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燕 管国贤
摘要: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提出了“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建设主张,用参与式培训来升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知与行,以案例式研究形成板块式推进的课堂模块,以资源库共建构建支持型教学生态,使得课堂的变革有章可依,有例可循。
关键词:教学改革;参与式培训;案例式研究;资源库共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0A-0033-04
课堂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阵地,其变革备受瞩目。任何教育教学改革若没有真正觸动课堂,那就不能说是成功的。能不能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课堂范式,用易于操作和值得推广的课型、课例,让教师有章可依,有例可循,可用?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在摸索与实践中提出了“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追求,并在操作层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期待让课堂的变革真正地发生。
一、参与式培训——升级课堂教学的知与行
“假如你是你的学生,你期待怎样的课堂?怎样的课堂会让你的收益最大化?”堰桥实小的管国贤校长设计的参与式校本培训,带领所有教师亲历课堂,体验“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管校长按“引起—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拓展”五大板块进行培训,是培训教师,是“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践行者,也是被全校教师观测与评价的对象;教师带着目标与课程内容进入课堂,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是学生,是“目标主导,以学为本”课堂的体验者,也是课堂的观测与评价者。
理想中“学生主体”的课堂该是怎样的呢?管校长引导大家以结果为导向,畅想、构建理想的课堂形态,在碰撞与交流中形成共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产生于学习目标的任务驱动,发展于学生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时身心的投入、情感的呼应、心灵的相通、思维的碰撞,结束于认知、能力、情态的升级及对更高更远目标的向往。这样的课堂真正实现了“目标主导,以学为本”,开放而润泽,有目的与方向,有过程与方法,有收获与效益。
理想课堂的构建源于对教育“原点”的追问:
1.去往哪里?——目标主导,成全成长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成长都是其重要目的。课堂应立足学生原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扩充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情态,促进学生的成长。
立足人的成长,是课堂的愿景与归宿。对学习者来说,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好的目标,是方向,是导引,简洁明了,可观可测可量。课堂伊始,学生直面目标,清楚地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旨方能踏实前行。而目标的达成,不靠强势的、牵扯拉拽式的引导,教师要有意识地“课堂隐身”,在放手、还权、让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去经历悟得,确保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对教师而言,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厘清学生课堂的起点是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设计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当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关键。唯有关注学生学习的原生状态,正视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空间,充分理解学生学习心理和学科逻辑序列,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学习的真正发生才有可能。
2.怎么去?——先学后教,教会学习
目标的达成来自学生有效的学习。这个过程不是由外而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任何人都不能替代。
“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要“先学后教,教会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课前、课中延伸至课后:课前自主学,用“导学单”等工具组织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学习的内容整体感知,让学生带着对分享研究心得的期待与自信投入课堂的学习;课中参与学,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明确任务,制定计划,或自己独学,或同桌对学,或同伴群学,或教师导学,去亲历搜集资料、阅读思考、动手实践、讨论质疑、归纳整理、应用提升的过程,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情智相生的场域;课后拓展学,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再出发的冲动。
在这个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服务者,研究学生,研判学情,预设活动,理解和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以成熟度较高的学习者身份,引领、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现实发展和转化。
3.去到该去的地方了吗?——过程有爱,结果有效
对课堂的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有爱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课堂的参与、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程度如何?这样的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情态和意向,使学生的爱学、会学有了可能性和持续性。当然,关注过程并不排斥让学生获得终结性的结论,但结论性知识的获得必须基于学生自主的心向,基于学生理解的过程,基于学生的体验和生成,而非简单地、被动地、机械地获取。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方面根据课堂目标,科学编制测评题,严格实施当堂测评,客观统计测评结果,灵活进行测评反馈,重在查漏补缺。一方面设计合理、科学的课堂评价表来引导教师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形成了各学科课堂观测评估表,确立了“目标定位精准简明”“教师教学智慧简洁”“学生学习自主有效”“课堂文化和谐尚美”四个观测维度,既追求结果的有效,也重视过程的有爱。
二、案例式研究——形成板块式推进的课堂模块
我们立足于“目标主导,以学为本”课堂的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实践,研制了“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块为:第一,引起。明确目标,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情境,引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心向和动机。第二,前测。了解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第三,参与式学习。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匹配的策略或线索,帮助他们升级认知,获得技能,调整情态。第四,后测。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的后测,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等,以观测课堂学习效果,并跟进后续调整行为。第五,拓展。课堂学习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以问题引领学习者打开视野,放眼课外。
基于教学主张和课堂教学流程要求,我们如何从理念走向行动?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构思模板,让备课的革新有章可依
对各学科备课提出总体要求: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本班学生学习实际,基于考核评价,把握“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匹配课堂教与学的展开和执行。我们为教师提供了与课堂学习模式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构思参考模板”,引导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有意识地进行两大转变:一是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目标主导;二是课堂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本。
一方面,用问题来诱发教师备课中的思考。例如,针对“前测”,以“如何设计、布置有效的前置学习任务?”引发专题研究;针对“参与式学习”,以“如何用匹配的流程、任务、方式、资源、技术、工具、策略等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和感悟?”“如何用匹配的方式帮助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等问题,让教师备课的思维含量更丰富。
另一方面,用考核来鼓励教师备课重实效。我们不再单纯地要求备课文本内容的完整与规范,而以课堂教学设计记录本、公开教学课例设计、共享课例个性优化情况、课堂教学实际及教学质量数据,综合评价每位教师的备课情况。一位青年教师在备课变革后写道:“教科书上的圈圈点点、涂图画画,活页备课,电脑备课,甚至在同事的优秀教案上涂涂改改,都成了我备课的形式,一切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成了我备课的宗旨。一学期下来,尽管我的教案看上去不再那么具体、整洁、规范,但我感觉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备课时我的心中装满了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一本优秀的教案集……”
2.典型案例,让课堂的操作有例可循
“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汇集众人的智慧,推出典型案例供教师学习研究。其典型案例的形成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定教材—研内容—备详案—制作配套PPT—转化成课堂教学执行清单—公开教学—集体研讨改进—完善定稿—复制分享—各自个性化修改—各自课堂实施—资料资源归档保存。
如何让典型案例的价值最大化呢?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善于整理和描述。对课堂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其次,要善于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善于整合众人的意见和建议,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再次,要重新设计和行为跟进。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结合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
如此,从思维到行动的及时跟进,“教学即研究”真正得到了落实,教师以“我思”取代了“他思”,从“他行”走向了“我行”。
3.持续学习,让教学的内涵逐渐丰厚
推动课堂深入变革,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为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培养教师持续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我们建构了四层次的行动网络:首先,教师自学——以人手一本的《教师成长手册》为载体,引领教师去自学自悟。在教师自学的同时,每周安排教师共同读书时间,鼓励教师畅所欲言,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其次,教研组群学——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和专题研讨。这是最重要的学习平台,它小型方便,易于集中,有利于形成办公室的研究文化。在期初学校安排课表时,统筹安排教研组群学,根据学科定点定时定内容。第三,学科组共学——每月一次,用半天的时间分学科活动,目的在于培植一种研究的状态,了解各教研组改课的进展状况,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由低、中、高年级轮流展示教学与研讨的全过程,形成第一层次的对话交流;其余年级的教师既观课又观研讨,而后跳出年级看年级,主动参与,形成第二层次的对话交流。第四,中心组议学——中心组由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组成,定期举行会议,反馈学习活动情况,研究讨论今后的活动思路、发展方向等。
三、资源库共建——构建支持型教学生态
1.建设的意义——服务课堂,支持教学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教育教学的资源变得空前丰富与多元。但外来的教学资源并不一定能满足现实教学的个性化需要。
为了让每位教师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自信地备课、上课,我们建设了能更好地反映本校课改思想、更好地推进“目标主导,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师生成长的资源库。本着全员参与、全员研究、全员共享的宗旨,学校坚持“为用而建,以用促建”的原则,汇聚众人的智慧,借助便捷的网络,甄别、筛选优质资源,建设资源库,构建了支持型教学生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支持和帮助。
2.结构与内容——全面覆盖,共研共享
资源库内容丰富,力争做到“全覆盖、全配套、无缺漏”,具体包括:(1)学科教学价值观。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和对教学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学习,各学科围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形成鲜明的学科教学主张,并结合实际按年度进行必要的更新提升。(2)学期课程实施纲要。对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作具体阐释与说明。每学期教学前,备课组根据实际进行修改完善。(3)教学内容。按教材编排的板块(单元)建立相关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包含三方面内容:基础教案和配套课件,配套的预习单、练习单、学习单等,各类相关图文、视頻等素材资源。(4)各类试卷。包括单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综合卷、专项练习卷等。(5)特色课程资源。与学科特色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源,例如经典诵读、趣味数学游戏、英语口语、吴地游戏等。(6)学生信息资源。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有无特异体质,是否为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情况,等等。这些资源为学校实施差异化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服务。
丰富的资源库为师生的教与学创设了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如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库中的“精品课例”,在“借鉴精品、学习智慧、精心演绎、寻找差距”中,既能轻松胜任岗位工作,又有专业提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几年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良性循环,教师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每年升级完善、改造创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3.建设的流程——有序规范,动态完善
所有资源由校长室、教导处和课程处负责保存和管理,并注意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
每学期开学前,教导处调出上学年的资源包给教研组,教研组负责把相关资源给组内每位教师。
学期中,每位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中调整与充实。教研组内的教师有分工更有合作,通过“确立研究主题—理论学习提升—实践验证—修正完善”,不断学习、研究与积累,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将调整、充实后的资源上传至云盘相应学期的教学资源庫,供组内其他教师使用。
学期末,教研组长负责对组内每位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查核与评价,形成更新升级后的资源包,提交教导处审核与评价,最终形成年度版升级资源包,提交校长室、课程部协同保管。各教研组及教师对相关教学资源的使用、修正、充实情况,纳入学校评优评先及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
资源库的建设讲求实用,内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了便于学校各教室、办公室、机房等对资源的调用,便于整个系统的管理以及资源本身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要求资源库的建设按照一定的规范,对各模块的相关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格式。
至此,堰桥实小“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支持性教学生态: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直面目标,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去往哪里,教师站在学生身后“助学”;而教师的背后,则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支持。目标主导的课程教学让课堂的变革真正发生,让学与教拥有更丰富的内涵。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Our school has suggested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goal-oriented and learning-based” classroom teaching, in which participation training is adopted to improve teachers cognition and ac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case research is conducted to promote the module of classroom, and joint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banks is launched to form supportive teaching ecology so that classroom reform can have theories to rely on, have examples to follow.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participation training; case research; joint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