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路径选择

2018-12-17 12:19赵远蒙张谨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

赵远蒙 张谨

摘 要:新时代脱贫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富足,更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富有。我国文化扶贫存在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不平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區公共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程度不高、数字化网络建设不充分、文化建设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文化脱贫指标体系、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文化脱贫、建立教育脱贫的长效机制、注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因材施教,注重加强阶层扶贫。促使脱贫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的质性飞跃,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文化脱贫;不平衡不充分;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065 — 0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新时代,衡量贫困的尺度不再局限于物质条件,文化贫困已经成为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主要短板。文化脱贫中存在诸多难题,解决文化贫困是完成全面脱贫任务的关键所在。文化扶贫就是从增强贫困人口志气、信心、能力等方面入手,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决打赢文化脱贫攻坚战,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在2020年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贫困的文化意蕴

“贫困”是由于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的贫瘠和经济生活(社会总产值、人均 GDP、产业就业、恩格尔系数)的贫困所导致的物质生活贫困。”〔1〕这里的贫困指向是物质的贫困,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硬性指标上,关系到人们的温饱问题。然而,作为文明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贫困”不单单指物质的匮乏,更多的指向文化层面,包括政治文化、医疗卫生、社会道德、人文教育、价值观念的落后和消沉所导致的精神生活贫困, 即文化贫困。其中,物质经济扶贫容易造成短暂性假脱贫,难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当前部分贫困地区的部分贫困人口脱贫后的再次返贫就是证明。文化贫困则是一种更持久、更深层的贫困,它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的空虚、文化的缺失,严重制约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所以,新时代强调的 “真脱贫、脱真贫”,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应该是文化涵养上的提升。我们分析贫困的文化意蕴,多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 所谓“文化贫困”,是与“物质贫困”相对应,是贫困地区文化供给与需求匮乏的社会现象,而“贫困文化”是继“文化贫困”现象之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病态,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是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是一套穷人共享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代际传递性,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甚至演变为“反文化”〔2〕“贫困文化”是以往粗放型文化扶贫工作弊端暴露的结果性体现,必须及时采取精准文化扶贫措施,防止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新时代,扶贫要通过文化教育等方式,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内外脱贫机制结合,彻底解决文化贫困问题。

二、当前文化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3〕不平衡不充分作为一个显著问题,存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各项工作中。在脱贫工作中,我们要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贫困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造贫困文化,从“根”上扭转贫困现状、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一)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的不平衡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五年回顾时说,五年来,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其中,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异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有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我国物质脱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文化脱贫却相对欠缺,出现贫困地区物质与文化失调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贫困地区人民意识中的贫困仅限于“不愁吃、不愁穿”,忽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精神贫困现象严重。 第二,贫困乡村注重物质设施及生产的投入,忽略文化乡村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人才匮乏、文化土壤贫瘠,造成“脱贫”表象。第三,国家脱贫考核指标停留于人均纯收入、住房条件、社会养老等物质脱贫指标,缺乏精神文明脱贫的考核,导致贫困地区对文化脱贫认识不足。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问题上一直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加大智和志两个内生动力的培育力度。换句话讲,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扭转人民从“靠国家帮脱贫”到“自己真脱贫”的心理转变,才能实现 “真脱贫、脱真贫” 的目标。 为此,我国加大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投入,农家书屋、三下乡活动、农村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文化脱贫狭隘的集中于这些公共基础设施普及化、均等化、标准化建设,而忽略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自然文化资源得不到开发、“农业+文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创新不足,导致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失衡、两者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其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归根于公共文化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公共文化资源不仅包括贫困地区固有的文化遗产等自然资源,还包括现代文化基础设施等硬性设施建设。 其中,自然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是不可变,我们只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开发,发挥其最大经济、文化效能,实现拉动经济增长、教化人民的作用;扶贫必扶智,加强公共图书馆、公共网络平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现实情况中,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局面,贫困县占据大量文化资金,大肆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造成乡、镇、村文化扶贫资金不足,真正最需要扶贫的乡村被孤立到了文化建设的边缘地带。解决好乡村级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问题才是关键,才能标本兼治,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三)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主要表现在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不充分和公共文化设施效能发挥不充分两个方面。首先,贫困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得不到发掘、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得不到利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得不到发掘。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只有认清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扶贫措施才能快速脱贫。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中,“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就是倡导贫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其文化经济价值,实现就地脱贫。其次,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效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均等化建设目标。但硬件设施建设起来了,效能却得不到开发。主要表现为:一些地区的文化站、农家书屋外观设计精美,但提供的服务内容缺少设计,文化内容与农民文化水平、文化审美不符合,吸引不了農民的兴趣;文化设施供需环节不畅通,农村文化信息更新速度慢;文化设施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导致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成为农民的“闲谈屋”。

(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程度不高

文化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基础性环节,承担着文化精准扶贫与开发的责任和使命。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传达的内容不精准。贫困地区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两馆一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但不能有效利用此载体,进行农业文化教育,没有及时有效传达现代化农业信息、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大众文化。第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识别不精准。文化扶贫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的意愿,不做“捆绑式文化灌输”。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系列“真扶贫”文化项目没有充分调查群众意见,没有科学衡量贫困户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使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发挥最大文化效能。第三,公共文化扶贫资金的利用不精准。国家不断加大文化扶贫投入力度,资金数额增大的同时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不高,存在贪污、挪用、截留、不公平分配等问题。

(五)贫困地区文化数字化网络建设不充分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依托网络大数据技术,社会构建成了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格局。但是,贫困地区的网络系统尚不完善,不能够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发展。现代贫困地区数字化网络建设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贫困地区网络设施落后,宽带服务、网络信号等基本保障未能实现,甚至有些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贫苦山区正常供电尚未实现, 网络建设更是遥遥无期。第二,贫困地区未能形成完善的网络系统,导致信息不对称,扶贫成效低。贫困问题与扶贫活动相关信息传达过程中,信息被加工、简化、重组,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存在某种程度失真,导致扶贫工作者与扶贫之间存在博弈,不能为精准扶贫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第三,贫困地区缺乏网络管理专职部门,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农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贫困区群众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低、文化辨识度差、信息筛选能力弱的特点,导致贫困人口成为低质量文化的重度受害者,贫困农村地区沦为腐朽文化的滋生地。

(六)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只有为贫困地区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才能彻底改变文化落后的面貌。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和运营团队,文化设施成为“华丽的空壳”和“农民休息区”,发挥不了文化育人功能。此外,贫困地区虽建有文化站,但是,由于文化站管理人员流动性强,缺少稳定的专职人员,服务水平较低,人民参与感不强等原因,造成文化扶贫不能持续有效开展。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不充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贫困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少有学成归来回报家乡的,更多愿意留在城市定居,而且即使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也外出城里务工,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空心化”现象。第二,贫困地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医疗落后、住宿简陋等外在条件不能吸引人才,引进的人才受不了当地条件,不愿长时间呆在贫困地区,形成扶贫人才不足且不稳定的现状。

三、文化脱贫的路径选择

文化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绊脚石”,没有文化的脱贫,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小康社会。 把文化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探索行之有效的文化脱贫路径,从思想上割除“贫困文化”,让贫困人口自发主动地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一)建立科学的文化脱贫指标体系

2016年中国将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定为最新贫困标准线,扶贫的衡量指标仍然停留于经济指数--人均收入。 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深水期,文化脱贫显得尤为重要,随之,建立相应的文化脱贫指标考核体系也尤为迫切。 完备的文化脱贫指标考核体系既为文化建设提供参照标准,又为文化脱贫提供衡量尺度。文化脱贫指标可以从文化器物、文化制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四个方面制定。具体来说,文化器物可以包括图书馆的数量及其藏书的数量、互联网的普及度等硬件设施;文化制度包括贯彻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落实情况、各贫困村文化建设、传播的相关政策的完善程度等;价值观念及其对应的行为方式包括农民参加文化相关活动次数、人均阅读图书数量等。但文化指标的建立要灵活变通,切实有效地对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进行评估,在机制上弥补只进行物质脱贫指标考核的不足,建立起强有力的全面的脱贫考核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文化脱贫

文化脱贫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第一,创新文化脱贫发展方式,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目标。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企业的双重驱动,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技能,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二,文化脱贫注重协调发展,包括物质与文化协调和区域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方面。其一,以往的脱贫战役重视从物质上给予支持,造成了“脱贫”假象,返贫问题突出,文化脱贫尤为迫切,既需要思想、智力的提升,更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贫困地区的发展要由农业为主向工、农、文协调发展转变,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比重。其二,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乡乡文化协调并进的发展态势。第三,乡村文化产业遵循绿色发展原则。文化产业本身就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同时也应该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第四,建设共建共享的扶贫文化开放格局。利用互联网载体、云数据技术,构建乡村网络文化云平台,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扶贫效率。

(三)建立教育脱贫的长效机制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提升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一环。对于扶贫工作来讲,物质脱贫是救济式脱贫,教育扶贫是彻底根除贫困细胞。把教育脱贫指标纳入文化精准扶贫机制,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教育扶贫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变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组建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投入;其次,普及义务教育、创办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学校、促进高校教育,培养各类人才,初步解决教育方面的贫困;最后,依靠教育扶贫,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使其具备就业、创业的基本技能,提升其劳动价值含量,在改变自身及家庭贫苦面貌的基础上再带动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教育扶贫真正的内涵意义,凸显其文化价值。

(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推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文化事业是文化扶贫的根基,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的根子种到贫困群众心里。具体来说,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贫困地区地域文化,打造“一村一特色”的文化事业格局,举办多种公益性文化活动,努力实现“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活动育人目标。其次,文化产业是文化扶贫的助推剂,打胜脱贫攻坚战还要依靠文化产业这关键一招。文化脱贫的最终目的还是使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只有通过文化产业脱贫,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赢。此外,文化产业发展还要注重发掘贫困地区潜在特色文化资源。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或民族地区,这些地区拥有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可以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民生工程,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制作独特乡村艺术品,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富民的目标。

(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扶贫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需要依托互联网平台,汇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方智慧,实现快速识贫、高效脱贫、妥善管理的贫困治理目标。其中,运用网络脱贫技术的基础是“有网可用”。我国政府要增加贫困农村网络建设帮扶资金,打造贫困地区“户户通网络”、“人人会网络”的局面。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性和流动性特征,以科学的方法、高速的效率、精准的措施开展扶贫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判断,精准快速识贫。把全国贫困地区贫困指数录入网络信息系统,运用科学方法,划分出贫困区、相对贫困区、重度贫困区,不同程度的贫困实施不同的扶贫措施,实现有效脱贫。第二,依托网络信息平台,精准高效脱贫。运用互联网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尝试打造“互联网+”、“扶贫+”、“文化+”等现代化农村发展模式,促使贫困地区形成完整的网络产业链,打造“新农人”。第三,整合贫困地区脱贫情况的各类信息,精准管理。国家扶贫部门应号召每个贫困区政府建立一个完善的本地信息系统,具体内容包括该地区的原始贫困原因、脱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脱贫达到的目标以及脱贫后的发展考核情况等等,以便日后若出现返贫等问题有据可查,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

(六)因材施教,注重加强阶层扶贫

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才能事半功倍。扶贫地区也不全是文盲,也有工人、知识分子,要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教育,发挥不同阶层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首先,农民阶层。由于这类群体中大部分人属于文盲或者半文盲,对其进行文化教育时要注重文化通俗化,把专业术语转变为他们能够理解的大众文化或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其更好接受文化知识;其次,工人阶层。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水平基础,具有科技运用潜在提升价值的群体称为贫困地区的工人阶层。对此类群体,我们要以文化教育与文化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书籍、网络等拓展其学习途径,提高其文化水平,进而培养其成為村中文化扶贫的带头人,发挥联动效应,快速调动整个贫困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贫困区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括村中走出去的大学生和走进贫困区的帮扶人员。其一,积极引导村中走出去的大学生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物质保障与精神鼓励结合的方式,实施本村人才引回计划。其二,留住走进贫苦区的帮扶人员。由于贫困地区生活设施差、条件艰苦,帮扶人员流动性快,导致扶贫工作交接不畅,扶贫效率低下,为帮扶人员提供相对优良的住宿条件、医疗保障,注重其心理疏导,增强其扶贫的决心,保障扶贫工作持续高效开展。

〔参 考 文 献〕

〔1〕高长江.文化脱贫与中国乡村脱贫致富及现代化进程〔J〕.人文杂志,1996,(06):18.

〔2〕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
西安市物流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演进与路径选择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做好青少年工作,培养接班人素养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