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忠孝
【摘 要】统编教材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三年级开始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策略是预测。教师在教学时可借助旁批,让预测真实发生;巧用阅读提示,让预测能力梯度上升;观照课后练习题,让预测从课内走向课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习得阅读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预测策略;实施建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其中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恰当地运用阅读策略的方法。
阅读策略是学习个体为了对篇章进行充分理解,觉察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有计划地进行的各种认知活动。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其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策略为预测。
一、什么是预测策略
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有关信息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假设,并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
台湾学者赵镜中先生认为,预测文本能帮助学生投入到文本阅读当中。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结局,所以若时不时地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就能促进阅读的主动性。
二、如何实施预测策略
针对这一单元的学习,编者安排了三篇童话,分别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目标定位:《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示范预测(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练习预测(练习),《不会叫的狗》是独立预测(运用)。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实施教学呢?
(一)借助旁批,让预测真实发生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活了一百多岁的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接连碰上小猫来躲雨、老母鸡来孵小鸡、小蜘蛛来织网捕虫等事情。
随文旁批是本文在编排上的一大亮点。该亮点也应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助器。课文中共有七处旁批。
细读这些旁批,不难发现这其实是提示学生预测的线索。如“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提示学生可以依据插图进行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提示学生可以依据阅读经验进行预测;“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提示学生可以依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那么,该如何用好这些旁批呢?来看2018年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活动中来自桐乡的俞翔老师执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课例。
师:人老了该退休了,房子老了也该退休了,老屋想着自己该倒下了,可是题目却说老屋总也倒不了,怎么回事?
生:它怎么想办法都倒不了。
生:我觉得这个屋子会有神仙降临。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神仙?你看过有关神仙的书吗?
生:看过。
师:如果是孙悟空的话只要说一声“变”,老屋就不会倒了,对不对?你的想法跟一个小朋友的想法差不多。(课件出示旁批,指生朗读: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师:好像跟神仙差不多哦。你是因為读过了其他的书才知道的,对不对?(板书:阅读)老屋真的被施了魔法吗?
生:有可能。
师:这个小朋友说“被施了魔法吗”,他能肯定吗?
生:不能。
师:所以他用问句的形式在猜测。老屋真的被施了魔法吗?我也不知道,我们接着往下读。
随文旁批的作用在于示范预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俞老师巧妙地将旁批融入教学,一边读一边预测,一边和旁批进行比较。这样的预测,不仅真实地在课堂上进行着,还让学生懂得预测不是胡乱猜测,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每一次预测,学生的答案都五花八门。预测的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根据故事内容、生活常识、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线索进行神奇的合理想象。
(二)巧用阅读提示,让预测能力梯度上升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略读课文,和人教版略读课文相比,每篇课文的题目下方增加了“阅读提示”。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阅读提示为:“读下面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会叫的狗》的阅读提示为:“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从三篇课文的整体出发,不难发现,编者围绕预测策略,进行了梯度设计。第一篇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有依据的预测。第二篇略读课文是对第一篇课文的巩固。而第三篇则是运用:课文《不会叫的狗》主要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在小公鸡的帮助下学习鸡叫,结果遭到了狐狸的嘲笑,后来又在杜鹃的指导下学习鸟叫,却遇到了猎人的枪声。这时课文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分别是狗在奔跑中遇到了小母牛、农民和奇怪的“汪汪”声。学生预测三种不同环境下故事的结局,根据文本线索对预测的思路进行调整。
(三)关照课后练习题,让预测从课内走向课外
统编教材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编者在“课后练习题”中也融入了课外阅读。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的练习题是这样设计的: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不会叫的狗》一课的练习题是这样设计的:选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
教育家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由此可见,让学生拥有阅读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阅读策略很多,除了预测外,还有联结、提问、速读……这些策略并不一定都在教材中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但一线教师可以借鉴“学习、练习、运用”的方法,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晶.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9).
[2]周龙兴.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
[3]赵镜中.教会学生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2011(1).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