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采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渗透。现今,各个阶段教育活动都将素质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不仅要能够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进行培养,更应当积极渗透和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渗透落实德育教学的核心环节,所以,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与水平。在数学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时,如果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回应,则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感受,使得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割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束缚下,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不高,自然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1.2 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推崇实施素质教育,可是依旧有很多的数学教师不能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还是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事实上,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大部分的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点的传授,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大部分的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不能及时的创新教学方法,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喜好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课堂,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1.3 对教学过程不够重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想要充分的渗透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首要的便是能够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每个环节,不能够只关注教学结果。而在实践教学中,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程度显然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很多教师一味的重视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实现,为了保障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与重视,最终导致学生主动性较低,影响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落实。
2 德育教育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2.1 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可是他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导学生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推崇各个学校实施德育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号召,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合理的融入德育教学,并且要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立的人,是有自己想法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比如: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可以对班集体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因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在游戏期间,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助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性竞争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像是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游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行为,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予纠正指导,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一个有效方法。
2.2 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寻找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数学教学课堂,如果教师想要顺利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教学,就必须对教学模式做出创新,借助丰富多样的模式去开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加法、减法、以及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就是“数鸭子”,借助数鸭子的形式来为加减法的教学做铺垫,先让学生数数视频里面出现了多少只鸭子,然后借助动画效果,减去一部分的鸭子,让学生再来数数有多少只鸭子,也可以增加一部分的鸭子,让学生清点数量,这样做是帮助学生更细致全面的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颖的,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锻炼。
2.3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时,应当充分把握每一个能够展开德育教育的机会和途径,充分的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能够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过程中的关注与重视,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更加重视教学结果,教学围绕应试而展开,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热情与积极性,甚至产生抗拒与厌倦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与丰富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人民币上所印制的风景图片,介绍人民币的设计思路以及人民币中所蕴含的深意与内涵,让学生产生对人民币的了解与重视,让学生养成珍惜和尊重人民币意识,进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应当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整体素质,并通过融入德育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德育教育更好的展开。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