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企业实践在专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8-12-18 01:09张宝成黄丽平朱正华吴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企业实践作用教师

张宝成 黄丽平 朱正华 吴晟

摘要:专业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选择性地吸收企业文化,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成为专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可以提升专业的内涵,使职业院校的专业具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教师;企业实践;专业文化建设;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和重点任务。尽管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思想已有近十年时间,并且这一教育思想被认为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思想之一,但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并未很好地解决。“教师企业实践”当前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法宝,同时还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桥梁。笔者认为“教师企业实践”的着力点是吸收企业文化并融入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与特色发展过程中,专业建设是基础和逻辑起点,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更高层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引入专业建设,从而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企业实践的意义

(一)增强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教师企业实践的基本作用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职业”为核心的教育类型,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跨越在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条轨道上,但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成为普遍性问题。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首选方法,是对已从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应对性弥补。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明确提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且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 。

为进一步阐明教师企业实践近年的理论与实践状况,中国知网以“教师+企业实践”为篇名(截止时间2018年1月31日),从2006年(2005年仅一篇新闻报道)到2017年,关于教师企业实践的文献总体上呈逐年增加趋势,结果如图1所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从业者和研究者日益重视企业实践。

(二)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教师企业实践的更高层次作用

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首先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深化产教融合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以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为例,其培训企业之所以愿意接受学生来培训,除了因此能获得国家的经费补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来培训,可以使企业得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另外还可以优先从学员中选择优秀的技术工人。德国经验表面上看易于实现,但是为什么在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问题难以解决呢?仔细分析德国经验,可以发现,企业能从参与职业教育中获利是关键原因。其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已针对性地进行了训练,进入企业成为学员后可立即顶替熟练的技术工人,并且在企业时间较长。而我国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几乎没有接受过有针对性的岗位训练,企业接收实习生,还需要根据岗位进行培训,再加上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生很难进入企业重要的岗位独当一面,基本上是在不同的岗位上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仅对企业没有什么帮助,还增加了企业负担。在当前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现代学徒制”的环境下,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跟教师学习职业技能。如此一来,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实践,还可以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教师受到企业欢迎,企业也能获得利益,这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持久。

(三)促进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教师企业实践的升华作用

学校与企业本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单位,两者的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企业文化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更多的还是产业文化,不同的企业、行业,有着不同的产业文化背景,而教师进入企业就是要跨越两种文化的冲突,将产业文化带入职业教育,使文化作为校企合作的“灵魂”。2011年5月,教育部曾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为深化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方向。文化的融化,是校企合作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大力推动深化校企合作的“无影手”。但是目前,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产业文化、企业文化熏陶并不多,加强对学生产业文化、企業文化教育,是专业教学的升华。

一、教师企业实践对企业文化的吸纳作用

(一)教师企业实践的内涵

要阐明教师企业实践的内涵问题,首先必须要厘清企业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过去认为教师企业实践的本质就是教师去企业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徒”的角色,如果教师去企业仅是“学徒”,对教师和企业都是难以接受的,在操作层面也难以实现,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各有所长,教师的角色也应该是 “技术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是互学与合作的关系,教师与企业技术工人的关系如图2所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所以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走进学校课堂,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通过互学与合作的方式共同成为联接校、企之间的桥梁。

其次是要明确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问题。如果将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任务局限于岗位技能,未免太过于单一。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应该是发散的,凡是可以学习,以及有助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都是学习的对象。如企业的文化、制度、规范、管理等,这些都属于职业教育的内容,也理应成为实践的内容。

再次是要解决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问题。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应该是灵活的,取决于学校的安排、个人的计划、企业的实际情况等。比如学校根据师资培养计划,安排部分教师在一定的时期在企业实践,期间不再进行教学工作而服从企业作息时间。然而在很多学校企业实践影响教学课时、实践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都没还没有很好地解决,造成企业实践流于形式。根据《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都是企业实践形式。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中所形成各种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价值观,为企业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存在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企业的各种行为都具有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很多企业认识到文化对企业发展与竞争发挥巨大的软实力作用,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挖掘与建设。

我国很多“老字号”企业在悠久的创业与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企业文化资源,有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已不仅仅是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公司所崇尚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祖训“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等,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

(三)教师对企业文化的选择性吸收

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汲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融于专业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要为这个伟大战略提供大量技术人才支撑,培养“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工匠精神”绝不只是拥有精湛技术,更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工匠精神”就需要再造职教文化,将产业、行业、企业文化要求融入专业教学中。有人提出“中国工匠精神源头在中华老字号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对职业教育巨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对企业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就是教师要根据正确的价值取向,吸收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过滤掉一些企业文化中存在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三、专业文化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一)专业文化的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体现文化的基本价值。专业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形式存在,但是起到的育人作用却是无形且巨大的。如中医专业,在培养学生中医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中国古代名医淡泊名利、救死扶伤的精神。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首先就要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思想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要远远比技术技能更为重要,而文化的育人作用是巨大的、全方位的,所以专业文化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学校特色办学的体现。专业文化是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沉积和提炼出的思想价值观,是在专业教学领域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目标和价值理念,也是从事教与学的行为规范,它是隐含在专业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软实力。在职业院校是以特色立校、特色兴校,所以专业文化建设也是职业院校特色建设的基础。

(三)专业文化是专业的灵魂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师资队伍、建造实验实训室等基本物质条件,完成这些基础性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说可以实现专业教学,但是,此时的专业建设仍处于较低层次,是专业建设的塑“形”,不能算是一个发展成熟的专业,还不能完全实现培养合格毕业生的目的。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更高层次追求,一个成熟的专业必须具有“魂”,而这个“魂”就是专业文化,“魂”的形成并不是在成“形”之后,而应该是塑“形”的同时就铸“魂”。

(四)企业文化对专业文化塑造的作用

尽管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存在冲突的一面,但是教师的选择性吸收与运用,将其中优秀的文化融入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超越两种文化的冲突并实现融合的过程,为企业文化对专业文化再造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对专业文化再改造并不是否定既有校园文化,而是提升专业的职业教育特性,使专业更好地对接企业、行业与产业。企业、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所以专业文化改造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专业文化的改造与紧随相对应的企业、行业与产业文化,保持两者在价值导向上的统一。

四、教师企业实践对专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教师是专业建设者与实施者

教师是专业资源中人的要素,也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教师不仅是专业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教学的实施者,所以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的水平直接决定专业的水平。职业院校要建设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与特点的专业体系。建设具有职业色彩的专业体系,教师不仅要披上职业教育的色彩,更是要让职业教育理论根植于教师的思想,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能根据行业、产业的变化,适时产生联动行为,并将其体现在专业建设中,使专业能紧贴社会的需求。

(二)教师企业实践是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是专业文化的主要渊源,教师通过选择性吸收企业文化,以产业文化、企业文化构成专业文化的核心。要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特色与内涵,只有融入企业才能感同深受。有专家认为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是在产业文化育人中抓住了“牛鼻子”,并将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产业文化素养的过程称为“教师的再社会化”。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能深入企业,感受并认同企业文化,率先超越校企文化的冲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将企业文化带入专业建设和教学中。

(三)教师企业实践对专业文化再改造

职业院校专业应该紧抓住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时企业的需求改造专业文化,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对专业文化再改造有多种途径,如更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秀企业的创业史、中华老字号的优良的经营理念、尤其是企业主的创业过程都是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五、结语

专业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是在物质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专业建设,专业文化具有巨大的、无形的育人作用。职业院校的文化应源于企业、行业和产业文化,教师要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选择性地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并将其融于专业建设,形成专业的核心部分,使专业具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博.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思考与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5).

[2]骆潇,曾珠,王雪娇.产业文化引领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变革——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负责人谈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对接[J].职业, 2013 (2).

[3]顾越英.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10).

[4]余祖光,等.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和产业文化育人的研究与教改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12).

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企业实践作用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思考
培育改善文化和成本文化在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