐渐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一周大概会上一两节体育课,这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是收效甚微的。对此,我会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课外早晚操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体育技能进行练习,如此在日积月累中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且,早晚操活动的开展不单单是跑步,我还会和学校进行协商,通过跳绳、打羽毛球、做体操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实现学生身體素质的提升,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准备活动入手,以多样化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参与锻炼,利用多种教学技巧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技能体验中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同时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想.对初中体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189+192.
[2]韦国福.试论如何通过初中体育课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新课程(中学),2018(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