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作用及对策

2018-12-19 11:09张莹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律动教学小学音乐作用

张莹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音乐律动,创新音乐教学,构建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4-0032-01

和传统单一乏味的歌唱教学相比,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律动”是音乐课堂中完整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积极通过律动教学,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1.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作用

1.1 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学习的兴趣往往跟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紧密相连。然而,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单一、乏味的歌唱教学,难以实现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运用,教师的课堂教学将不再是单一的、单调的歌唱教学,而是将音乐与肢体语言如音乐游戏、音乐表演、歌舞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诠释音乐的内涵,让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音乐的内涵更加完善,有利于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表演和表现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往往通过模仿形成。而教师在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则是通过音乐、肢体語言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单一的歌唱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能力,束缚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动静结合”的模式,为音乐之美增添了更加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元素,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音乐感、节奏感等,充分调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跟着教师“动”起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对于很多孩子而言,他们的音乐基础是零,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源于心灵,具有直接性。而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加强对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的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肢体去协调音乐,促进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形成。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状态,而“律动”的表现形式,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有效对策

2.1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针对性律动教学。

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肢体语言、身体动作,培养小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形成“律动结合”的音乐课堂。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应当成为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律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结合音乐的内容,编排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年龄特点的肢体动作,动作应当是有趣的、有节奏的,让学生自信的、愉快地感知音乐。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爷爷、爸爸和我》的过程中,就给学生制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规则:当小学生听到“我”跑步时,学生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步;当听到“爸爸”走路时,则可以跟着音乐的速度走路;而当听到“爷爷迈步”时,则可以模仿老人佝偻身体走路的样子。这种肢体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动作中不知不觉学习音乐,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实现很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2.2 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律动游戏。

小学音乐律动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通过形象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让学生体会音乐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音乐律动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律动游戏。例如,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已经有了“害羞感”,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敢大胆地表现出来。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营造表演氛围、心理沟通以及竞赛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层级,结合乐曲的风格,编排一些小节目。如情境表演、故事表演、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形成音乐的审美和感知能力,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

2.3 不断丰富音乐律动的形式。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律动的形式,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一乏味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律动形式,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角色游戏律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基本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为主题。因此,教师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音乐律动游戏。例如,在学习歌曲《保护小羊》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给孩子们“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歌曲中表现各自的角色,实现了音乐游戏化、活动化和律动化的效果。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律动的形式有很多,除了角色游戏律动,还有表演律动、听觉律动、舞蹈律动等,形式多样的律动形式,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律动教学,让学生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种通过肢体表现与音乐教学有机整合的形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单调的歌唱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余红霞.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上[J].乐器,2011(11).

[2] 丁雯颖.让视唱教学动起来: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应用于视唱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猜你喜欢
律动教学小学音乐作用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探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浅议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