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玲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苏连云港 222300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一直受到医学领域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证实,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软产道损伤等因素;其中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产妇宫缩乏力[1]。而相对顺产而言,剖宫产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更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加之孕妇孕后活动量下降,以及临床巨大儿发生率升高、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的干扰,临床上选择剖宫产分娩的患者不断增多[2]。因此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患者剖腹产产后出血率对于患者预后以及生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常用的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常见的促宫缩药物如欣母沛、缩宫素以及麦角新碱等虽然能起到较好的收缩子宫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3]。但是由于不同患者身体机能差异明显,药物单一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在该文中,为探究更有效的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研究样本为102例入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患者年龄在23~45岁之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8.6±3.9)岁,其中初产妇31 例,经产妇 20 例,平均孕次为(1.2±0.7)次。
观察组5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9.1±3.6)岁,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22例,平均孕次为(1.3±0.2)次。所有产妇行常规身体检查无高血压以及其他脏器功能性疾病,患者具有自主意识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意愿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行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以及筋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缩宫素治疗,在产妇完成分娩胎儿成功取出后,及时从子宫宫底肌壁注射剂量为20 U的缩宫素 (国药准字H20059993),同时通过静脉通道给予20 U缩宫素治疗。在术后2 h后肌肉注射10 U缩宫素。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1448)联合治疗。缩宫素的使用方法与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此外,在胎儿成功分娩后,及时自子宫宫底肌壁注射剂量为20 mL的益母草注射液,另外在术后2 h后肌肉注射20 mL益母草注射液。
患者采取不同手段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为敷料称重法。
对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评价标准包括3个方面,治疗显效:给药10 min后患者子宫收缩能力显著增强且出血量明显减少。治疗有效:多次给药,在药物治疗半小时后达到理想宫缩效果,出血量减少。治疗无效:多次给药但依然达不到治疗效果,患者宫缩能力未得到改善,出血情况未见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00%。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3项比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出血量比较[(±s),mL]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出血量比较[(±s),mL]
组别 术中出血量 术后2 h出血量 术后2 4 h出血量观察组(n=5 1)对照组(n=5 1)t值 P值1 5 6.6±9.8 3 1 8 2.3±1 0.6 9 1 7.8 6 4 0.0 1 2 5 6 0.2±9.1 8 1.3±7.5 1 1.4 2 6 0.0 2 1 3 3 6.1±3.9 5 2.4±4.8 1 1.2 2 6 0.0 3 1 5
对照组中治疗显效与有效的总病例数为40例,治疗有效率为78.43%,而观察组中治疗显效与有效的总病例数为49例,治疗有效率为96.0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在对照组51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患者共2例,血压升高患者3例,宫底异常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观察组51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1例患者血压升高,未见宫底异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5)。
临床上常说的产后出血是指患者在分娩后2 h内爆发或者在分娩后24 h内的出血量达到500 mL,部分剖腹产患者失血量可达1 000 mL[4]。由此可见,剖腹产产后出血是更为危急的产后出血症状。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对于提高预后效果保全患者子宫,维持生命健康与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中发现,导致剖宫产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子宫收缩乏力,以往有报道指出行剖腹产患者的子宫肌壁会受到手术的影响,导致患者子宫收缩乏力最终出现产后出血症状[5]。目前常见的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有前列腺素类制剂
如欣母沛以及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几大类,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单一用药时由于个体差异效果不理想[6]。该文中采用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明显。
缩宫素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常见药物具有起效快,药效明显的特点。该药物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强子宫平滑肌的兴奋状态,提高子宫收缩强度以及收缩频率,进而达到收缩子宫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7]。但是缩宫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该药物的半衰期只有15 min左右,虽然药物起效快,但是对于子宫下段的控制作用不明显,而临床单一缩宫素治疗常采用加大药物剂量的手段来达到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但是加大剂量后易导致患者出现钠潴留以及血压升高等毒性作用[8]。而益母草注射液敲好可以弥补缩宫素对于子宫下段作用不显著的不足。益母草注射液是从中药材益母草中提取的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萜类以及脂肪酸等。该药物可以通过促进子宫平滑肌兴奋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有研究证实[9],益母草注射液具有调控凝血因子表达的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凝血机能。另外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10],益母草注射液注射两分钟后开始发挥药效,药物半衰期为6 h,因此可以弥补缩宫素子宫下段治疗效果差的不足。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6.6±9.83)mL、术后 2 h出血量(60.2±9.1)mL 以及术后 24 h 出血量(36.1±3.9)mL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43%,观察组为96.08%(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观察组为3.92%(P<0.05)。这与吴宏[1]和郭美霞[2]的研究结果中,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5.7±10.5)mL、术后2 h出血量(61.4±9.2)mL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37.3±3.4)ml明显低于单药对照组(P<0.05)。 单药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8%,联合治疗组为97.4%(P<0.05)。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观察组为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剖腹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