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
摘要:基于生活经验的启示、对教学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儿童的体察、顺应与成全,将陌生化理论迁移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提出了“陌生化教学”的主张。通过教学内容化熟悉为陌生、教学方式变陈旧为新鲜等策略,可实现“陌生化教学”。“陌生化教学”让教学成为真实的学习经历,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陌生化教学”;陌生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0A-0025-04
“陌生化”并不陌生,其源头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打动。”[1]可见,先哲们早已意识到“不平常”即“陌生化”的功能和价值。“陌生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由俄国文艺理论家首次提出,指把与人太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推陈出新,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
“陌生化教学”是尝试将陌生化理论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即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灵活运用陌生化艺术,把熟悉的内容陌生化了给学生看。于是,原本熟悉的教学内容变为“熟悉的陌生人”,使学生油然升起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激发重新打量的好奇心,产生去经历与体验的冲动。或者,内容虽熟悉,因为教学视角和方式的变化,学生在熟悉的文字中发现不曾看见的风景,有恍如初见的美好。
一、“陌生化教学”的创生背景
1.基于生活经验的启发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士的欢迎。这一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但,诗词命题专家组确立的“熟悉的陌生题”这一定位功不可没。《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说:“所谓‘熟悉,就是命题范围基本上限于观众熟悉的名家名作,避免相对冷僻的作品。所谓‘陌生,就是设置具体考点时,又常常在这些名作中容易混淆的字词、容易忘记的对联、容易忽略的名物、容易记错的典故上‘挖坑。”[2]命题专家们均有丰富的命题经验,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搜索若干冷门篇章,考问几个艰深知识点,对他们而言并非难事。然而,如果仅此而已,即便场上选手对答如流,大多数电视观众恐怕也会因为高不可攀而更换频道,另觅节目去了。同样,如果每道题目都简单易答,没有一定的难度,那观众多半会因“太熟了,没感觉!”而换台。正是因为在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熟悉的陌生题”出现,介于熟悉和陌生间的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生疏感交织在一起,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吸引着他们隔屏参与,跃跃欲试。电视节目如此,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个理,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2.基于对教学现状的反思
徐康在《弦外说琴》曾说过一件事:“曾写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明人张岱,在《绍兴琴派》一文中,述其从师习琴,半年得二十余曲,可谓稔熟也。然而他坚持‘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由生而熟,本是习艺常规;‘练熟还生,那就是非同寻常的独特体验了。”[3]“练熟还生”与郑燮的“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毫夜间思。剔尽冗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体验如出一辙。无论学琴還是作画,当经历了“生涩”到“熟练”之后,还需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下一轮的“生涩”,如此才能臻于真正的成熟。这与语文教学何其相似!语文教师都很清楚:我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一群教材在手的“已知者”。对于教材中的大多数内容,学生要么是早已耳闻,要么浅读便知大意,要么上网便可获得关于课文的名家阐释资料。这些,均可谓“熟”,但,熟得不深,更不透。若满足这样的“熟”,没有新的发现与进一步的投入其中,教学就会遇到浅尝辄止的风险,面对原地打转的尴尬。
以识字教学为例。如今,学生们识字的途径日趋丰富,有的是通过看电视、玩电脑识字,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有的是在父母读故事中识字……这是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学生进入课堂前的识字量出现了“新常态”:他们的起点不再是零,至少很多生字的认读不是零认读。课堂上,如果仍然不加分析地把每一个生字出示出来,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一字不落地教学生记忆字形,教学生书写,就算是教师在讲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也未必买账。他们貌似在听,其实,他们那没精打采的样子、飘忽不定的眼神正悄悄告诉你,他的心早已游离课堂。此时,我们须以“陌生”对抗“熟悉”,在熟悉中寻得另一番奥妙,带着学生从熟悉回到陌生,再从陌生走向熟悉。如此,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走几个来回,推动学习实现质的提升。
3.基于对儿童的体察、顺应与成全
儿童是什么?用蒙台梭利的话说,“儿童,上帝派来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科尔格伯也强调:“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因此喜欢哲学上富有挑战性且较为高明的问题和叙述。”在学者的眼里,儿童不再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头,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探索。儿童学习心理学也一再提醒我们:课堂上要有秘密。因此,要将那些看似熟悉的内容变得神秘、陌生,让儿童们品尝探秘的快乐。儿童还是游戏者,他们渴望课堂学习方式充满新鲜。“陌生化教学”对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恰巧也能满足儿童的这一需求。
综上所述,“陌生化教学”主张的提出,来自生活经验的启示、教学现实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基于对儿童的研究,意在与我们的教学对象——儿童实现无缝对接。通过教者见人之未见,换一个视角或切入点,将一望而知的学习内容变为似知未知的学习材料重新推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们在熟悉与陌生间交替行走,从“咦,怎么是这样?”的好奇状态,到“嘿,太有趣了!”的忘我投入,直至“哦,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实现从未知到已知,从已知到透彻的转变。
二、“陌生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1.教学内容化熟悉为陌生
《红楼梦》中宝黛第一次相见,林黛玉暗下思忖:“好生奇怪,倒像是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贾宝玉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似曾相识的人之间容易心意相通,宝黛由此产生自然的亲切与融洽。同样,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学习内容如果让学生感到似曾相识,则更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的学习也更为积极主动。这点,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得以证实:课堂上所教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建立在思维之上的稳定的兴趣。对于教学内容,我们需要在熟悉和陌生之间作适当的度的调节,让语文学习从似曾相识的怦然心动开始。
(1)微也足道。微时代,微的力量不可小觑,微也足道。文本中,常有微言大义处,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去捕捉。在语文教学中,“微”是指文本中那些极易被学生忽视的字、词、句,甚至标点。这些语言符号虽不起眼,放大品读后,却能发现原本被忽视、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具有丰富的内涵。微也足道,乃以小见大,自然需要以教师之见为基础。教师只有见微知著,发现文本中的“小”,方能洞见文本中的“大”。如:教材里时常会出现的一些特别的标点符号,或者违背常规出现的一些标点符号,就值得我们细读体味。我们常说:抒发情感,有请“!”。但是,《田园诗情》一文的最后赞叹却是:“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按照语言习惯,“这就是”“真正”等词语叠加之后,标点应该是感叹号。这个句号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呢?重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课文题目是“田园诗情”,文字的基调也是舒缓宁静的,每一段、每一句结尾都是句号。由此可知,作者通过文字和标点,传递给读者的是荷兰田园安宁静谧的境界。而收官的句号,正与此文的风格和意境相吻合。
(2)多向比较。比较,是文学鉴赏中常用的方法。尤其是面对文中一些高频率出现的词语,或意思相同相近的主题词,要多向比较,辨析语义差别。哪怕有细微的察觉,也可洞见大的教学空间。如:《黄鹤楼送别》开篇的“暮春三月”,我们可以与《燕子》一文的“阳春三月”比较:同是三月,为何用词不同?《黄鹤楼送别》中的“暮春三月”能否换成“阳春三月”?通读全文,就会发现,“暮”是闭口音,没有“阳”字响亮,也没有“阳”字那般富有朝气、活力与热情。原来,“暮春”一词藏着文章的感情基调——送别,依依惜别之时,哪能昂扬亢奋呢?
(3)追问矛盾。教材中,经常有些前后不一致,甚至看似自相矛盾的表达,这些地方往往隐含着丰富的语言密码,抓住它们,也许就寻到进入文本的新入口。如:王宜振的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一、二小节分别为:“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到了第三节,诗人却一反常态地以“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单独作节,相比别的诗节,似乎有前后句式不工整的矛盾。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前面的诗节既写了想变的事物,又写了想变的理由,到这一小节,就不写理由了?是不是诗人写丢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起初一致认为是诗人的疏忽,我让他们不急着下结论,读读前面,再读读这一节的后面。孩子们在我的追问和启发下,开始触及诗的奥妙:原来,诗人想变的事物太多了,说着说着,简直有些迫不及待,所以,不再慢条斯理地说明想变的理由,“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脱口而出。同时,他们还发现,小詩此时的变化又恰如乐曲高潮来临前的变奏。不是吗?你看后面一节:“最后,我看到一个小小的池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想变这个,又想变那个,漂移的心思终于在一池生机勃勃的清荷前戛然而止。在看似矛盾处发现陌生的语言密码,孩子们才会少些朗读时的装腔作势,多些由内而外的真情抒发。
(4)转换视角。视角不同,看到的事物往往千差万别。多一个视角,便多一次发现的机会。每一个汉字,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多角度去看,那样才能更接近教学的本质。在教学内容面前,保持“我是语文老师”的敏感,对“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多留一个心眼,也许就能另辟蹊径,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视点。如生字教学,我们不止步于认认、写写,而是延展到汉字之文化、之神韵上,课堂定当流溢别样的新鲜感和浓厚的文化味。如此,原先自我感觉识字量很大的学生,也会在汉字的灵性和温度面前,生发出“其实不识字”的感叹,并由此喜欢上汉字,在学字中学做人。
发现熟悉里的陌生,不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式的苦吟,也不是“标新立异”固执地非要将“回”字的四种写法娓娓道来般的训诂,而是在寻常语言文字里,通过纵横比较、多视角解读等方式,重新发现适切儿童学习,却易被儿童忽略的陌生点、生长点,唤醒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的学习期待。
2.教学方式变陈旧为新鲜
“陌生化教学”是建立在对儿童的了解、理解和顺应的基础之上,是对儿童“追求新鲜,乐于挑战”心理的积极迎合与成全,要求将学生熟悉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转换成陌生新鲜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陌生化必然带有教师鲜明的个体特征,如何予以灵活驾驭和创造性使用,需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时机动选择。试以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提问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述,会出现类似“有人跳”和“有人笑”的两种结果。同样的问题,换一个视角和表述方式去问,使熟悉的问题陌生化,常常会把学生的思维点燃。有位老师在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时,问学生:“你们觉得小嘎子属于技巧派,还是实力派?”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是爱舞枪弄棒、追星捧星的年纪,在他们心中,自然是有实力派和技巧派的概念。把他们熟悉的生活话题融入不熟悉的问题中,“无我之问”就变成了“有我之问”。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重新沉入文字,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于是,一个积极的思维场悄然形成。教学问题的陌生化,如同晴天的惊雷,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从而放飞思绪,投入其中。
不论是教学方式的陌生化,还是教学内容的陌生化,都是为引领教师练就“第三只眼”,从熟悉的教学内容中发掘新的教学生长点,使学生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陌生的风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都是引导教师制造一个个思维“冲击波”,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究兴趣,尽情在语言的丛林里游历、成长;都是让每堂课充满新鲜感,富有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
三、“陌生化教学”的课堂气质
“陌生化教学”是针对熟而不深的教学梗阻难以往深处推进、熟而无感的教学行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提出的。它不是剑走偏锋、一味猎奇的为陌生而陌生,不是为陌生而把课堂搞得玄之又玄,把教学内容开掘得深之又深。“陌生化教学”有其基本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等,并彰显出特有的课堂气质。
1.教学成为真实的学习经历
当语文教学只在学生熟悉的文本中流连时,课堂便会呈现一种惰性平衡:看似一派繁荣,师生对答如流,一呼百应,但那只是表面的流光溢彩。教学过程因缺乏针对性,哪怕看起来非常扎实,也只是预设环节机械推进的流程,教学并没有真正展开。“陌生化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陌生化,力求让教学真正针对学生的学习盲点,挠到他们的“痒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寻幽探胜中,不断对文字运用、谋篇布局、人物刻画等有新的发现,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真实学习过程。
2.学生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
因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了陌生化处理,教学让学生既感到意料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挑战。课堂上,熟悉之中藏着一些陌生,一波又一波熟悉而又陌生的冲击波,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好奇心驱使他们一次次自觉自愿地出入于学习材料中,饶有兴致地学习着。于是,儿童表现出或眉头紧锁、或眸子晶亮、或欢呼雀跃等丰富的在状态表情。在状态,是因为熟悉的陌生带来了怦然心動。心在场,智慧就不断,就会有灵感,有奇思妙想。由心而发的在状态表情装不出来,彼时,哪怕教室寂静无声,也不是死一样的沉寂,而是一份由专注投入带来的“灵敏的寂静”,安静而热烈。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修辞学[C]//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90.
[2]朱晓芳.熟悉的陌生题[N].新闻晨报, 2017-02-10(A06).
[3]徐康.弦外说琴[J].书屋, 2002(4):16.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Based on revelations from life experience,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reality, and observation, accommod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this author has transferred the defamiliarization theory in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instruction and proposed the method of “defamiliarization teaching”. Such strategies are employed as defamiliarizing the familiar teaching content and changing familiar teaching styles into unfamiliar ones to fulfill “defamiliarization teaching”, which can make teaching become real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lead students into the authentic state of learning, onl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instruction.
Key words: “defamiliarization teaching”; defamiliariza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